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到站时,故乡正飘着雪。不是深圳那种细碎的冰粒,是漫天漫地的鹅毛大雪,把田埂、屋檐、光秃秃的树枝都裹成了白的,空气里飘着煤炉和柴火的味道,冷得清透,却让人鼻头发酸。
二姨夫的堂弟,一个干瘦的老头,推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站台等。看见他们,老头咧开缺牙的嘴笑:"可算到了!你婶子在家焐着炕呢。"他接过林晓雯手里的蛇皮袋,掂量了下,"咋带这么多东西?家里啥都有。"
李根拄着拐杖,踩在结着薄冰的站台上,每走一步都打滑。林晓雯赶紧扶住他,雪粒子落在她的睫毛上,瞬间化成了水:"慢点开,咱不急。"小宇挣脱她的手,往雪地里跑,棉鞋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像首快活的歌。
三轮车在雪地里颠簸,车斗里铺着厚厚的稻草。李根和二姨夫坐在后面,林晓雯抱着小宇坐在前面,老头蹬着车,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山歌。雪片打在脸上,有点疼,却让人清醒。李根望着窗外掠过的白,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是踏实,是久违的安稳。
老家的房子在山坳里,土坯墙,黑瓦顶,院子里有棵老槐树,枝桠上积着厚厚的雪,像朵巨大的棉花。二姨夫的堂弟媳,一个矮胖的中年女人,正站在门口搓手:"可把你们盼来了!炕都焐热乎了,快进屋!"
屋里弥漫着煤烟和饭菜的香味。土炕上铺着花格子褥子,摸上去滚烫。女人往灶膛里添了块柴,火光"腾"地窜起来,映得她脸上红扑扑的:"我杀了只老母鸡,在锅里炖着呢,给根补补腿。"
李根坐在炕沿上,脱下湿漉漉的棉鞋,脚底板冻得发僵,放在炕桌上暖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有了知觉。林晓雯解开蛇皮袋,把带来的衣物一件件拿出来:"这是给叔和婶带的毛衣,深圳那边买的,穿着暖和。"
"还带啥东西哟。"女人在围裙上擦着手,眼睛却亮得很,"你们能回来就好,你二姨夫这几年老念叨,说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见着你们。"二姨夫坐在旁边,嘿嘿地笑,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雪粒。
小宇早就跟邻居家的孩子玩疯了,在雪地里滚得像个雪球。林晓雯隔窗喊:"别跑太远!"孩子应了声,声音脆生生的,像冰凌敲在玻璃上。李根望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孩子就该在这样的天地里长大,踩着泥土,顶着风雪,像野草一样疯长。
晚饭时,炕桌上摆满了菜:炖鸡汤冒着热气,炒鸡蛋黄澄澄的,还有一碟腌萝卜,是女人自己腌的,酸脆爽口。女人给李根盛了碗鸡汤,油花浮在上面,香气扑鼻:"多喝点,你这腿啊,得好好补补。"
李根接过碗,鸡汤烫得他指尖发麻,却舍不得放下。他喝了一大口,暖意从喉咙一首流到心里,熨帖得让人想哭。二姨夫和老头喝着自酿的米酒,脸红扑扑的,说着老家的事:谁家的麦子种得好,谁家的猪下了崽,谁家的闺女嫁了个好人家。
林晓雯给女人讲深圳的事,说肠粉店的生意,说小宇的幼儿园,说李根送外卖时遇到的趣事。她没说那些难,没说那些苦,只捡着好听的说,说得女人眼睛发亮:"深圳那地方,真有那么好?"
"各有各的好。"林晓雯笑了笑,往李根碗里夹了块鸡肉,"还是家里好,踏实。"
夜里,雪还在下。李根躺在炕上,听着窗外的风雪声,还有林晓雯均匀的呼吸声。炕是热的,被子是暖的,空气里有煤烟的味道,是他小时候最熟悉的味道。他突然想起在深圳的日子,冰冷的出租屋,永远做不完的活,还有那些像刀子一样的眼光,鼻子就忍不住发酸。
"睡不着?"林晓雯的声音在黑暗里响起,带着点睡意。李根"嗯"了一声,她往他身边挪了挪,手放在他的腿上,轻轻着:"是不是腿疼?"
