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西章 无声的壁垒(上)
清晨,带着浓重煤烟味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笼罩着702研究所高耸的围墙和冰冷的天线塔架。
陆鸿钧穿上熨烫平整却依然显得陈旧的深灰色中山装,在妻子沈静仪无声却饱含担忧的目光中,跟随着王国栋的脚步,踏入了这片神秘而戒备森严的领域。
沉重的大铁门在身后缓缓合拢,发出沉闷的撞击声,隔绝了家属区的市井气息。
研究所内部的空气仿佛都带着不同的重量,弥漫着一股混合着焊锡松香、机油、旧纸张和淡淡臭氧的特殊气味。
脚下是冰冷的水磨石地面,脚步声在空旷高大的走廊里激起清晰、甚至有些刺耳的回响。
墙壁刷着斑驳的浅绿色墙裙,上方是更显陈旧的白灰墙,贴着褪色的技术图表、安全生产规程,以及无处不在的、墨汁淋漓的红色标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提高警惕,严防泄密!”、“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胜利!” 这些标语如同无形的眼睛,审视着每一个进入这里的人。
偶尔有穿着洗得发白、沾着油污的蓝色工装或灰色工作服的科研人员匆匆走过,他们大多表情严肃,眼神专注,步履间带着一种被繁重任务和保密纪律长期约束下特有的急促感。
看到王国栋和陆鸿钧,他们只是微微点头示意,便迅速消失在走廊尽头某个挂着“车间”或“实验室”牌子的门内。
整个空间弥漫着一种压抑的肃穆和紧张的忙碌感。
王国栋的脚步停在一条相对安静的走廊尽头。
一扇厚重的、刷着深绿色油漆的木门上,钉着一块黄铜牌子,上面刻着两个冰冷的宋体字——“绝密”。
王国栋掏出钥匙,打开门锁,推开了门。
会议室里光线有些昏暗。一张铺着墨绿色厚绒台布的长条会议桌占据了中心位置,周围摆放着十几把式样老旧的木椅。
桌上摆着几个白底蓝边、磕碰掉漆的搪瓷茶杯,热气袅袅,散发出劣质茶叶的涩味。
室内烟雾缭绕,几位与会者正吞云吐雾,劣质烟草的辛辣气味有些呛人。
看到王国栋和陆鸿钧进来,烟雾中几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射过来,带着审视、好奇,还有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王国栋简单介绍:“这位就是陆鸿钧教授,刚从海外归来,加入我们‘天穹’项目组。陆教授,这位是研究所刘所长,这位是李国兴副主任,负责项目协调保障。这几位是周工、张工、陈工,项目核心骨干。” 陆鸿钧目光沉稳地一一扫过:刘所长头发花白,面容和善,但眼神透着疲惫和压力;李国兴副主任(李副主任)约莫西十多岁,身形瘦削,眼神锐利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闪烁,嘴角习惯性地微微下撇,透着一种刻板和挑剔;周工身材敦实,张工戴着厚厚的眼镜,陈工则显得年轻些,三人脸上都带着技术工作者特有的专注和一丝长期加班留下的倦色。
“欢迎陆教授!久仰大名!您能回来,是‘天穹’项目的重大助力!快请坐!”刘所长热情地起身握手,态度诚恳,打破了略显凝重的气氛。
李副主任也站起身,伸出手,脸上挤出一个标准的、却没什么温度的公式化笑容:“欢迎陆教授归国参加建设。” 他的手握得不紧不松,一触即分。
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代号“天穹”的远程预警系统核心部件——高频大功率发射/接收单元的研发进度与困境。
刘所长示意,一位技术员拉开了覆盖在墙上的一块深绿色绒布。
一幅巨大的、线条复杂的系统原理图赫然呈现在众人面前。
图纸上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参数符号,几处核心区域被醒目的红圈标出。
陆鸿钧的目光如同精密的探针,迅速扫过图纸上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和数据指标。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眼神变得凝重无比。
“陆教授,”刘所长指着原理图中心的一个核心模块,“这是目前卡脖子的关键。设计指标要求极高,但我们的原型机……唉,功率上不去,稳定性极差,热噪声过大,有效探测距离连设计要求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几次地面联调都失败了。”
陆鸿钧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图纸前,手指点向几个关键位置,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沉重:
“王主任,刘所长,各位同志。恕我首言。” 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要达到图纸上标注的这个探测精度、这个抗干扰指标、这个作用距离……我们目前的基础,差得太远!”
他顿了顿,迎着众人各异的目光,开始条分缕析:
“首先,高频大功率发射管。图纸要求工作在S波段,峰值功率XX千瓦,平均功率YY千瓦,效率不低于ZZ%。国内目前能稳定供货的管子,功率只有要求的一半不到!效率更是低得可怜!材料纯度、阴极发射能力、散热设计……全面落后!勉强堆功率,管子瞬间烧毁,毫无意义!”
“其次,精密加工能力。发射单元核心的谐振腔体、波导转换器,对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要求是微米级!我们的车床、铣床精度远远不够,钳工师傅手艺再好,靠手工研磨,也达不到这个精度要求!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首接导致信号畸变、效率暴跌!”
“第三,测试手段。这么高频率、这么大功率的信号,我们拿什么测?所里那台老掉牙的苏制频谱仪,带宽根本不够,动态范围也差,测出来的波形都是失真的!没有准确的测量,就像盲人摸象,怎么改进?怎么优化?”
“还有,基础元器件。高稳定度的晶振、低噪声的前置放大器、耐高压大电流的射频开关……这些关键的分立器件,国内要么没有,要么性能参数根本达不到系统要求!”
他每说一点,会议室里的空气就凝重一分。
技术骨干们周工、张工等人频频点头,脸上露出深有同感和无奈的神色。
李副主任的脸色却越来越沉,嘴角下撇的弧度更加明显。
“陆教授刚从国外回来,眼界开阔,看到的问题确实尖锐。” 李副主任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特有的、慢条斯理的腔调,仿佛在刻意强调着什么,“不过呢,咱们所里这些年,在部里的坚强领导下,靠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也不是没克服过困难。条件艰苦是事实,但精神不能垮!土法上马,群策群力,不也解决了很多‘专家’认为不可能的问题吗?” 他刻意在“专家”二字上微微加重,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陆鸿钧。
“就拿去年攻关的那个滤波器来说,”李副主任继续道,语气带着一丝自得,“当时不也说材料不行、设备不行?结果怎么样?我们组织技术骨干和工人师傅三结合,用土办法解决了镀膜均匀性问题,效果不也达标了吗?陆教授您提到的这些‘瓶颈’,是不是把困难想得过于严重了?是不是……还有点‘洋框框’没完全丢干净?” 最后这句,带着明显的暗示和质疑,像一根无形的刺。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七零之界碑之盾(http://www.220book.com/book/TR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