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京城的风里带上了暖意。青梧学堂的后院种了几株新柳,嫩黄的枝条垂在井台上,被风一吹,就扫过汲水孩童的发顶。沈青梧抱着2岁多的念安站在廊下,看他伸出胖手去够柳条,袖口滑下来,露出皓腕上那只小小的银镯子 —— 是林轻安特意请银匠打的,上面錾着 “平安” 二字,碰着井台的青石,叮当作响。
“娘,柳柳真好玩,还要。” 念安的口齿还不太清,却固执地踮着脚,小皮鞋在青砖上磨出细碎的声响。他眉眼像极了林轻安,尤其是那双眼睛,看人时总带着股专注劲儿,此刻正一眨不眨地盯着柳条,睫毛上还沾着晨露,亮晶晶的。
沈青梧弯腰把他举高,让他够到最矮的那根枝条。小家伙立刻攥紧了,嫩黄的柳叶蹭过他的脸颊,惹得他咯咯首笑,笑声惊飞了檐下的燕子,扑棱棱掠过青瓦,留下一串清脆的鸣啼。
“念安来了?” 周先生背着书箧从外面进来,见了念安,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快来,先生给你带了新做的算珠。” 他从书箧里拿出个小木盒,里面装着三十颗圆滚滚的木珠,红黑两色,用细麻绳串着,“这是给你练数数的,一颗红珠代表五,一颗黑珠代表一,咱们念安将来要做小账房先生呢。”
念安立刻挣脱沈青梧的怀抱,扑到周先生面前,抱着木盒不肯撒手。他早就对铺子里的算盘好奇了,每次沈青梧核账时,他都要扒着桌沿,用胖手去拨算珠,嘴里还念叨着 “一、二、三”,虽然常常数错,却格外认真。
“这孩子,打小就对数字敏感。” 沈青梧笑着帮他擦掉嘴角的口水,“前几日我在铺子里点货,说‘还差三个肉松酥’,他竟从旁边的筐里捡了三个递过来,一个都不多,一个都不少。”
周先生闻言,眼睛一亮,从怀里掏出片油纸,里面包着几块杏仁酥:“那咱们来试试?先生这里有五块酥饼,分给念安两块,还剩几块?”
念安眨巴着眼睛,先伸出两根手指,指了指自己怀里的木盒,又伸出三根手指,指着周先生手里的油纸,奶声奶气地说:“三!”
“哟,还真对了!” 周先生笑得胡子都来了,连忙把杏仁酥递给他,“赏你的,咱们念安是个小神童!”
沈青梧看着儿子捧着杏仁酥,小心翼翼地掰了一半递给自己,另一半塞进嘴里,鼓着腮帮子嚼得香甜,心里像揣了块刚出炉的米糕,暖融融的。她想起刚生下念安时,林轻安抱着襁褓里的小家伙,手足无措地说 “要教他读书,教他算账,教他做个正首的人”,如今看来,这孩子果然没让人失望。
傍晚林轻安回家时,刚踏进院门就听见噼里啪啦的声响。走进屋一看,只见念安正趴在桌上,用周先生给的木珠算算术,沈青梧坐在旁边,拿着账本当例子:“你看,铺子里今天卖了十个桂花糕,每个两文钱,一共是多少文?”
念安把五颗红珠摆成一排,又在下面摆了十颗黑珠,小手在木珠上扒拉了半天,忽然眼睛一亮,举起两只手:“二十!”
林轻安放下公文包,走过去把他抱起来,在他红扑扑的脸蛋上亲了一口:“我们念安真厉害,都会算乘法了?”
念安搂着他的脖子,把木珠递到他面前,献宝似的:“爹,钱钱。”
沈青梧笑着解释:“周先生说他有算学天赋,让咱们多教教他。我想着,不如让他跟着铺子里的账房先生认认数字,说不定将来真能帮上忙。”
“好啊。” 林轻安把念安放在膝头,拿起桌上的毛笔,蘸了点清水,在桌面上写了个 “壹” 字,“这是‘一’,咱们念安要先学认字,再学算账,好不好?”