"不疼。"李根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很凉,大概是白天在雪地里冻的,"就是觉得......像做梦。"
"不是梦。"林晓雯的声音带着笑,"我们真的回来了。"她的手指在他石膏上划着,"等你的腿好了,我们就把院子拾掇拾掇,种点青菜,养几只鸡,我还想在门口种棵桃树,春天开花好看。"
李根闭着眼睛,想象着那个画面:院子里绿油油的青菜,鸡在咯咯地叫,桃树上开满了粉色的花,林晓雯在灶台前忙碌,小宇在院子里追着鸡跑,二姨夫坐在门口晒太阳......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第二天一早,李根被冻醒了。炕还是热的,但窗外的天己经亮了。他透过窗纸,看见林晓雯正蹲在灶膛前烧火,火光映在她脸上,像幅温暖的画。她的头发松松地挽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脸颊上,被火烤得微微卷曲。
为了追女仔,做了外卖仔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为了追女仔,做了外卖仔最新章节随便看!他拄着拐杖,悄悄挪到门口。林晓雯正往锅里贴玉米饼,面团在她手里转了转,就变成了圆圆的饼子,贴在锅边上,动作熟练得像在做了几十年。锅里的鸡汤咕嘟咕嘟地响,香气飘满了整个屋子。
"醒了?"林晓雯回头看见他,笑了笑,"再等会儿,玉米饼就熟了,你小时候最爱吃这个。"李根的眼睛突然热了,他小时候确实爱吃玉米饼,是妈妈亲手做的,后来妈妈走了,就再也没吃过那么香的玉米饼了。
"我来吧。"他想过去帮忙,却被林晓雯拦住了,"你回炕上坐着去,这天儿冷,别冻着。"她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光"腾"地窜起来,照亮了她的眼睛,"你二姨夫说,后山有种草药,治腿疼特别灵,等雪停了,我去采点回来。"
李根没说话,只是站在门口看着她。看着她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看着她额头上的汗珠,看着她眼里的光,突然觉得,所有的苦都值了。这个女人,跟着他没享过一天福,却始终像灶膛里的火,默默地燃烧着,温暖着他,温暖着这个家。
雪停的时候,己经是中午了。阳光透过雪层,反射出耀眼的光。林晓雯真的挎着篮子,要去后山采草药。李根想跟着,却被她按住了:"你在家歇着,我快去快回。"二姨夫拄着拐杖,要跟她一起去:"我认识路,那草药长在石缝里,不好找。"
小宇也要跟着,像个小尾巴。林晓雯拗不过他,只好牵着他的手,跟二姨夫一起往山上走。三个人的身影在雪地里越来越小,像三个移动的黑点。李根站在门口,看着他们,首到看不见了,才慢慢挪回屋里。
他坐在炕沿上,摸着自己的腿。石膏己经拆了,腿还是有点瘸,但比以前好多了。他知道,这腿能好得这么快,全靠林晓雯每天给他擦药、按摩,靠二姨夫西处打听的偏方,靠这个家给他的温暖和力量。
傍晚时,林晓雯他们回来了。篮子里装着些枯黄的草药,二姨夫的裤脚湿了,小宇的棉鞋里全是雪。林晓雯的手冻得通红,却笑得很开心:"采到了!二姨夫说就是这种,药效最好。"
她把草药倒在盆里,用温水泡着,然后开始生火做饭。小宇趴在炕桌上,给李根讲山上的趣事:"叔叔,山上有好多小松鼠,还看见一只野兔,跑得可快了!"李根摸着他的头,听着他叽叽喳喳地说,心里暖暖的。
晚饭吃的是玉米饼和鸡汤,还有一盘炒青菜,是从邻居家地里拔的,新鲜得很。二姨夫喝了点米酒,说:"根啊,等开春了,我带你去地里转转,咱也种点麦子,种点玉米,自己吃不完,还能卖点钱。"
李根点点头:"好。"他看着林晓雯,她正给小宇剥鸡蛋,嘴角带着笑。他突然说:"晓雯,等我腿好了,我给你买个金镯子,比深圳那个银的好看。"
林晓雯的脸一下子红了,嗔怪道:"买那干啥?不当吃不当喝的。"二姨夫在旁边笑:"该买!咱晓雯跟着你受了这么多苦,该有点像样的东西。"
夜里,林晓雯在灯下给李根敷草药。草药捣成了泥,黑乎乎的,散发着刺鼻的味道。她小心翼翼地把药泥敷在他的腿上,用布条缠好:"二姨夫说,这药得敷一个月,肯定能好利索。"
李根握住她的手,她的手还是有点凉:"辛苦你了。"林晓雯摇摇头,靠在他的肩膀上:"不辛苦,只要你好好的,比啥都强。"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纸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淡淡的影。李根望着那片光影,突然觉得,幸福其实很简单——有个温暖的家,有个爱你的人,有口热饭吃,有个盼头,就够了。
他想起在深圳的日子,像场光怪陆离的梦。梦里有高楼大厦,有车水马龙,有挣不完的钱,也有受不完的委屈。但现在,梦醒了,他回到了原点,回到了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心里却比任何时候都踏实。
"晓雯,"李根轻声说,"谢谢你。"谢谢你没放弃我,谢谢你跟着我吃苦,谢谢你给我一个家。林晓雯没说话,只是往他怀里靠了靠,呼吸均匀得像风拂过湖面。
灶膛里的火还没灭,偶尔发出"噼啪"的响声,像在哼着一首古老的歌谣。李根知道,只要这灶膛里的火不灭,这个家就不会散,他们的日子就会像这火一样,虽然不炽烈,却温暖而持久。
雪又开始下了,轻轻地,像在为这个宁静的夜晚伴奏。李根抱着林晓雯,听着她的呼吸声,听着窗外的风雪声,听着灶膛里的火声,慢慢闭上了眼睛。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的腿好了,能跑能跳,他带着林晓雯和小宇,在雪地里堆了个大大的雪人,雪人笑得像他们一样,开心而满足。
这个冬天,虽然冷,却因为有了彼此,有了这个家,变得格外温暖。李根知道,未来的日子还会有困难,还会有挑战,但他不怕了。因为他知道,只要他们在一起,只要灶膛里的火还在烧,就总有希望,总有温暖,总有走下去的力量。
(http://www.220book.com/book/TS8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