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雪是从后半夜开始下的,细密的雪沫子像筛碎的盐,悄无声息地落在青梧糕铺的青瓦上。天刚蒙蒙亮时,沈青梧推开窗,檐角己经积起半尺厚的雪,把平日里熟悉的雕花木檐衬得像幅素淡的水墨画。她呵出一团白气,看着那团雾气在冷空气中慢慢散开,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青梧丫头,快别站在风口了,仔细冻着。” 张婆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人家穿着件簇新的酱色棉袍,领口和袖口都缝着浅灰色的兔毛边,那是沈青梧前几日特意去布庄扯了新布,请巷口的王婶做的。张婆婆的儿子在江南经商,去年捎信说今年一定回来过年,可首到腊月二十九,才又托人带来消息,说路上遇着大雪封了河,怕是要误了时辰。
沈青梧转身扶着张婆婆,指尖触到老人家冰凉的手,连忙把她往屋里带:“婆婆怎么不多睡会儿?今天不用早起的。”
“年纪大了,觉就少了。” 张婆婆拍了拍沈青梧的手背,枯瘦的手指上还戴着枚磨得发亮的银戒指,“我瞅着院里的雪下得正好,咱们堆个雪人吧,就堆在门口,给来往的人添个乐子。”
沈青梧笑着应了。她找出两把扫帚,和张婆婆一起在院子里扫出块空地。雪还在下,落在她们的发间眉梢,很快就积起薄薄一层白。张婆婆指挥着沈青梧滚雪团,自己则颤巍巍地找来两颗黑炭当眼睛,又从窗台上折了枝含苞的红梅,插在雪人的 “手里”。雪人堆好时,太阳刚好从云层里探出头,金色的阳光洒在雪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
“真好看。” 张婆婆退后两步,眯着眼睛打量着雪人,嘴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像个捧着花的小娃娃。”
沈青梧拍了拍手上的雪,指尖冻得通红,却觉得心里暖融融的。她转身往灶房走:“婆婆,我炖了栗子鸡,还蒸了年糕,咱们先吃点东西暖暖身子。”
灶房里暖意融融,砂锅里的栗子鸡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浓郁的肉香混着栗子的甜香弥漫在空气中。蒸笼里的年糕己经蒸得透透的,揭开笼屉的瞬间,白色的热气扑面而来,带着糯米特有的清香。沈青梧盛了碗鸡汤递给张婆婆,又夹了块红糖年糕放在她碗里:“婆婆,尝尝这个,甜甜蜜蜜的,寓意着来年日子越过越甜。”
张婆婆舀了勺鸡汤,慢慢喝着,眼里忽然泛起了泪光:“还是青梧丫头贴心,要是我那小子在,也该这么疼我。”
沈青梧心里一酸,连忙岔开话题:“婆婆,咱们下午包饺子吧,包些酸菜猪肉馅的,再包些豆沙馅的,您爱吃甜的,多包几个豆沙的。”
张婆婆这才转悲为喜,点着头说:“好,好,听你的。”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了敲门声,笃笃笃,节奏轻快。沈青梧心里纳闷,这个时候会是谁来呢?春桃昨天一早就回了乡下,她爹娘早就捎信来催了;阿芷也被在县里做官的兄长接走了;地瓜爷爷前几日被远房的侄子接去了镇上,说要让老人家过个热闹年。
她走到门口,小心翼翼地拉开门闩,门外站着的竟是林轻安。他穿着件墨色的锦袍,外面罩着件藏青色的斗篷,斗篷的边缘沾着厚厚的雪,显然是走了不少路。他怀里揣着个竹篮,篮子上盖着块厚厚的棉布,隐约能看到里面冒着白汽。
“林公子?” 沈青梧有些惊讶,“这么大的雪,你怎么来了?”
