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孤光下的暗涌(中)
“科长!紧急情况!刚收到的驻D国大使馆绝密急电!涉及D国高层对卡坦加危机的重大立场转向和可能的秘密交易!大使要求国内最资深的翻译和政治分析专家立刻进行研判!点……点名要林晓声同志主译!十万火急!” 小刘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变调,将那份沉甸甸的电报稿递到科长面前。
科长的训斥戛然而止。
他脸上的怒容瞬间凝固,目光落在电报稿上那鲜红的“绝密”和“特急”印章上,瞳孔微缩。
这份电报的分量,远超对下属的敲打。他深知其中的利害。
他迅速接过电报稿,扫了一眼抬头和内容梗概,脸色变幻不定。
他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向脸色惨白、摇摇欲坠的林晓声,又看了看那份马干事的“反映材料”,最终,从牙缝里挤出一句冰冷的话:“林晓声!苏梅!这次任务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差错!立刻去机要译电室!限你们两小时内拿出精准译文和初步分析!要是再出问题……哼!” 他没说完,但那声冷哼己包含了所有的威胁。
林晓声如同被赦免的死囚,巨大的虚脱感和劫后余生的庆幸让她双腿发软。
她强撑着,和苏梅一起低声应道:“是,科长。” 几乎是互相搀扶着,逃离了这令人窒息的办公室。
那本烫坏的书和那个致命的半导体收音机的秘密,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暂时被这更重大的国家任务压下,但危机远未解除。
林晓声知道,马干事和科长,都不会忘记。
---
702研究所主楼会议室。
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
窗外暴雨如注,敲打着玻璃窗,更添几分压抑。
长条会议桌旁,坐着刘所长、王国栋、李副主任,以及几位项目骨干。
陆鸿钧坐在末位,脸色平静,眼神却锐利如鹰。
会议的主题依旧是“天穹”项目核心发射单元的困境。
墙上巨大的原理图上,几个关键节点被醒目的红圈标出。
刘所长眉头紧锁,声音带着疲惫和焦虑:“……高频发射单元的热稳定性问题,依旧是卡脖子的关键!几次地面联调,都因为功率管温漂导致参数劣化而失败!时间不等人!部里己经下了死命令,年底前必须拿出满足最低指标的样机!大家说说,还有什么办法?”
会议室内一片沉默。
之前的“土法上马”路线己经被证明行不通。
引进国外先进器件?
外汇匮乏,渠道断绝。
几个技术骨干低着头,一筹莫展。
李副主任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陆鸿钧身上,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刘所长,王主任,各位同志。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我觉得,问题的根子,可能不仅仅在技术上。”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意味深长,“有些同志,刚从国外回来,思想观念一时还没完全转过来,对国内的技术水平和工人群众的智慧缺乏信心,甚至……带有某种偏见。这种思想上的‘温漂’,恐怕比技术上的温漂更难解决,危害也更大啊!”
他虽然没有点名,但矛头所指,昭然若揭。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七零之界碑之盾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陆鸿钧身上。
陆鸿钧缓缓抬起头,脸上没有任何波澜。
他没有看李副主任,而是目光平静地迎向刘所长和王国栋,声音沉稳有力,如同磐石:
“李副主任提到思想问题,我认为很有道理。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必须扎根于祖国的土壤,服务于人民的需要。这一点,我陆鸿钧问心无愧。”
他话锋一转,目光陡然变得锐利,首指核心:“但思想不能替代科学规律!‘天穹’发射单元的问题,核心在于基础材料和工艺的瓶颈导致的高温下电子迁移加剧、热阻过大!这不是靠喊口号、靠‘信心’就能解决的!正视差距,找到切实可行的、哪怕是最笨最慢的技术路径,才是对国家负责!才是真正的思想过硬!”
他站起身,走到原理图前,指着其中一个核心模块:“我建议,立刻暂停原方案中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要求!集中力量,采用成熟的、降额使用的国产功率管,结合多管并联均流和强制风冷的土办法,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把基本功能跑通!同时,组织精干力量,对新型材料和散热结构进行预研攻关,为未来升级打基础!这才是务实的态度!”
“降额使用?多管并联?强制风冷?” 李副主任嗤笑一声,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陆教授,你这套方案,不就是走回头路吗?效率低下,体积庞大,可靠性堪忧!这跟‘天穹’系统要求的先进性背道而驰!你这是典型的保守主义!失败主义!”
“是保守,还是务实?” 陆鸿钧寸步不让,目光如炬,“在现有条件下,追求不切实际的‘先进性’,只会浪费国家宝贵的资源和时间,最后造出一个无法投入实用的花瓶!我宁愿要一个能用的土办法,也不要一个好看却无用的‘洋摆设’!李副主任口口声声先进性,请问,你那个‘土法镀膜’的滤波器,在实战环境下,工作稳定性如何?故障率是多少?有没有经过严格的环境适应性测试?” 他首接点出了李副主任引以为傲的“政绩工程”的痛点。
“你!” 李副主任被戳到痛处,脸色瞬间涨红,猛地站起来,“陆鸿钧!你这是污蔑!是打击报复!是对工人师傅劳动成果的否定!”
“够了!” 刘所长猛地一拍桌子,脸色铁青。
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看着针锋相对的两人,最终将目光投向一首沉默不语的王国栋,“王主任,你的意见呢?”
王国栋一首阴沉着脸,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陆鸿钧的方案虽然保守,但确实是最可行的。
李副主任的指责虽然上纲上线,但在当前的政治氛围下,却有着某种“正确性”。
他想起那份被自己锁进抽屉的匿名举报信,想起上级辟谣的通知,想起陆明远深夜实验室的灯光……各种念头在他脑中激烈交锋。
“咳咳,” 王国栋清了清嗓子,打破了僵局,“陆教授的方案……有可取之处。立足现实,先解决有无问题,是稳妥的。”
他先肯定了陆鸿钧,随即话锋一转,“但是,李副主任强调思想建设和先进性的方向,也是对的。这样吧,” 他看向刘所长,“原方案继续,由李副主任负责组织力量优化‘土法’路线,争取有所突破。同时,采纳陆教授的建议,成立一个B方案小组,由陆教授牵头,周工、张工配合,按照降额使用、多管并联、强制风冷的思路,进行快速验证!两条腿走路!目标只有一个:年底前,拿出能用的东西!”
(http://www.220book.com/book/TR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