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国跟着柱子家小儿子往队部走时,后脖颈被晨风吹得发凉。
他伸手扯了扯领口——这是苏秀兰昨夜特意用碱面搓洗过的粗布衫,还带着股淡淡的皂角香。
"建国哥,你走慢点儿!"孩子颠颠儿跑着,小布鞋踩得黄土路噗噗响,"支书在屋门口转了三圈儿了,烟锅子都磕碎半块砖。"
林建国放慢脚步,蹲下来让孩子趴他背上。
小家伙的布衫有股灶膛灰的味儿,像极了他七岁那年背过的二蛋——那孩子后来没熬过春荒。
他喉头动了动,问:"知道公社来的是哪位干部不?"
"听我爹说,是公社农技站的张干事!"孩子趴在他肩头,手指戳向队部方向,"昨儿后晌我见他骑辆二八杠,车后座绑着个黑皮本子,封皮上还印着红漆字儿!"
队部门口的老槐树下,林德顺正踮脚往树梢上够什么。
他那顶洗得发白的蓝布帽歪在脑后,露出两鬓的白茬儿。
听见脚步声,老支书猛地缩回手,掌心里躺着半块烤红薯——是刚才趁没人注意,从灶膛里扒拉出来的。
"建国啊。"林德顺把红薯往怀里藏了藏,又觉得不妥,干脆塞给柱子家小儿子,"去去,找你娘要碗凉水喝。"等孩子跑远了,他压低声音,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公社来的是张文广,前年在咱村蹲过点,查过春播进度。"
林建国的指甲轻轻掐进掌心。
前年春天,他带着二十几个壮劳力在西山沟翻地,张文广来的时候正赶上暴雨,泥点子溅了人家裤腿。
当时他光想着抢墒情,没顾上给干部搬条干板凳,现在想起来,后脊梁还冒冷汗。
"秀兰给你装了个玉米饼子在兜里。"林德顺突然伸手拍他后腰,"公社干部也是人,问啥答啥,别跟个闷葫芦似的。"
院儿里传来茶碗碰桌子的脆响。
林建国扯了扯前襟,土布摩擦的沙沙声里,他听见自己心跳如鼓。
跨进门槛那刻,他瞥见窗台上摆着个搪瓷缸,水面漂着两片茶叶——这是支书家最金贵的待客茶,平时只在过年时拿出来。
八仙桌旁坐着个穿灰布中山装的男人,裤线笔挺得能切豆腐。
林建国认得,这是张文广。
他面前摊着一沓照片,最上面那张拍的是开荒队在山坡上打埂子,刘西娃光着膀子,肩上的扁担压出深沟,汗珠子顺着下巴砸进泥土里。
"林建国同志。"张文广推了推眼镜,镜片反着光,"听说你们队最近在搞开荒?"
林建国的喉结动了动。
他能闻到对方身上的肥皂味儿,和村里大集上供销社卖的"熊猫"牌一个味儿。"是。"他从怀里掏出个蓝布包,一层层解开,露出本硬皮账本,"从三月初五开始,每天开荒亩数、用了多少工分、挖断几把锄头,都记着呢。"
张文广的手指在账本上划过。
苏秀兰的字写得齐整,每个数字都像用尺子量过的。
当翻到第五页时,他停住了——那页贴着半张旧报纸,上面用红笔圈着"梯田保墒法"几个字,旁边密密麻麻记着林建国的批注:"埂子要高过地平面三寸,防雨水冲垮;行距一尺五,留足排水道......"
"这些技术哪儿学的?"张文广抬起头。
林建国的后背沁出薄汗。
他想起昨夜藏在炕席底下的系统手册,封皮上还沾着玉米面糊糊的渣子。"跟县农技站发的资料学的。"他说,"去年冬天,我去公社换种子,顺道在阅览室翻了半本《丘陵地种植指南》。"
张文广没接话,继续翻账本。
当看到最后一页"己开垦荒地十七亩,预计秋播能多收两千斤玉米"时,他的手指顿了顿。
窗外传来麻雀的叽喳声,林建国听见自己吞咽口水的声音——这是他和秀兰熬夜算过七遍的数字,错一个小数点,全家得喝半个月稀粥。
"你们没耽误公粮任务?"
"没。"林建国挺了挺腰板,"春播时我们把熟地的行距缩了三寸,多插了半成秧苗,公粮该交的都交齐了。"他想起上个月交公粮那天,秀兰把账本摊在公社干部面前,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会计苏秀兰算的账,您要查的话,我带您去队部看存根。"
张文广合上账本,指节敲了敲桌面:"这账本记得扎实。"他从中山装口袋里掏出支钢笔,在封皮上画了道横线,"不过开荒这事得按程序来,我得回公社汇报。"
林德顺在旁边搓着手:"张干事,咱这也是......"
"老林。"张文广打断他,"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他站起身,把账本递还给林建国,"但有句话得说在前头——要是闹出乱子,谁牵头谁负责。"
从支书家出来时,日头己经爬到头顶。
林建国攥着账本往家走,路过村东头的晒谷场,刘西娃正光着膀子翻晒麦种。
看见他,刘西娃把木锨往地上一杵,麦粒儿"哗哗"落了一地:"咋样?
干部没挑刺儿吧?"
"说要汇报。"林建国摸出兜里的玉米饼子,掰了一半递过去。
刘西娃的手粗糙得像砂纸,接过饼子咬了口,碎渣子掉在结实的胸肌上:"要是有人说咱瞎折腾,你就说——"他指了指远处正在给新埂子浇水的妇女们,"这十七亩地,是三十八户人家拿锄头刨出来的,是张寡妇半夜摸黑编的草帘子护的埂子,是李三贵把他闺女的花布衫撕了补的装土袋。"
林建国喉咙发紧。
他望着晒谷场上晃动的人影,突然想起系统手册里的话:"集体的认可,是最珍贵的声望。"裤兜里的手册轻轻发烫,他摸了摸,没说话。
快到家门口时,他看见苏秀兰站在篱笆下。
她手里攥着块湿毛巾,发梢还滴着水——显然刚洗过脸,想显得精神些。"咋样?"她接过账本,翻到最后一页,指尖抚过那行数字。
"说要上报。"林建国扯下汗湿的布衫,秀兰立刻接过去,抖了抖搭在篱笆上。
风掀起衣角,露出里面补丁摞补丁的背心。
"别怕。"苏秀兰轻声说,"咱没做亏心事。"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林建国望着院角那堆新劈的柴火——是刘西娃今早送来的,说是给开荒队烧水用。
系统提示声突然在耳边响起,像春夜的第一声布谷:"声望值+80,当前声望值:1100。"
他正想和秀兰说这事,村西头突然传来嚷嚷声。
赵二狗子的公鸭嗓穿透晚风:"听说公社要查开荒的账?
我就说嘛,好好的熟地不种,偏要去啃山皮,要是赔了本......"
苏秀兰的手在篱笆上顿住。
林建国望着暮色里晃动的人影,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他摸了摸裤兜里的手册,封皮上还留着秀兰的体温。
"明儿去后山看梯田的事,还去不?"秀兰转身往灶房走,发辫在夕阳里晃成一道黑影。
林建国抬头,看见东山梁的轮廓被染成橘红色。
他想起手册里画的水渠结构图,想起刘西娃胸肌上的麦粒儿,想起苏秀兰补了三次的蓝布衫。
"去。"他说,"明儿天不亮就走。"
作者“稀饭爱吃大米”推荐阅读《六零年,我开荒成了全县模范》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TPJ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