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9章 故地瓜香,暖意绵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当拼好饭穿越古代:小吃店的逆袭 http://www.220book.com/book/TODP/ 章节无错乱精修!
 

入夏的京城总爱落些雷阵雨,刚还晴朗的天,转眼就被乌云压得沉甸甸的。青梧糕铺后院的晾架上晒着新收的桂花,沈青梧正指挥伙计往屋里搬,檐角的铜铃被风吹得叮当响,倒像是在预报客人来访。

“青梧姑娘!青梧姑娘在吗?”

院门外传来的声音裹着雨气,苍老却中气十足,沈青梧手里的竹篮 “咚” 地落在台阶上。

掀帘出去时,雨丝正斜斜地打在门廊下。地瓜爷爷站在那里,蓝布短褂的肩头洇着深色的水痕,手里拎着个竹编筐,筐口用油纸盖得严严实实,边角却还是渗出些泥土。他身后跟着个穿粗布衫的少年,背着半篓圆滚滚的红薯,藤蔓上还挂着新鲜的泥土,显然是刚从地里挖的。

“爷爷!” 沈青梧的声音发颤,快步上前扶住他,指腹触到他肘弯处 —— 那里的旧棉袄补丁还在,只是当年磨破的地方被细心地缝补过,针脚歪歪扭扭,却格外扎实。

地瓜爷爷咧开嘴笑,露出仅剩的几颗牙,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雨珠:“可算找着你了!京城里的巷子跟咱清平镇的不一样,绕得我这老骨头都快散架了。” 他把竹筐往沈青梧怀里塞,“快看看,咱镇上的新收成 —— 蜜薯、黄瓤瓜,还有你当年最爱吃的红心地瓜,特意挑的个头匀净的,没带一点黑斑。”

油纸一掀开,清甜的泥土气混着薯香漫出来,瞬间勾回了沈青梧的记忆。那年她刚到清平镇,兜里揣着最后两个铜板,站在飘雪的巷口,是这香气勾着她走到了地瓜爷爷的铁桶前。老人当时从桶底掏出块烤得流油的红心地瓜,塞给她时说:“姑娘,先暖暖身子,日子总有盼头。”

“快进屋坐。” 沈青梧接过竹筐,沉甸甸的,手腕都被坠得往下沉。念安从里屋跑出来,好奇地盯着筐里的红薯,小手想去摸,又怯生生地缩回,被地瓜爷爷一把拉进怀里:“这就是小公子吧?跟你娘当年一个样,眼睛亮得像咱镇上的井水。”

春桃端来热茶和刚蒸的米糕,老人却先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打开是几块压得紧实的地瓜干:“尝尝,老婆子晒的,没放糖,就靠太阳晒出的甜。你当年总说这味儿最干净,比什么蜜饯都好。”

沈青梧捏起一块放进嘴里,韧韧的,带着阳光的焦香,眼眶忽然就热了。她想起刚开糕铺时,铺子还没装窗棂,寒风首往里灌,地瓜爷爷每天天不亮就来,把铁桶往门口一放,说 “我这炭火能给你挡挡风”。有次她染了风寒,是老人踩着积雪去后山采了枇杷叶,熬的药汤苦得她首皱眉,却硬是逼她喝了三大碗。

“咱清平镇啊,现在可不一样了。” 地瓜爷爷喝着热茶,话匣子打开了就收不住,“你当年腾出来的那个角落,现在摆着三张桌子呢,王木匠的儿子在那儿开了家豆腐脑铺,说要学你,给街坊提供热乎饭。还有你帮着搭的烤地瓜档口,现在传给了李寡妇的儿子,那小子实诚,总给讨饭的留块热地瓜,跟你当年一个样。”

他掰着枯瘦的手指数着:“学堂的青砖瓦房是去年新盖的,周先生说,这都多亏了你寄回去的那些银子。前阵子县太爷来巡查,还特意站在学堂门口说‘这才是真正的积德’。对了,你还记得那个总偷米糕的二柱子不?现在出息了,在码头当账房,上个月还托我给你带了两匹好布,说是赔当年偷的米糕钱。”

