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6章 淮河痢疾与验尸奇术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医途开局我治好了马皇后 http://www.220book.com/book/TNKV/ 章节无错乱精修!
 

洪武十九年的伏天,淮河沿岸爆发了大规模痢疾。凤阳府的急报雪片似的飞来,说“一日死数十人,尸体漂满河面”。朱元璋想起自己的老家就在凤阳,当即命沈然带人前往防治。

“这次的痢疾不同寻常。”沈然看着奏报上“粪便带血”“高热不退”的描述,眉头紧锁,“寻常痢疾用马齿苋汤就能缓解,这症状更像‘疫痢’,恐有传染性。”

朱雄英非要跟着去,沈然拗不过,只好让他带着《防疫要略》的“痢疾篇”,负责教百姓辨识症状。船队行至淮河中游,两岸的景象触目惊心——灾民们搭建的草棚东倒西歪,不少人趴在河边呕吐,河面上漂浮着没来得及掩埋的尸体。

“沈先生,您看!”朱雄英指着一个草棚,里面有个妇人正给孩子喂草药,“那是‘白头翁’,法典里说能治痢疾,可她们好像用错了,把根当叶用了。”

沈然走过去,果然见妇人手里拿着白头翁的根——这药的有效成分在叶子里,根反而有毒。他连忙让人取来新鲜的白头翁叶,亲自熬汤:“这药要嫩叶,加红糖煮,一日三次。”

正说着,几个衙役抬着担架跑来,上面躺着个昏迷的汉子。“沈院判,这人是里正,昨天还好好的,今早突然就倒了!”衙役急得满头汗。沈然掀开汉子的衣襟,见他肚脐周围有紫斑,按压时毫无反应,瞳孔己开始散大。

“不对。”沈然取来银针刺入汉子的指尖,挤出的血是黑的,“这不是痢疾,是中毒。”他让人把汉子抬到临时验尸棚,用小刀轻轻划开腹部——胃里有未消化的米粥,散发着杏仁味。

“是氰化物中毒。”沈然肯定道,“常见于苦杏仁,或是被人下毒。”朱雄英愣住了:“可里正说他只喝了井水……”

沈然立刻让人取来井水,倒入银器中加热,水面浮起一层灰黑色的膜:“井水里有砒霜!有人故意投毒,想嫁祸给痢疾!”

消息传开,灾民们顿时慌了神。沈然却异常冷静,让人封锁所有水井,只允许饮用煮沸的河水;同时将中毒者与痢疾患者分开隔离,中毒者用绿豆汤解毒,痢疾者用白头翁汤。

当晚,一个老妇人偷偷找到沈然,说里正死前曾查过村里的“义仓”——那是洪武十八年朝廷拨下的防疫粮仓,最近却频频少粮。“里正说,粮仓的钥匙在县丞手里,他怀疑县丞偷了粮食,还往井里投毒灭口。”

沈然带人赶到义仓,果然在粮仓的角落发现了半袋砒霜,上面有县丞的私印。县丞被抓时,还在销毁账册,账册上记录着“某月某日,送米五十石至燕王府佃户”。

“又是燕王府。”沈然看着账册,想起郭桓案的线索,“他们偷粮食,投毒嫁祸,是想让灾民怨恨朝廷,趁机煽动叛乱。”

朱雄英攥紧拳头:“太过分了!灾民们己经够苦了……”他忽然想起什么,“沈先生,您之前说验尸能看出中毒,那是不是也能看出痢疾和中毒的区别?”

沈然点头:“痢疾死者肠道会有溃烂,中毒者则是内脏出血。明日我们开棺验尸,让百姓看看真相。”

次日,在凤阳府衙前的空地上,沈然当众剖开两具尸体——一具是痢疾死者,肠道布满溃疡;另一具是中毒死者,胃壁有黑色斑块。灾民们看得目瞪口呆,那个投毒的县丞在铁证面前,终于招供是受燕王府指使。

“大家看清楚了!”沈然站在高台上,声音洪亮,“痢疾是病,能治;投毒是害,要抓!朝廷不会让你们白白送命,这些药,这些粮食,都是给你们的!”

他让人抬来新到的药材和粮食,朱雄英则带着医工们教灾民辨识白头翁:“看清楚,叶子有锯齿,开白花,根有毒不能用……”

半个月后,凤阳的疫情和投毒案都得到控制。沈然在离开前,写下《验尸辨疫法》,详细记录如何通过尸检区分疫病与中毒,附在《大明防疫法典》后。朱元璋看后,在序言里写道:“沈然之术,能辨冤屈,能救万民,此乃大明之福。”

回应天的船上,朱雄英问沈然:“沈先生,您不怕开棺验尸遭人忌讳吗?”沈然望着淮河的水波:“医者眼里,只有病因,没有忌讳。就像这河水,看着浑浊,只要找到源头,总能澄清。”

而北平的燕王府,道衍正将凤阳的奏报递给朱棣:“沈然不仅医术高,还懂验尸,这样的人若不能为我所用……”朱棣打断他:“本王自有办法。传信给应天的人,该动沈然的家眷了。”

作者“诗桐在这儿”推荐阅读《大明医途开局我治好了马皇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TNK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医途开局我治好了马皇后 http://www.220book.com/book/TNK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