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积在卫所衙门院子里的粮食和咸鱼腊肉,散发着令人心安的谷物香气和咸腥味。
这短暂缓解了登州卫核心圈子的生存压力,也让陈远的命令有了更重的分量。一碗碗加了肉丁、比之前稠厚得多的热粥分发下去,衙门内外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带着饥饿记忆的满足感。
士兵们麻木的眼神里,终于有了一丝活气和对陈远这位“能搞来粮食”的指挥使的敬畏。
然而,陈远知道这点缴获撑不了多久。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在登州这片废墟上,建立起能持续造血的能力。
“大人,硝石矿那边……”
王石头看着陈远对着简陋地图沉思,忍不住提醒。
硝石是火药的根本,也是目前唯一掌握在手的“战略资源”。
“必须立刻开采!”陈远斩钉截铁。
“石头,你亲自带队!从卫所兵和流民里挑五十个身强力壮、看起来老实的!带上工具——把城里能找到的破镐头、烂铁锹、甚至木棍削尖了都带上!告诉他们,去挖矿,管饱!干得好,加餐有肉!”
“管饱”和“有肉”,再次成为最有效的动员令。
一支由饥饿驱动、装备简陋到可怜的矿工队伍,在王石头和探矿回来的李狗儿带领下,顶着二月的寒风,向城北二十里外的硝石矿进发。
送走矿工队,陈远的目光投向破败的登州城内部。系统的知识是骨架,但血肉——工具、设备、熟练的工匠——需要从这片战争的残骸中挖掘。
“召集所有工匠头目,还有卫所里熟悉情况的老军吏!”陈远下令。
很快,铁匠张老锤、木匠赵三指、火药匠孙瘸子(上次改造火药立下大功),还有几个在卫所干了十几年的老书办、老军需官,忐忑地站在了陈远面前。
“都坐。”
陈远指了指临时搬来的破凳子,开门见山:“现在没钱,买不来一粒米、一块铁。但我们脚下这座城,埋着我们需要的东西!告诉我,孔有德叛乱前,登州卫有哪些工坊?哪些地方可能还有东西剩下?哪些匠人可能还活着,或者知道下落?”
老军需官周伯颤巍巍地开口:“回大人,登州卫的工坊,主要集中在城东水城(蓬莱水城)附近和卫所衙门后头那片地……”
“城东最大的火炮厂、铳炮作坊……被孔贼祸害得最惨,好匠人要么被掳走,要么被杀……值钱的大炉子、精铁料,早没了。”
张老锤声音低沉,带着痛惜。“不过……卫所后面那个小的修械所,兴许还能扒拉点东西出来?以前就是给卫所兵修修刀枪、补补甲片、做做箭头的。
地方偏,孔贼可能没看上眼。老刘头……就是那个瘸腿的老铁匠,好像还活着,前些天在城隍庙那边见过他讨饭……”
木匠赵三指眼睛亮了亮:“大人,水城里的船坞!大船台、船闸那些石头家伙什,孔有德搬不走!虽然棚子烧了,大木料抢了,但根基还在!工具……唉,好家什肯定没了。
不过,咱们几个老兄弟,要是能凑点家什,修修小船、补补渔网,应该还能成!小人认得几个老船匠,躲在城南亲戚家,饿得只剩半条命了……”
老书办补充道:“城里原本有几家大的织坊、染坊、陶窑,都被抢空烧光了。但小的……比如西街李寡妇家,以前就靠个小织机给卫所兵补衣服、织绑腿,她那织机小,藏在地窖里,兴许还在?
还有南门老王家,祖传的箍桶、做木盆的手艺,他那小铺子位置偏,可能没被烧透,工具家伙什说不定能翻出来……”
这就是陈远需要的!废墟下的线索!
“好!”陈远精神一振,立刻部署:
“派一队人,由张老锤带着,立刻去卫所后头找那个小修械所!把能用的都搬回来!破铁砧、半截风箱、锈锤子、碎铁料……一点都不能放过!找到老刘头,告诉他,来衙门,管饱管暖,重操旧业!”
赵三指带路,陈远亲自带几个亲信去城南寻找那几个老船匠!
“告诉他们,只要肯回来,带着手艺,衙门管饭,以后咱们登州卫的水师,还得靠他们!”
同时,派人去水城船坞实地勘察,记录下还能利用的基础设施。
组织流民,由熟悉情况的老书办带队,按线索去西街、南门等地,“掘地三尺”,把可能幸存的小型织机、箍桶工具、陶轮碎片等找出来!
“找到李寡妇、老王头这样的人,都请到衙门来登记!”
接下来的几天,登州卫衙门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废品回收站”和“人才招募中心”:
张老锤那边收获颇丰:小铁砧、破损的手拉风箱、铁锤和钳子、几筐废铁。
更重要的是,找回了瘸腿老铁匠刘大锤!老人看到熟悉的工具,浑浊的老泪纵横,捧着陈远给的肉粥,手都在抖。
陈远亲自出马,用几块咸鱼和“重振登州水师”的承诺(画饼),成功带回了三个饿得皮包骨的老船匠(钱伯、孙叔、吴老歪)。
勘察船坞的人回报:大船台石基完好,船闸主体结构无损,部分固定木桩尚存,岸边散落着一些废弃的缆绳和破渔网。
民生小队也有斩获:一架保存相对完好的小型脚踏织布机(李寡妇的命根子)、一套箍桶工具(老王头抱着工具哭)、一个残破的陶轮底座、还有一些散落的木工工具(凿子、刨子)和残破的渔网。李寡妇、老王头等几个手艺人也被请了回来。
看着院子里堆积如山的“破烂”和聚集起来的、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工匠们。
“诸位!”
陈远站在台阶上,声音洪亮:“东西是破的,人是饿的!但我们有手艺!有力气!有这座城!从今天起,这里就是咱们新的工坊!”
他指向院子一角清理出来的空地。
没有钱,就用劳动力、用技术、用废墟里的资源,进行最原始的生产循环!
陈远将空地分成几个区域,铁匠铺、木工区、火药区、织机区,工坊区立刻热火朝天地运转起来。
陈远穿梭在各个区域内,他根据系统图纸里一些零散的土法炼焦和初级高炉的概念,结合登州实际(有煤有铁矿石情报),向刘大锤和张老锤描述一种更高效的用本地烟煤炼焦的方法,以及用耐火粘土和石头砌筑小型改良坩埚/土高炉的设想,目标是未来能熔炼铁矿石,摆脱对废铁料的依赖。
他指导孙瘸子改进火药颗粒化的压药模具,尝试用硬木雕刻更规整的凹槽。
他甚至根据现代流水线的一点模糊概念,建议木工区将独轮车的部件分开制作(车轮、车架、车斗),再由专人组装,提高效率。
【叮!宿主成功重启基础工业链条(铁器维修/制造、木器制造、火药生产、初级纺织)。势力值+1000!】
【‘初级工匠吸引’光环生效:吸引流落民间的初级铁匠1名、初级木匠2名投奔!】
系统的提示音适时响起。
很快,就有新的、面黄肌瘦但眼神带着手艺人气质的流民,循着“登州卫招工匠管饭”的消息,找到了衙门。
站在稍高的地方,看着下方烟火气升腾、叮当声不绝于耳、人们虽然依旧衣衫褴褛却充满干劲的工坊区,陈远长长舒了一口气。
海风依旧寒冷,但风中似乎己带上了一丝咸腥之外的气息——那是铁与火的味道,是希望的味道。陈远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片冰封的大海。小舢板……何时能下水?
(http://www.220book.com/book/TUM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