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林婉像一个最耐心的潜伏者,开始了她的“适应”与“伪装”。
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房间里,借口身体还没恢复。赵桂芬每天会送来两顿饭——通常是糙米饭配一点咸菜,或者稀粥加一小块酱豆腐。偶尔会有一点点看不到油星的青菜。林婉每次都安静地吃完,从不抱怨食物的粗劣,也从不主动要求什么。
她利用这难得的清净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那本《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手册》。手册印刷粗糙,纸张泛黄,内容很官方,充满了口号和鼓励,但也提供了许多实用的信息:农村的基本情况、主要农作物、常见的农活(如犁地、播种、除草、收割)、劳动工具(锄头、镰刀、铁锹)的介绍和使用方法、生活注意事项(防火、防寒、防病、处理与贫下中农的关系)、集体生活的纪律等等。
她看得非常慢,每一个字都反复咀嚼,结合自己前世管理田庄的经验去理解。她尤其关注东北地区(手册提到一些知青去东北)的寒冷气候、冬季如何保暖防冻伤、可能遇到的危险(野兽、恶劣天气)以及应对措施。这些信息,都是她未来生存的保障。
同时,她也在默默观察着这个家,观察着每一个家庭成员。
父亲林建国,下班回来总是沉默寡言,眉头紧锁,仿佛有化不开的愁绪。吃饭时,他会把稍好一点的菜(比如偶尔出现的一小块肥肉)拨到儿子林建军的碗里,对林婉和赵桂芬则视若无睹。他对林婉的态度,更像是对待一个碍眼的摆设,一个不得不处理的麻烦。当赵桂芬小心翼翼提到林婉下乡需要准备些东西时,林建国只是不耐烦地“嗯”了一声,说了句“家里什么情况你不知道?能省则省”,便不再理会。
哥哥林建军,下班回来总是带着一股子年轻工人的傲气,说话声音响亮,对父母偶尔流露出不耐烦。对林婉这个妹妹,他更是没什么好脸色,眼神里带着明显的嫌弃和不耐烦,仿佛她的存在给他丢了脸。饭桌上,七零俏知青:古武军嫂养娃日常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七零俏知青:古武军嫂养娃日常最新章节随便看!他会理所当然地占据最好的位置,挑拣最好的食物。
姐姐林娟,大部分时间都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声称“身体不舒服”。只有在吃饭时才会出来。她脸色确实有些苍白,但眼神灵活,动作也并不迟缓。她总是细声细气地说话,带着一种刻意的柔弱感。每当话题涉及到下乡,她就会蹙起眉头,用手帕捂着心口,一副快要晕倒的样子,成功地将父母的注意力引开,并加深了“她不能去”的印象。她对林婉的态度,是一种带着优越感的疏离和隐隐的庆幸,仿佛在说:看,倒霉的是你,不是我。
只有母亲赵桂芬,对林婉的态度复杂一些。有愧疚,毕竟是她亲生的女儿,被推出去受苦。林婉绝食昏迷的那几天,她确实担心过。但更多的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终于要被卸下的轻松感,以及面对现实无能为力的麻木。她每天按部就班地给林婉送饭,偶尔会多给半块酱豆腐,或者偷偷塞给她一小块硬糖,这大概就是她能表达的最大限度的“母爱”了。
林婉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底一片冰凉,面上却越发平静,甚至刻意模仿着原主记忆中那种怯懦、沉默、逆来顺受的样子。她走路微微低着头,说话声音细弱,尽量避开与家人的眼神接触。在饭桌上,她更是像个隐形人,只专注于自己碗里的食物,吃得慢,但很干净。
她像一个最出色的演员,将自己完美地隐藏在“林婉”这个躯壳之下。她知道,在这个家里,示弱、顺从,甚至被忽视,才是安全的。她需要时间积蓄力量,不能引起任何不必要的关注和麻烦。
几天下来,赵桂芬似乎也习惯了林婉的这种“认命”的安静,送饭时话更少了,眼神里的那点愧疚也渐渐被日常的琐碎和麻木取代。林建国和林建军更是当她不存在。只有林娟,偶尔会用一种探究的目光打量她,似乎觉得这个妹妹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了,但又说不出哪里不一样。
林婉对此毫不在意。她的心思,早己飞到了那个遥远的、未知的“红星大队”。
(http://www.220book.com/book/TRK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