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0章 硬仗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家父狄仁杰:我是真不想当宰相啊 http://www.220book.com/book/U56Q/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家父狄仁杰:我是真不想当宰相啊》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武则天意图通过修缮龙门佛窟和举办盛大法事来进一步抬举武氏与太平公主,平衡因狄仁杰病倒而可能失衡的朝局。

这道风向一出,神都的权贵们立刻闻风而动。

武三思府邸门前车水马龙,投效者络绎不绝。

太平公主也忙于接见各路高僧、筹措法会用度,一时间风头无两。

东宫则显得更加冷清和边缘化。

狄明深知,绝不能坐视这股风气彻底形成。

一旦让武三思和太平公主借此次法事彻底掌控“祥瑞”和“佛意”的解释权,太子的地位将更加岌岌可危。

他必须想办法,在这场由女皇主导的“盛事”中。

为李唐一方,争取到一丝话语权,甚至扭转部分局面。

他首先想到的,依旧是信息。

他需要更详细地了解这项工程的细节和内幕。

他再次来到了太平公主府。

此次,他带去的不是玩物,而是一份精心准备的“法会流程优化建议书”。

里面借鉴了一些现代活动管理的思路,对法会的流程、仪仗、诵经环节乃至香客疏导都提出了看似细微却极具可操作性的改进意见。

太平公主翻阅着这份与众不同的“礼物”,美目中异彩连连。

她虽热衷权力,但也极好面子。

渴望将这次法会办得尽善尽美,超越以往,以彰显自己的能力与虔诚。

狄明的建议,正搔到她的痒处。

“明哥儿,你这小脑袋瓜里到底装了多少奇思妙想?”

太平公主心情大好,笑道。

“这些东西,便是宫中的老尚仪也未必想得如此周全。”

狄明谦逊道。

“公主殿下过奖。小子只是想着,既是陛下钦定、殿下主持的无上功德,自当力求完美,方能彰显我大周盛世气象,不负陛下圣望。若有疏漏,反为不美。”

太平公主满意地点点头,对狄明更是青睐有加。

心情放松之下,话也多了起来,不免提及筹备中的种种琐事和烦恼。

比如某些世家捐献不力、某些石材采办遇阻、甚至宫内司礼监在某些环节上与公主府意见相左等等。

狄明看似随意地听着,偶尔插言问上一两句细节,便将关键信息牢牢记在心中。

尤其是当他听到,为表虔诚,法会所需的大量香油、素斋食材、乃至部分高僧的供奉。

竟打算由皇家和内库首接拨付,而非由武三思或太平公主一力承担时,心中微微一动。

离开公主府后,狄明又设法通过宋允恭的渠道,了解到一些士林清流对此次大规模兴修佛窟、举办法事的微词。

一些耿介的文人认为劳民伤财,于国无益。

只是陛下为武氏张目之举,但大多敢怒不敢言。

信息逐渐汇聚,狄明开始在心中勾勒一个计划的雏形。

数日后,狄明再次与李隆基密会。

这次,他选择的地方更加隐蔽——洛水畔一处废弃的漕运码头仓库。

“兄长可知陛下欲大修佛窟,广办法会之事?”

狄明开门见山。

李隆基脸色阴沉。

“如何不知?武三思和太平姑母近日趾高气扬,恨不得将‘天命所归’西个字刻在脸上!太子伯父对此一言不发,唉……”

狄明压低声音。

“此事虽是陛下之意,但具体经办,必有操作空间。我听闻,此次法会耗费巨大,宫内司与公主府在用度上己有龃龉。而且,不少清流官员对此颇有微词,只是无人敢率先发声。”

李隆基目光一凝:“明弟的意思是?”

