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信息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零俏知青:古武军嫂养娃日常 http://www.220book.com/book/TRK9/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七零俏知青:古武军嫂养娃日常

身体的虚弱感在缓慢消退,虽然依旧瘦弱,但至少能正常行走活动了。林婉知道,留给她准备的时间不多了。

这天下午,家里人都出去了。林建国上班,林建军上班,赵桂芬拿着攒了很久的布票和工业券,想去百货商店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扯点布。林娟则借口去同学家借书,也溜了出去。

难得的清净。林婉立刻行动起来。她再次翻遍了那个小木柜,把里面的衣服一件件拿出来仔细检查。布料都很粗糙,大多是棉布和劳动布,颜色单一,蓝、灰、黑。她挑拣出几件相对厚实、耐磨的,准备带走。一件打着补丁的旧棉袄被她单独放在一边,这是原主冬天唯一的厚衣服,虽然破旧,但御寒是刚需。

她的目光落在那个印着红星的帆布挎包上。这个包将是她的主要行囊。容量有限,必须精打细算。

她走到床边,费力地弯下腰,摸索着床底。果然,在靠墙的角落里,她摸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拖出来一看,是一个不大的旧木箱,没有锁,只用一根麻绳松松地捆着。

解开麻绳,打开箱子。里面东西不多:几根褪色的头绳,一个磨花了的小圆镜,半截铅笔头,几张印着样板戏人物的糖纸(被小心地压平),还有一本小小的、用牛皮纸包着封面的笔记本。

林婉拿起笔记本,翻开。扉页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林婉的日记”,字迹稚嫩。她快速地翻阅着。里面记录的多是些琐碎的心事和对未来的恐惧。

“……隔壁阿芳今天哭了,她妈说下个月她就要去江西了……”

“……听说王丽丽去的那个农场,冬天冻死过知青……”

“……妈今天又叹气了,我知道她也没办法,可我真的好怕……”

“……李爱华说她舅舅在街道,可能能想办法留下,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舅舅……”

“……绝食第三天了,好饿,浑身没力气,妈送来的粥我没喝,我要抗争到底!……”

日记到绝食第三天戛然而止。字里行间充满了少女的委屈、恐惧、不甘和对家人的怨怼。林婉面无表情地合上日记本。原主的绝望和挣扎,她能理解,但于事无补。她把日记本放回箱子。

继续翻找。在箱子的最底层,她摸到了一个硬硬的纸包。打开一看,是几张粮票!有半斤的,一斤的,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都有,颜色发黄,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显然是原主偷偷攒下的。还有几张皱巴巴的纸币,面值都很小,加起来大概有两三块钱。最底下,还有两张小小的、印着齿轮麦穗图案的“工业券”。

林婉的心跳快了几分。在这个物资匮乏、一切凭票供应的年代,这些就是她未来安身立命的本钱!虽然少得可怜,但总比没有强。

她小心翼翼地把粮票、钱和工业券收好,贴身藏起。这是她仅有的“盘缠”,绝不能丢。

接着,她的目光又回到那本《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手册》上。她重新拿起手册,这次看得更加仔细,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她在脑海中开始列一张清单:

* **衣物被褥:** 厚棉袄(己有,需修补)、贴身换洗衣物(己有两套,需再添置)、厚袜子、棉鞋(急需!)、手套(急需!劳动保护)、被褥(家里不可能给新的,需厚实里子布和棉花票想办法做一床薄被?)

* **生活用品:** 肥皂(清洁、消毒必需品)、牙膏牙刷、毛巾、针线包(缝补衣物)、顶针、剪刀、手电筒(夜间照明、防身?)、备用电池、水壶(铝制军用水壶最好)、饭盒、筷子勺子。

* **药品:** 万金油、清凉油(防蚊虫、提神)、止泻药(水土不服)、感冒药、纱布、红药水、紫药水(处理小伤口)、止痛片。这是重中之重!手册里提到农村缺医少药。

* **学习工具:** 空白笔记本(记录、学习)、钢笔(或几支铅笔)、墨水。知识或许能在未来某个时刻成为资本。

* **其他:** 结实的绳子、小刀(多功能工具)、少量盐和糖(应急补充体力)、一小包针(可做针灸?需谨慎)。

清单在脑中成型,每一项都关乎生存。她看着这张无形的清单,眉头紧锁。最大的问题是:票!布票、棉花票、工业券……家里不可能给她太多。

她需要和赵桂芬摊牌了。不是哀求,而是谈判。用“替家里下乡”这个无法反驳的事实,去争取尽可能多的资源。



    (http://www.220book.com/book/TRK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零俏知青:古武军嫂养娃日常 http://www.220book.com/book/TRK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