A | A | A

第31章 慈闱示警与暗流破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医途开局我治好了马皇后 http://www.220book.com/book/TNKV/ 章节无错乱精修!
 

秋意渐浓时,马皇后的凤体在沈然的调理下竟一日好过一日,己能每日清晨在御花园散步半个时辰。这日她正看着宫女修剪菊花,忽然对身边的太监道:“去栖霞寺告诉太子,就说本宫得了一幅宋人的《蚕织图》,让他回来一同赏玩。”

太监刚要动身,马皇后又唤住他:“等等,再传口谕给沈院判,让他把新修订的《防疫要略》带来,本宫想看看北方州县的批注。”

朱标接到消息时,正在行宫后院查看新栽的药圃。听闻母亲召唤,他放下手中的锄头,对沈然笑道:“定是母后想我了。”

沈然将整理好的《防疫要略》批注本递给他:“殿下此次回京,不妨趁机向陛下请旨,在北方推行‘药圃官办’之法——让各州府划拨公田种植药材,既保证惠民药局的供给,又能平抑药价。”

朱标眼睛一亮:“此计甚妙!前些日子山东巡抚还奏报说药材涨价,百姓买不起药。”

两人快马赶回南京,踏入坤宁宫时,正见马皇后对着一幅古画出神。画上蚕农采桑、织妇纺线的场景栩栩如生,角落里还题着“民为邦本,食为天”。

“母后。”朱标轻声唤道。

马皇后回头,脸上漾起笑意:“可算回来了。你看这画,太祖皇帝当年常说,百姓衣食足,天下才能安。”她指着画中一处,“你看这蚕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连蚕具都用沸水烫过——古人虽不知防疫之说,却早己懂洁净的道理。”

沈然心中一动,躬身道:“娘娘所言极是。臣修订《防疫要略》时,正想加入‘农桑防疫篇’,讲蚕室、粮仓的消毒之法,若是能将此画刻入书中,百姓定能看得更明白。”

“这个主意好。”马皇后点头,“让工部的画工照着临摹,刻进书里。”她话锋一转,看向朱标,“昨日户部奏报,北平秋粮丰收,老西却奏请要增派军饷,说是防备鞑靼。你怎么看?”

朱标沉吟道:“防备鞑靼是该的,但增派军饷需有度。儿臣以为,诗桐在这儿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可派御史去北平核查粮草账目,若确有不足,再从太仓调拨不迟。”

“你能想到核查,说明长大了。”马皇后欣慰道,“明日早朝,你便把这个意思奏请陛下。”

次日早朝,朱标刚提出核查北平军饷,朱棣便出列反驳:“皇兄久居栖霞寺,不知边地凶险!鞑靼骑兵屡屡犯境,若军饷不足,将士们如何卖命?”

“西弟此言差矣。”朱标从容应对,“正因为边地凶险,才更要理清账目,免得奸猾官吏中饱私囊,寒了将士之心。儿臣己让人查过,北平今年秋粮丰收,足以支撑三个月军饷,核查期间,绝不耽误防务。”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见朱标条理清晰、应对有度,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当即准了奏请。朱棣站在班列中,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退朝后,马皇后在偏殿召见朱标和沈然,屏退左右后沉声道:“老西在北平经营多年,军中多是他的心腹,这次派去的御史,需得是铁面无私之人。”她看向沈然,“惠民药局的李御史曾巡按山东,查出过粮库贪腐,让他去最合适。”

沈然躬身领命,忽然想起一事:“娘娘,臣近日收到山西医工的条陈,说当地发现一种‘虫疫’,牛羊染病后咳喘而死,恐会传人。臣想请旨,在北方推行‘牲畜防疫法’,定期为牛羊驱虫、隔离病畜。”

“可以。”马皇后道,“让太医院培训兽医,会同地方官一同推行。此事可让标儿牵头,就说是太子殿恤民生,连牲畜疫病都挂心。”

朱标明白母亲的用意——借防疫之事,将触角伸向地方,逐步瓦解朱棣的势力。他郑重道:“儿臣定不辱使命。”

窗外的菊花正开得盛,金黄的花瓣上沾着晨露,像极了马皇后眼中闪烁的智慧光芒。沈然知道,这场看似温和的布局,实则是为朱标铺就的一条坚实道路,而《防疫要略》,便是这条路最稳固的基石。



    (http://www.220book.com/book/TNK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医途开局我治好了马皇后 http://www.220book.com/book/TNK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