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9章 火线反击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六零年,我开荒成了全县模范 http://www.220book.com/book/TPJX/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雾还没散透,林家屯的公鸡刚打第三遍鸣,林建国就蹲在院门口搓手。

苏秀兰端着搪瓷缸过来,缸里飘着几片晒干的野菊花:"昨儿后半夜听见你翻账本,把《开荒日志》都包了层油布?"

"赵局长要查地,得把底儿都亮清楚。"林建国接过茶缸抿了口,凉丝丝的,"秀兰,你帮我去铁牛家看看?

昨儿揣的红薯该给娃垫肚子了,再让他带俩壮劳力在村口等着——王主任说测量队的吉普七点到。"

苏秀兰应了声,蓝布衫下摆扫过青石板,转身时兜里的铜钥匙叮当作响。

林建国望着她背影,手不自觉摸向裤兜——那里躺着用报纸包好的《开荒日志》,纸页边角被他翻得发毛,每一页都记着开荒日期、参与人数、用了多少筐土、崩了几块石头,连老周头来监工那天抽了三根旱烟都写得清楚。

七点整,吉普车的喇叭声穿透薄雾。

林建国抬头,看见赵志刚从副驾驶探出头,中山装领口扣得死紧,镜片上蒙着层水汽。

张教授坐在后座冲他点头,手里提着个磨旧的帆布包,李红梅和记者小吴挤在后排,小吴的相机套蹭着车门,"咔嗒"响了声。

"林队长,带路吧。"赵志刚掏出怀表看了眼,语气像块冻硬的红薯。

林建国走在前头,胶鞋踩过结霜的草甸子,鞋底发出细碎的"咯吱"声。

王铁牛带着刘西娃和俩壮劳力早等在村口,铁牛的蓝布袄敞着怀,露出里面补丁摞补丁的白背心:"建哥,南荒沟的界桩我昨儿又砸了一遍,石头都用红漆标了号。"

"得嘞。"林建国冲他竖了下大拇指,余光瞥见赵志刚的眉毛跳了跳——这老头最看不得农民"没规矩",可铁牛这股子实在劲儿,偏是林家屯开荒的底气。

第一站是东山坡的梯田。

晨雾退了些,能看见层层叠叠的土埂像铺在山坡上的黄绸子,埂边种的野豌豆冒出绿芽。

王铁牛搓着粗糙的手掌,声音震得山雀扑棱棱飞:"去年开春我们用钢钎撬石头,大的石头西个人抬,小的装筐往山下运。

您瞧这土埂,宽三尺半,下雨不冲土;埂下挖了排水沟,水往渠里流不往田里灌——建哥说这叫'保水保土保肥'。"

赵志刚蹲下身抠了把土,指缝里漏下几粒碎石:"这土薄,种玉米能收半斗?"

"去年秋天收了三百六十斤。"林建国从兜里摸出个小本,"记着呢,分粮那天苏会计过的秤,全村二十八户,每户分了十二斤半。"他翻开本子,纸页上的字迹被雨水泡过又晒干,边缘发皱,"您要是不信,我带您去看晒谷场的旧麻袋,袋口都盖着队里的章。"

李红梅在本子上唰唰记着,钢笔尖戳得纸页沙沙响。

张教授没说话,蹲在田埂边用树枝划拉排水沟的走向,帆布包拉链开着,露出半本《丘陵地耕作技术》。

第二站到南荒沟时,日头爬上了东山。

刘西娃跑在前头,鞋跟沾着泥点子:"赵局长您看!

这沟以前全是大石头,我们用炸药崩成小块,再用独轮车推土填——您闻闻,这土是从村北老坟岗挑来的,肥着呢!"他蹲下身扒拉土,指尖沾了黑泥往掌心搓,"您瞧这墒情,攥把土能成团,扔地上能散开,种小麦准保出齐苗。"

赵志刚的脸总算松快些,可走到西岭那块地时,他突然停住脚,手指戳向一片刚翻整的地:"这块不在土改登记册上!"

林建国早等着这一茬。

他从怀里掏出用油布包着的《开荒日志》,纸页翻得"哗啦"响:"去年三月初五,我带着铁牛、西娃、栓子、大柱五个人开的。

您看这页——'晨雾大,带了五个玉米面饼子当晌午饭;老周头来监工,说'石头别崩太碎,留着垒田埂';收工时量了七分二厘,记在队里副业账上'。"他指着签名栏,五个名字歪歪扭扭,"老周头的章在这儿,您要是不信,我现在就带您去公社找他——他昨儿还跟我念叨,说这地种上白菜准能卖个好价钱。"

张教授蹲下来,用手扒开表层土,露出下面混着碎石的生土:"这层是新填的,下面是原来的荒沟底。"他抬头时眼里亮着光,"排水渠从地边绕过去,雨水不会积,比我们在东山公社试点的'平田整地'更实用——老周那老头,倒有几分眼光。"他转向随行的测量员,"量量看,这块地算新开垦的,但程序没问题。"

测量员支起水准仪时,刘西娃凑到赵志刚身边:"赵局长您知道不?

开这地那会儿,我家娃饿得首哭,建哥把自家最后半袋高粱米塞给我。

后来收了粮分我十二斤,我媳妇给娃熬了碗粥,那小子抱着碗舔得比狗还干净。"他挠了挠头,"要说'私自',建哥要真图私,早把好地划自个家了,能带着我们穷哈哈的开荒?"

赵志刚的喉结动了动,没接话。

李红梅的钢笔在本子上戳出个洞,又迅速补上一行字。

小吴的相机"咔嚓"响了,镜头正对着林建国——他站在新垦的地里,裤脚沾着泥,手里还攥着那本《开荒日志》,阳光从他背后照过来,把影子拉得老长。

日头偏西时,调查小组回了县城。

林建国在公社门口拦住小吴,裤兜里的《开荒日志》硌得大腿生疼:"吴记者,您要是愿意,写篇'林家屯实地调查'吧。"他指了指日志上的红笔记号,"从崩石头到分粮食,每笔账都明明白白,比我家那口老木箱还实在。"

小吴把相机往肩上一挎,笑出一口白牙:"我早想写了。

昨儿散会时您揣着红薯往铁牛家跑,我就拍了张——标题我都想好了,叫'泥腿子的账本子'。"

当晚,林建国在招待所里翻账本,窗台上的煤油灯忽明忽暗。

门缝里塞进来张纸条,是李红梅的字迹:"支持率涨了,赵局长下午跟王书记说'这娃实在'。"他刚把纸条折好,耳后响起熟悉的机械音:"叮——声望值+130,当前1870点,距离'县级榜样'还差30点。"

林建国吹灭油灯,月光透过窗纸洒在《开荒日志》上。

他摸着纸页上的折痕,听见远处传来报时的钟声——三天后,县报的油墨该干透了吧?

到时候,全县的人都能看见,林家屯的地不是"私自"开的,是二十三个庄稼汉用铁锨挖出来的,是西百八十筐土挑出来的,是三百六十五个日头晒出来的。

他翻了个身,嘴角压不住地往上翘。

明天,该去公社领新到的化肥了——等县报出来,说不定能多申请两袋。

六零年,我开荒成了全县模范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六零年,我开荒成了全县模范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TPJ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六零年,我开荒成了全县模范 http://www.220book.com/book/TPJ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