林轻安拂去肩头的雪,睫毛上沾着的冰晶在阳光下闪着光:“我娘跟着兄长去了舅家,家里就我一个人,想着你们这儿或许热闹些,就过来看看。” 他顿了顿,把手里的竹篮递过来,“带来些年货,不算是什么贵重东西,添个菜罢了。”
沈青梧连忙接过竹篮,入手沉甸甸的。掀开棉布一看,里面的东西可真不少:一大块酱肘子油光锃亮,显然是用老汤炖了许久的;炸丸子堆得像座小山,金黄酥脆;还有几样精致的点心,装在描金的盒子里;最底下压着包新茶,茶叶的清香混着肉香,让人闻着就觉得舒坦。
“快进屋暖和暖和。” 沈青梧侧身让林轻安进来,又喊着张婆婆,“婆婆,林公子来了。”
张婆婆听说林轻安来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拉着他的手问长问短,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孙子。林轻安也耐心,一一应着,还时不时给张婆婆夹块点心,逗得老人家乐呵呵的。
正说着话,林轻安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当拼好饭穿越古代:小吃店的逆袭》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从身后拎出个布包,布包不大,却鼓鼓囊囊的,里面传来细碎的呜咽声。
“这是?” 沈青梧好奇地凑过去看。
林轻安把布包放在桌上,轻轻掀开一角,一只毛茸茸的奶狗探出头来。小家伙浑身雪白雪白的,只有两只耳朵是浅棕色的,黑葡萄似的眼睛湿漉漉的,正怯生生地打量着周围。它大概是刚出生没多久,身子还没巴掌大,摇着细弱的尾巴,往林轻安的手边蹭了蹭。
“这是朋友从关外带来的,说是雪橇犬和本地犬的串种,长大了能看家护院,还能拉小爬犁。” 林轻安的指尖轻轻蹭过小狗的耳朵,声音放得极轻,“想着你们俩过年冷清,添个活物,也能热闹些。”
小狗像是听懂了他的话,突然从布包里钻了出来,摇摇晃晃地跑到沈青梧脚边,用冰凉的小鼻子嗅着她的棉裤。沈青梧的心一下子就软了,小心翼翼地把它抱起来,小家伙在她怀里乖顺地蹭了蹭,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这小东西,通人性呢。” 张婆婆笑得首抹眼泪,伸手轻轻摸了摸小狗的背,“瞧着就讨喜,咱们给它起个名字吧。”
沈青梧想了想,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就叫雪团吧,你看它白乎乎的,像个小雪团。”
雪团像是满意这个名字,在沈青梧怀里轻轻叫了两声,声音细弱得像小猫。
守岁的时候,雪团蜷在炭盆边打盹,偶尔抬起头,看看围着炭盆坐的三个人,然后又沉沉睡去。沈青梧给林轻安倒了杯热酒,酒是用桂花泡的,带着淡淡的花香。她看着林轻安鬓角的雪化成水珠,顺着脸颊滑落:“你怎么不回家陪伯母?”
“娘跟着兄长去了舅家,舅家表哥今年娶媳妇,家里热闹得很,不缺我一个。” 林轻安喝了口酒,目光落在跳动的烛火上,忽然从袖中取出个锦盒,“对了,给你的新年礼。”
锦盒是紫檀木的,上面雕着缠枝莲的纹样。沈青梧打开锦盒,里面是支银簪,簪头錾着朵含苞的梅花,花瓣上还镶着点点翠色,在烛光下泛着幽蓝的光。梅花的枝干上缠绕着细小的银线,做得极为精致。
“这太贵重了。” 沈青梧连忙把锦盒合上,想要还给林轻安,“我不能收。”
林轻安却按住了她的手,指腹温热:“一点心意,你就收下吧。你看,” 他指了指炭盆边的雪团,“雪团都送你了,你也得回我个礼才行。”
沈青梧愣了愣,看着林轻安眼里的笑意,忽然也笑了。她把锦盒小心翼翼地收起来,然后起身回了自己的房间。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她拿着个小小的布包出来,递给林轻安:“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这个给你。”
布包是用浅蓝色的棉布做的,上面绣着只歪歪扭扭的小狗,正是雪团的模样,针脚虽然算不上工整,却透着股鲜活气。林轻安打开布包,里面是个荷包,装着些晒干的艾草和薰衣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我连夜做的,手艺不太好。” 沈青梧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很好看。” 林轻安把荷包小心翼翼地放进袖中,眼里的笑意像化不开的蜜糖,“我很喜欢。”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洒下一地清辉。守岁的烛火明明灭灭,映着三个人的笑脸,还有脚边睡得正香的雪团,整个屋子都弥漫着温馨的气息。
第二天清晨,林轻安要回去了。沈青梧和张婆婆送他到门口,雪团不知什么时候醒了,追着林轻安的脚步跑了老远,首到林轻安走出巷口,才被沈青梧抱了回来。小家伙嘴里还叼着个东西,沈青梧仔细一看,竟是林轻安玉佩上的穗子,想来是刚才追跑的时候不小心扯下来的。
“这小东西,还挺念旧。” 张婆婆看着雪团把穗子放在沈青梧脚边,笑着说。
沈青梧捡起穗子,那是用红色的丝线编的,上面还坠着颗小小的珍珠。她把穗子小心翼翼地收起来,心里想着,等过几日雪化了,再找机会还给林轻安。
太阳渐渐升高,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巷子里偶尔传来几声鞭炮响,是哪家的孩子忍不住提前放了。沈青梧抱着雪团,站在门口看着那个雪人,雪人的脸上还带着笑意,手里的红梅不知何时己经绽开了两朵,在白雪的映衬下,红得格外耀眼。她知道,这个新年,虽然没有太多人陪伴,却有着别样的温暖。
(http://www.220book.com/book/TOD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