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 县里来了个“专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六零年,我开荒成了全县模范 http://www.220book.com/book/TPJX/ 章节无错乱精修!
 

吉普车碾过雪水混合的泥坑,"吱呀"一声停在渠边。

驾驶座下来个穿蓝布棉大衣的公社干事,绕到后车门拉开,先伸出一只黑亮的皮鞋尖,接着钻出个戴眼镜的年轻人——镜片上还蒙着层白雾,显然是从暖车里突然出来冻的。

"林建国同志?"年轻人摘下手套,指尖冻得通红,却把公文包抱得死紧,"县水利局派我来的,我叫周明远,技术员。"

林建国赶紧搓了搓手,掌心还沾着渠边的泥,在裤腿上蹭了蹭才伸过去:"周同志快暖和暖和,这雪后风刀子似的。"他余光瞥见王铁牛扛着铁锨往这边挪,刘西娃把铁锤往地上一杵,都竖着耳朵听。

周明远没接话,夹着公文包绕着水渠走了半圈,突然蹲下来用铅笔敲了敲渠壁:"这坡度不对。"他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标准图集里说,丘陵地带水渠纵坡至少得千分之三,你们这最多千分之一,水流不起来,开春化冻后淤泥能堵死半条渠。"

"啥?"王铁牛的大嗓门惊飞了几只麻雀,"咱修这渠熬了三个雪夜,你说改就改?"他铁锨往地上一插,冻土"咔"地裂开道缝。

赵二狗子不知从哪钻出来,袖着手蹲在石头上冷笑:"专家都说不行,我早说林建国这毛头小子瞎折腾——"

"赵叔。"林建国转头,目光像渠水冻成的冰,"您要是嫌冷,回屋焐热炕去。"他又转向周明远,声音软和下来,"周同志,您说的坡度我记下来了,能具体说说咋改不?"

周明远翻开公文包,抖出张蓝图:"从这儿绕到东头老槐树下,坡度就能提上去。"他手指在图纸上划了道弧线,"也就多挖二十米。"

"二十米?"刘西娃掰着手指头算,"现在地冻得比石头还硬,一镐头下去就个白印子,多挖二十米得半个月!"他搓着冻红的耳朵,"春耕前能把原计划的渠修好就不错了......"

人群里开始嗡嗡议论。

林建国摸了摸渠壁,指腹蹭到块凸起的冰碴子——那是昨晚他和王铁牛用体温焐化冻土时,冰碴子扎进手心留下的疤。

他望着渠水在晨光里泛着银波,突然想起张婶家小孙子捧着碗糊糊,嘴角沾着饭粒冲他笑的模样。

"都散了吧。"他拍了拍王铁牛的肩膀,"晚饭后到队部开会,骨干都来。"

队部的油灯芯"噼啪"炸了个花,林建国把系统兑换的《农村水利手册》摊在桌上,封皮磨得发毛,边角还沾着泥。"周同志说的坡度是对的,"他用铅笔点着手册上的示意图,"可咱这地底下全是沙姜石,东头老槐树那块儿......"他抽出张纸,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地质图,"我前天挖渠时试过,往下三尺全是松沙,水一泡准塌方。"

苏秀兰推过来个算盘,珠子拨得"哗啦"响:"原计划二十亩水浇地,改路线得少五亩。"她指尖沾了沾唾沫翻账本,"队里存的苞谷面,多耗半个月就得跟公社借粮——上次借粮的条子还压在抽屉里呢。"

王铁牛把旱烟袋往桌上一磕:"咱听建国的!

他带咱修渠那会儿,谁见过啥标准图集?

还不照样把水引上了坡?"

刘西娃挠着后脑勺笑:"我昨儿见张婶家小柱子,蹲在渠边儿拿树枝划拉,说等麦子熟了要给林叔留最大的麦穗。"

油灯把人影投在墙上,晃得跟活的似的。

林建国望着窗外的月光,突然想起系统提示音——昨儿修渠成功时,声望值刚过五千,按理说能换高级手册了。

他摸了摸兜里的手册,心里有了底。

第二天清晨,林建国套上补了三层补丁的棉鞋,敲开周明远借住的王大爷家房门:"周同志,我带您看看咱村的地。"

雪后的田埂滑得很,周明远的皮鞋踩在冰壳子上首打滑。

走到东头老槐树下时,林建国突然停住:"周同志,您看这土。"他蹲下来,用铁镐刨开表层冻土,下面的沙粒"簌簌"往下掉,"这叫'漏沙地',水一泡就散。"

周明远蹲下去摸了把,沙粒从指缝里漏光,只留下一手泥。

他刚要起身,"咔嚓"一声——脚下的冰壳子碎了,整个人陷进半尺深的泥坑里,蓝布棉裤腿溅满泥点。

"对不住周同志!"林建国赶紧伸手拉他,"这儿往年是涝洼塘,看着硬实,底下全是虚的。"他递过自己的毛巾,上面还沾着修渠时蹭的草屑,"您看咱这渠,虽说坡度缓点,可渠底铺了碎石子防淤,两边用柳条编了护埂......"

周明远擦着脸,镜片上的雾气散了,望着不远处正在修渠的村民——王铁牛光着膀子,汗珠在下巴上结了冰;刘西娃把棉袄裹在怀里,正给小柱子焐手。

他突然说:"林同志,能让我看看你们的施工记录吗?"

中午在队部吃饭,苏秀兰端来热腾腾的玉米饼,还藏了碗绿豆汤——这是她攒了半个月的绿豆,专给客人留的。

周明远咬了口玉米饼,饼里掺着榆树皮面,嚼着有点涩,可咽下去胃里暖烘烘的。"我在县里看图纸,总觉得按标准来准没错。"他捧着装绿豆汤的粗瓷碗,"可你们这渠,是拿汗珠子和泥堆出来的。"

临上车时,周明远把蓝图叠好塞进林建国手里:"这图你留着,坡度的问题可以折中——在渠底加几道跌水坎,既能缓流速又防淤积。"他握了握林建国的手,掌心糙得硌人,"你比我懂基层。"

吉普车碾着泥坑开走了,扬起的泥点溅在林建国裤腿上。

他摸了摸兜里的蓝图,系统提示音在耳边响起:"声望值+200,当前声望值:5200。"

"建国哥!"小柱子从渠边跑过来,手里举着块冰,"您看,渠水把冰碴子冲成小月亮啦!"

林建国蹲下来,冰碴子在他掌心里慢慢化了,顺着指缝滴在泥土里。

他望着远处的山梁,那里的积雪正在消融,露出星星点点的土黄色——春脖子快到了。

夜里,他躺在土炕上,听苏秀兰纳鞋底的"嗤啦"声,突然说:"秀兰,我瞅着今冬雪少,春旱怕是躲不过。"

苏秀兰的针停在半空:"邻村张家庄的刘支书前儿来借粮,说他们村后坡的井都快见底了......"

林建国望着窗纸上晃动的树影,伸手摸了摸枕头下的《丘陵抗旱技术手册》——这是今早系统刚刷新的兑换项。

他翻了个身,听见渠水在窗外"哗哗"流着,像在唱支没词的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六零年,我开荒成了全县模范

    (http://www.220book.com/book/TPJ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六零年,我开荒成了全县模范 http://www.220book.com/book/TPJ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