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5章变故由来

小说: 三国伏寿传   作者:褚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伏寿传 http://www.220book.com/book/TYD9/ 章节无错乱精修!
 

伏寿静立一旁,待确认西下无人,才以极低的声音切入核心疑问:“陛下,妾身有一事不明。按前世轨迹,董卓当坐镇洛阳亲自应对关东联军,迁都长安应在明年。为何此次他竟提前一年便挟持陛下西迁,更未亲临战阵,反令董旻挂帅?此等异动,恐非董卓本意。”

刘协闻言,嘴角竟勾起一丝极淡、带着冷意的弧度。他看向伏寿,目光沉静而锐利,全无少年天子的懵懂,只有重生者洞悉全局的沉稳:“寿儿所疑,正中要害。此事……正是朕有意为之。”

伏寿瞳孔微缩,静待下文。

刘协的声音压得更低,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掌控棋局的冷静:“董卓凶暴,然其亲临战阵,以其西凉铁骑之悍勇,关东那群乌合之众,纵有十倍之众,亦难撼其分毫。若任由其坐镇洛阳指挥,关东联军必如前世般,一触即溃,各自星散,讨董大业未兴即灭!”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朕要的,是让这把火真正烧起来!要让关东诸侯看到希望,看到董卓并非不可战胜。故,自董卓入京,朕便佯作惊惶无措,尤惧离其左右。迁都之议初起时,朕更显惶恐至极,日夜不安,非要董卓‘贴身护卫’,寸步不离,方能稍安。”

刘协的语调带着一丝刻意为之的“少年脆弱”,眼神却冰冷如铁:“朕对其言,乱军凶悍,刀剑无眼,朕只信太师神威,唯有太师在侧,朕心方安。若太师离朕出征,朕恐……恐夜不能寐,惊惧成疾。” 他模仿着前世那个无助少年天子的口吻,话语间却充满了引导和暗示。

“董卓此人,暴虐有余,智略不足,且自负非常。” 刘协分析道,语气带着对对手的精准判断,“他见朕如此依赖,如此‘畏惧’关东联军,反倒更生轻视之心,认为关东鼠辈不足为虑。加之他本就不耐烦前线军旅之苦,朕这番‘依恋’,正好给了他一个体面的台阶和借口。”

“于是,” 刘协眼中精光一闪,带着一丝成功的冷峭,“他便顺势将前线指挥之权,交给了其弟董旻。董旻何人?勇猛或有余,然统兵之能、应变之才,远逊其兄!更无董卓亲临之威压。由他挂帅,对阵心思各异的关东联军,虽未必速败,但必难如董卓亲临般摧枯拉朽。此消彼长,关东诸侯便有了可乘之隙,有了‘取胜’之可能!朕要的,便是让他们尝到一点甜头,让讨董之火,真正燎原!”

伏寿静静听着,心中豁然开朗。原来董卓提前迁都、不亲临前线这关键的历史偏移点,竟是刘协以自身为饵,精心诱导的结果!他利用董卓的自负和对自己的轻视,巧妙地将一颗更弱的棋子推到了关键的帅位上,人为地为关东联军制造了一个难得的“破绽”。这份心机,这份隐忍,这份对敌人心理的精准把握,绝非前世那个惶惶不可终日的少年天子所能拥有。这是重生者冷静的谋算,是他在绝望囚笼中,悄然拨动命运天平的第一步!

她看向刘协的目光,除了原有的同盟之情,更添了一层深深的审慎。眼前这位少年天子,心思之深、手段之隐晦,己远超她的预期。他不再是需要她单方面保护的傀儡,而是一个同样在黑暗中冷静布局的……棋手。

刘协眼中那丝成功的冷峭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近乎刻骨的失望。他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声音带着一种重活一世却依旧难改大势的疲惫与愤懑:

“然而,朕终究是高估了那群关东鼠辈!” 他的声音压抑着怒火,“朕费尽心机,以身为饵,换得董卓离了帅位,换上董旻那个庸才……本以为,即便不能一举破敌,至少也能让联军与董卓军缠斗经年,消耗其力,使其无暇他顾,为我等赢得喘息之机,甚至……甚至让讨董之火真正燃遍中原!”

他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发白:“可结果呢?那群人!那群所谓的诸侯、盟主!见董卓不在洛阳,西凉军换了主帅,竟以为胜券在握,更加不思进取!个个只想着保存实力,盘算着如何趁乱多捞些地盘!曹操在荥阳败了,他们非但不思救援,反以此为借口,互相推诿指责!粮草?哼!不过是他们各怀鬼胎、不愿再出力的托词!仅仅半年!比前世足足提前了半年,酸枣那所谓的联军大营,便作鸟兽散,各回各家了!”

刘协的语气充满了鄙夷和一种被愚弄的愤怒:“董旻甚至还没来得及犯下什么大错,关东那群草台班子,自己就先散了架!朕苦心营造的‘破绽’,他们连利用的本事都没有!讨董?不过是一群竖子借机扬名、博取私利的幌子罢了!指望他们?呵……” 他发出一声短促而冰冷的自嘲,重活一世的先知先觉,在此刻显得如此无力。

伏寿静静听着刘协的控诉,看着他眼中翻腾的失望与不甘,心中那份源自现代视角的冷静分析再次占据上风。她并未被刘协的情绪感染,反而更清晰地看到了本质。

“陛下息怒。”伏寿的声音依旧平稳,如同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陛下此计,己属上乘。董卓离位,董旻挂帅,确为关东联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机。此乃陛下运筹之功,毋庸置疑。”

她话锋一转,目光锐利:“然陛下失望,皆因对关东诸侯,尚存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伏寿的语气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关东诸侯,其心各异,非为汉室,实为私利。袁绍欲为盟主以增其望,袁术欲夺南阳以固其基,曹操欲借势而起,余者或观望,或欲自保,或欲趁乱取利。讨董之名,不过聚众之旗,利尽则散,乃其本性。指望一群为私利而聚的乌合之众去撼动董卓根基,无异于驱羊攻虎。其提前瓦解,实乃意料之中,不过比前世更快暴露其本质罢了。”

伏寿看着刘协,眼神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了然:“陛下,此非陛下谋划之失,实乃对手本性使然。董卓暴虐,是为明敌;关东诸侯,貌合神离,各怀鬼胎,其害或更甚于董卓,因其披着‘义军’之外衣,行割据之实,使天下陷入更长久之纷争。陛下欲借其力,无异于与虎谋皮。经此一事,陛下当更明其心性。未来图存破局,切不可再将希望,寄托于此等不可倚仗之徒身上。我们真正的路,还是臣妾方才所言:外示恭顺,内结心腹,静待真正属于我们的天时。唯有自身积蓄的力量,才是破开这黑暗牢笼的唯一依仗。”

伏寿的话语,如同一盆冰水,浇熄了刘协因失望而燃起的怒火,也让他更深刻地认清了关东诸侯虚伪无能的本质。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眼中的愤懑渐渐被一种更加冷硬和现实的坚毅所取代。重活一世,他不能再寄望于他人了。伏寿说得对,唯有自强,才是出路。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三国伏寿传

    (http://www.220book.com/book/TYD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伏寿传 http://www.220book.com/book/TYD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