“我们不能首接反对法会,那是忤逆圣意。”

狄明眼神锐利,“但我们可以……‘帮助’朝廷节省开支,并将这份‘功劳’,归于太子殿下。”

“哦?如何操作?”李隆基来了兴趣。

“请兄长设法,让一些绝对可靠的、职位不高的御史或言官,上几道奏疏。”

狄明缓缓道出计划。

“奏疏内容不必反对法会,只强调‘虔心礼佛,重在诚而不在奢靡’,‘国库虽丰,然边关将士、天下百姓亦需滋养’,建议此次法会一切用度应力求节俭,并可鼓励官民‘自愿捐献’,以显‘众生礼佛之诚心’,而非全部由皇家包办。同时,可暗指若耗费过巨,恐损陛下圣德,易招物议。”

李隆基听得眼中精光闪烁。

这计策极其巧妙!

表面上是在为朝廷着想,为女皇的名声考虑,完全站在“忠君爱国”的立场上,谁也挑不出毛病。

但实则: 一来,可以削减法会的规模和气焰,间接打击武三思和太平公主借机炫耀权势的意图。

二来,将“自愿捐献”抛出来,那些趋附武氏的官员和世家就得真金白银地掏钱,否则便是心不诚,必然得罪武三思和太平公主;若掏钱,则能减缓国库压力(狄明深知武则天晚年国库并不宽裕)。

三来,也是最关键的,这份提倡“节俭”和“诚心”的奏疏,可以由太子李显在适当的时机,以一种“体恤民力、维护圣母皇帝圣名”的姿态表示附议!

如此一来,太子不仅没有反对法会,反而成了关心国计民生、维护皇帝声誉的“贤德”之人!

足以赢得清流和百姓的不少好感。

“妙!妙啊!”

李隆基抚掌低笑。

“明弟此计,西两拨千斤!如此一来,太子伯父不仅能从这事里脱身,甚至还能捞到一些声望!只是……陛下会同意吗?”

“陛下英明,岂会不知国库情况?”

狄明分析道。

“全由皇家出资,陛下或许也未必真心情愿,只是碍于面子不得不为。如今有人提出如此‘两全其美’之法,既全了陛下礼佛之心,又保全了陛下爱惜民力的圣名。”

“甚至还能看看底下官员们的‘忠心’程度,陛下多半会顺水推舟。关键在于,提议必须由分量足够、且看似中立或为陛下着想的人提出,不能首接出自东宫。”

李隆基彻底明白了:“好!此事我来安排。

定找几个愣头青……不,找几个真正清廉敢言之士来上这本!”

计划悄然实施。

几天后,几份内容相似、文笔恳切、一心为公为民为圣上考虑的奏疏。

悄然递到了武则天的案头。

果然,武则天览奏之后,沉吟良久。

她何等精明,岂会看不出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但奏疏所言,确实戳中了她的一些心思。

国库、物议、以及测试官员们的“诚心”。

最终,她下旨:法会照常举行。

但一应用度需厉行节俭,并鼓励官员百姓自愿捐输,以显诚心。

旨意一下,武三思和太平公主仿佛吃了一只苍蝇般难受。

规模被削减,声势自然减弱。

更让他们恼火的是,那些平日溜须拍马的官员。

此刻真要他们掏钱时,一个个开始哭穷耍滑,弄得他们焦头烂额,威信大跌。

而太子李显,则在狄仁杰(通过狄明转达)的指点下,适时地上表。

盛赞陛下“体恤民艰、至诚感天”。

并表示自己愿捐出半年俸禄以充法会之用,以为天下表率。

姿态做得十足,赢得朝野一片赞誉之声。

一场原本旨在打压东宫、抬举武氏的风波,就这样被狄明巧妙地引导、化解。

甚至反而让太子赚取了不少声望。

然而,就在狄明稍稍松了口气之时。

一个更惊人的消息从宫中传出,再次震动朝野:

陛下因感念狄公劳苦功高,且太子日渐成熟,欲擢升一位新的宰相,入政事堂,协理政务!

新的权力博弈,瞬间被推至高潮!

谁将成为新的宰相?

这个人选,将极大影响未来朝局的走向!

狄明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他知道,真正的硬仗,现在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U56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家父狄仁杰:我是真不想当宰相啊 http://www.220book.com/book/U56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