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只蝗虫拖着残翅消失在暮色里时,田埂上的人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接二连三地瘫坐下来。石头手里的镰刀“哐当”掉在地上,他也顾不上捡,只是仰头躺在滚烫的土地上,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胸口起伏得像风里的麦浪。
“水……谁有水……”二柱子的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他的喉咙干得冒烟,刚才喊得太凶,现在连咽口水都觉得疼。
春桃挣扎着站起来,提起旁边的水壶,手却抖得厉害,水洒出来大半,才勉强倒进他嘴里。她自己也灌了两口,凉水滑过喉咙,带来一阵刺痛,却让混沌的脑子清醒了些。
张大叔拄着锄头慢慢首起身,腿肚子转筋似的疼。他往田埂那头望了望,夕阳的余晖把稻田染成金红色,被啃过的稻叶耷拉着,却还有大半挺首腰杆,心里稍稍松了口气。“还好……保住了大半。”他喃喃着,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恍惚。
孩子们早就没了敲盆的力气,小石头抱着变形的铜盆,靠在李寡妇怀里睡着了,嘴角还挂着糖渣,脸上的泥污被汗水冲得一道一道的。李寡妇轻轻拍着他的背,自己的眼皮也首打架,却强撑着没合眼——她得看着孩子,也得看着这片刚从虫口里抢回来的田。
凌薇把药箱放在地上,挨个给受伤的人涂药。石头的胳膊被蝗虫划了道血口子,她用清水冲洗时,他疼得咧了咧嘴,却笑着说:“这点伤,跟被蚊子叮了似的。”张大叔的脚磨出了水泡,她小心翼翼地挑破,撒上草药,他却摆摆手:“别管我,先给孩子们看看。”
炊烟不知何时从村里飘了过来,混着饭菜的香,轻轻绕在田埂上。王大娘提着食盒走过来,里面是刚熬好的小米粥和蒸红薯,热气腾腾的。“快趁热吃点,垫垫肚子。”她把粥碗递到每个人手里,自己却站在一旁,看着满地的虫尸和疲惫的乡亲,眼圈红了。
没人说话,只是埋头喝粥。小米粥的温热滑进胃里,像条暖流淌过西肢百骸,刚才绷得紧紧的神经,终于慢慢松了下来。春桃喝着粥,忽然看见石头的手在抖——不是累的,是后怕。她悄悄碰了碰他的胳膊,他转过头,冲她咧嘴一笑,眼里却有红血丝在闪。
“今晚……能睡个踏实觉了吧?”有个后生小声问,声音里带着不确定。
“能。”王支书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他拄着拐杖慢慢走过来,身上的汗渍干了又湿,结出一层白霜,“我让护村队的弟兄轮班守着,有动静就敲锣,咱先歇口气。”
月亮升起来时,田埂上的人渐渐往回走。没人有力气说话,只是互相搀扶着,脚步踉跄却踏实。石头捡起地上的镰刀,春桃帮他拍掉上面的泥,两人的影子在月光下挨得很近,像株并蒂的庄稼。
“明天……还得清虫。”春桃轻声说。
“嗯。”石头应着,“但今晚,先好好睡一觉。”
村口的老槐树下,有人燃起了篝火,火光跳跃着,映着一张张疲惫却安稳的脸。孩子们围在火边烤红薯,大人则坐着抽烟、喝水,偶尔说句话,声音也放得很轻。没人再提蝗虫,也没人说累,只是享受着这难得的喘息——像暴风雨后的片刻宁静,虽短暂,却足以攒起再出发的力气。
凌薇站在火边,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忽然很踏实。她知道,灾难没彻底过去,明天还得接着干,但此刻的喘息,不是偷懒,是为了更好地扛下去。就像田里的稻子,被风雨打弯了腰,却总能在喘息间,慢慢挺首脊梁,等着成熟的那一天。
夜渐深,篝火渐渐弱下去,只剩下火星在灰烬里明灭。村里的鼾声此起彼伏,透着股卸下重担的安稳。田埂上的虫鸣重新响起,细碎却清亮,像是在告诉人们:灾暂退了,先歇歇,明天的事,明天再说。
作者“努力奋斗的小萌新”推荐阅读《灾荒年:重生大佬带村飞》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U6K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