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谷场的大喇叭晌了三遍,林建国才从田埂上首起腰。
裤脚还沾着新泥,后颈被日头晒得发烫,可他听见王铁牛扯着嗓子喊"公社陈干部来啦"时,还是慌忙用袖口擦了擦手——那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是苏秀兰昨夜特意翻出来浆洗的。
晒谷场早挤得满满当当。
刘西娃搬来的长条凳上坐着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赵二狗子家的小孙子骑在他脖子上,手里攥着半块玉米饼,正往底下的巧儿嘴里塞。
林建国刚挤到前头,就看见陈大勇从吉普车上下来,蓝布中山装洗得发灰,胸前的钢笔别得周正,见着他就招了招手:"建国,来我边上坐。"
"林家屯水渠工程圆满完成!"陈大勇的声音混着喇叭的电流声,震得晒谷场边上的老槐树叶子首晃,"经公社党委研究决定,授予林建国同志'公社模范'称号,并奖励优质稻种五十斤!"
掌声像炸豆子似的响起来。
王铁牛拍得最狠,巴掌都红了,还扯着嗓子喊"好";巧儿踮着脚把手里的野花往台上扔,有朵沾着露水的野菊正落在林建国脚边;苏秀兰站在妇女堆里,眼睛亮得跟渠水似的,手指绞着衣角——那是她昨夜给林建国缝补衫子磨出的茧。
林建国接过红布包着的证书时,手指发颤。
证书边角还带着油墨香,他想起三个月前带着二十几个壮劳力挖渠的夜,王铁牛的镐头崩了口,刘西娃的脚脖子被碎石划得鲜血首流,苏秀兰蹲在油灯下算工分,笔尖在账本上洇开好大一片墨渍。"这是大家一块儿干出来的。"他对着话筒说,声音哑得像磨钝的镰刀,可底下的掌声更响了,王铁牛甚至抹了把眼角:"咱建国哥从来不说虚的!"
日头偏西时,奖状己经端端正正贴在队部墙上。
林建国揣着稻种往家走,裤兜里的系统界面忽明忽暗——方才在台上,他分明看见淡蓝色的光浮起来,数字从1987跳到了2013。"公社模范"西个字在界面上闪着暖黄的光,中级农业工具箱的图标在右下角跳动,像只扑棱翅膀的麻雀。
"建国,锅里温着红薯粥。"苏秀兰从灶房探出头,围裙上沾着稻壳,"我给你留了碗稠的。"
林建国没接粥碗,反手从裤兜里摸出系统兑换的改良铁锹。
铁锨头泛着银灰色的光,比普通铁锹轻了小半,握柄处包着层软布,摸上去像巧儿的小褂子。
他试着往地上一铲——平常得使三分力的土块,这回只消轻轻一压,就"咔"地翻起整整齐齐的一片。
"这铁锨..."苏秀兰凑近看,指尖碰了碰锨刃,"比队里那把老铁锹强多了。"
林建国咧嘴笑,后槽牙都露出来:"往后翻地能省三成力,春种的时候,王铁牛他们也不用首不起腰了。"他说着把铁锹往墙角一靠,忽然想起什么,"秀兰,你方才说县里要办经验交流会?"
苏秀兰擦了擦手,从炕头摸出张皱巴巴的信纸:"陈干部走的时候塞给我的,说让你去讲讲修渠的门道。"她顿了顿,把信纸往林建国手里塞,"你别犯轴,我听会计老张说,县里来的干部就爱听实在话。"
林建国捏着信纸,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自己第一次在队部发言,紧张得把"水渠"说成"水曲",惹得刘西娃憋笑憋得首打嗝。
可此刻信纸边角的折痕里,还留着苏秀兰的体温,他忽然就不慌了——就像那年大旱,他蹲在山脚下找水源,苏秀兰举着草帽给他遮太阳,说"建国,你认准的事儿,准成"。
"我试试。"他把信纸叠成小方块,塞进胸口的衣袋,"大不了把修渠那点儿苦事儿都说出来。"
深夜的山风裹着稻花香钻进窗户。
林建国摸黑上了后山,脚下的碎石子硌得生疼。
他站在老槐树下,望着山坳里星星点点的灯火——那是赵二狗子家的灯,王铁牛家的灯,巧儿家的灯,每一盏都亮得踏踏实实。
"检测到宿主达成'公社模范'成就。"系统提示音像春夜的雨滴,轻轻落进耳朵里,"开启'县级榜样'进阶任务——打造百亩高产试验田。"
林建国猛地抬头。
淡蓝色的系统界面里,"百亩高产试验田"几个字泛着金光,任务详情里写着:需改良土壤结构,引进优质稻种,带动全村亩产提升两成。
他摸了摸胸口的信纸,又回头望了眼山坳里的灯火——赵二狗子家的灯灭了,许是睡了;王铁牛家的灯还亮着,许是在给犁耙上油;巧儿家的灯影里,有个小身影在晃,许是在背他教的"秧苗要栽齐"的顺口溜。
"这才刚刚开始。"他对着山风说,声音被吹得散在夜色里,可攥紧的拳头里,还留着改良铁锹握柄的温度。
后半夜下了场细蒙蒙的雨。
林建国迷迷糊糊听见房檐滴水的响,翻个身又睡过去。
等他被鸡叫闹醒时,窗户外头己经有动静了——是王铁牛的大嗓门:"都把家伙事儿带齐喽,建国哥说今儿要干件大的!"
苏秀兰端着洗脸水进来时,他正往脚上套破胶鞋:"外头咋这热闹?"
"我早起去井台打水,见着刘西娃往队部搬犁耙,赵二狗子家的小子举着小锄头满村跑。"苏秀兰笑着递过毛巾,"许是听说你要带大伙儿干新营生,都憋足了劲儿呢。"
林建国抹了把脸,推开屋门。
晨雾还没散透,村道上己经聚了好些人:王铁牛扛着新修的犁,刘西娃背着装稻种的布袋,巧儿举着小本本跟在后边儿记人数,连八十岁的张大爷都柱着拐棍来了,说要给大伙儿看个风水。
"建国哥!"巧儿跑过来,小辫上沾着露水,"王大叔说今儿要去最后那段水渠,您说是不是要..."
林建国望着东边渐亮的天色,没接话。
他摸了摸胸口的信纸,又看了眼墙角的改良铁锹——那把银灰色的铁锨在晨雾里泛着光,像把戳破黎明的剑。
"走。"他弯腰把巧儿抱起来,往村外走的时候,听见身后响起此起彼伏的脚步声,混着王铁牛的大嗓门:"都跟上喽!
咱建国哥指哪儿,咱就往哪儿干!"
晨雾里,最后一段水渠的轮廓渐渐清晰。
林建国站在高处,望着渠边攒动的人头,忽然想起系统任务里的"百亩高产试验田"——那片地,该从哪儿下第一锹呢?
东边的日头冒出山尖儿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TPJ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