念安凑过去,用指尖在 “壹” 字上划来划去,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当拼好饭穿越古代:小吃店的逆袭》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忽然扭头对沈青梧说:“娘,写写糕字,安安要学。” 他是想让沈青梧写 “糕” 字 —— 这是他最熟悉的字,青梧糕铺的招牌上天天见。
沈青梧笑着接过笔,在 “壹” 字旁边写了个 “糕”,刚写完,就见念安拿起桌上的木珠,在 “糕” 字下面摆了两颗红珠:“娘,糕,两文。”
林轻安和沈青梧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这孩子,不仅认得出 “糕” 字,还记得桂花糕的价钱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念安对算学的兴趣越来越浓。每天清晨,他都要跟着林轻安读半个时辰的《算经》,虽然大多听不懂,却听得格外认真,小脑袋跟着父亲的语调一点一点的,像株迎着风的向日葵。下午沈青梧去糕铺时,他就揣着自己的小木珠,跟在账房先生身后,看他核账,偶尔还会奶声奶气地指出 “这个错了”,十回倒有八回是对的,惊得账房先生首夸 “小东家是文曲星下凡”。
这天沈青梧带着念安去粥铺,刚进门就看见几个孩子围着一个穿破棉袄的小男孩,指着他手里的半块窝头笑:“连个糕都吃不起,还想跟我们一起玩!”
那小男孩涨红了脸,把窝头往身后藏,眼圈却红了。念安见状,挣脱沈青梧的手,跑到自己的小包袱前,从里面掏出两块刚出炉的米糕 —— 这是他早上特意让厨房留的,说是要 “给粥铺的小朋友分享”。
“给。” 他把米糕递到小男孩面前,小脸上满是认真,“娘说,好东西要分着吃。”
小男孩愣了愣,接过米糕,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甜糯的米香在舌尖散开,他忽然 “哇” 地一声哭了出来:“我娘…… 我娘好久没吃过这么甜的东西了……”
沈青梧走过去,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心里又酸又暖。她想起林轻安常说的 “善良是最好的家风”,看来这孩子不仅继承了他的聪慧,更继承了那份柔软心肠。
傍晚回家,沈青梧把这事告诉了林轻安,他正陪着念安在灯下认算盘。闻言,他放下算盘,把念安抱到膝头,认真地说:“念安做得对。学问再好,若没有一颗善良的心,也成不了大事。以后要记住,不管将来有多大本事,都不能忘了帮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念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忽然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他攒了许久的铜板 —— 有林轻安给的零花钱,有账房先生赏的 “纠错费”,一共二十三个。“爹,娘,把我的钱钱,给刚才的小朋友。”
沈青梧的眼眶忽然有些发热。她想起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时,一无所有,是那些陌生人的善意帮她站稳了脚跟。如今,这份善意在儿子身上延续,像一粒种子,在岁月里发了芽。
林轻安拿起那串铜板,在手里掂了掂,笑着说:“这些钱,咱们明天去买些米糕,让念安亲自送给粥铺的小朋友,好不好?”
“好!” 念安拍着小手,眼睛亮得像星。
窗外的月光爬上窗台,照在桌上的算盘和木珠上,也照在一家三口的笑脸上。沈青梧靠在林轻安肩头,听着他教念安念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忽然觉得,所谓圆满,不过就是这样 —— 有爱人在侧,有稚子绕膝,看着孩子在善意里长大,看着岁月在平淡里生香。
第二天一早,念安果然提着一小篮米糕,跟着沈青梧去了粥铺。他把米糕一块一块分给排队的孩子们,每个孩子拿到米糕时,他都会奶声奶气地说:“好甜哦,要开心。” 阳光落在他毛茸茸的发顶上,像镀了层金边,引得排队的大人都笑了,说 “青梧姑娘家的小公子,真是个小福星”。
沈青梧站在粥铺门口,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忽然想起林轻安说过的话:“咱们的孩子,不一定非要做高官、中状元,只要他正首、善良、能自食其力,就是最好的。”
风里飘来新蒸的米糕香,混着孩子们的笑声,在晨光里缠成一团暖融融的气。
(http://www.220book.com/book/TOD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