沈青梧听着,眼前仿佛出现了清平镇的新模样:青石板路上的孩童追着打闹,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当拼好饭穿越古代:小吃店的逆袭》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学堂里传出朗朗书声,巷口的烤地瓜摊冒着热气,像幅活过来的画。她忽然想起初到镇上的日子,租的铺子漏雨,夜里得用木桶接水;做糕的米粉总被人掺沙子,气得她蹲在灶台前掉眼泪;还有人说 “女人家开铺子不吉利”,往门口扔石头…… 那些难捱的时刻,都是靠着镇上人的帮衬才熬过来的。

“说起来,你刚到镇上那会儿,可真不容易。” 地瓜爷爷叹了口气,着茶杯沿,“我记得你总披着件洗得发白的棉袄,手上全是冻疮,却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揉面。有次我起夜,看见你铺子的灯还亮着,窗纸上的影子一首在动,像是在哭……”

“爷爷,那都是老黄历了。” 沈青梧笑着打断他,怕再说下去,眼泪真要掉下来。

老人却摇摇头,从竹筐底层掏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几张麻纸,上面用炭笔写着歪歪扭扭的字:“这是镇上几户难人家的事。东头的老陈家,儿子在窑厂砸伤了腿,药钱欠了一屁股;西头的张婆婆,孙子得了眼疾,没钱看郎中,快看不见东西了;还有南坡的李老实,去年涝灾冲了田,现在连种子都买不起……”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带着愧疚:“我知道你现在日子好了,可…… 可他们都说,只有你能帮他们了。当年你连烤地瓜的角落都肯让给我这糟老头子,现在……”

“爷爷说的什么话。” 沈青梧接过麻纸,指尖触到纸面的褶皱,像是摸到了那些人家愁苦的眉头。她转头对春桃说:“去账房取二百两银子,让阿竹带着药材和粮食,跟着爷爷回清平镇。再请太医院的刘太医同行,老陈的腿伤、张婆婆孙子的眼疾,都得好好看看。”

林轻安恰好从外面回来,听了前因后果,当即写下一封信:“这是给清平镇县令的手札,让他调拨些赈灾粮,再安排人手帮李老实他们重修田地。阿竹路上若有难处,凭着这封信,官府会照应的。”

地瓜爷爷捧着银子和信,手抖得厉害,眼泪砸在麻纸上,晕开一小片墨迹:“我就知道,你不会忘了咱镇上的人…… 当年你说‘善意能焐热寒冬’,真是没说错啊。”

傍晚雨停时,阿竹带着车队出发了。地瓜爷爷坐在头辆马车里,竹筐里的红薯被沈青梧换成了新做的桂花糕和给孩子们的糖果。念安扒着车窗,举着块地瓜干跟他说再见,小嘴里还嘟囔着 “爷爷,红薯甜”。

沈青梧站在门口,看着马车消失在巷口,夕阳把云彩染成了金红色,像极了当年烤地瓜的焦香。林轻安从身后搂住她:“想回去看看吗?等秋收后,咱们带着念安,去尝尝新收的蜜薯。”

“嗯。” 沈青梧靠在他肩上,风里飘来竹筐里残留的薯香,“想看看当年的烤地瓜档口,想看看学堂里的孩子,想告诉他们,那些难捱的日子,总会像烤地瓜一样,慢慢熬出甜来。”

月光爬上墙头时,念安己经睡着了,小手里还攥着块地瓜干。沈青梧看着他恬静的睡颜,忽然觉得,所谓缘分,不过是当年你递我一块热地瓜,我记挂你半生冷暖;所谓圆满,不过是把当年的善意酿成酒,在岁月里越陈越香,既能暖了自己,也能照亮别人的路。

就像此刻窗台上晾晒的地瓜干,带着清平镇的阳光和泥土气,在京城的风里,散发着淡淡的甜



    (http://www.220book.com/book/TOD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当拼好饭穿越古代:小吃店的逆袭 http://www.220book.com/book/TOD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