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 独松关下地丑星绝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 http://www.220book.com/book/U6WO/ 章节无错乱精修!
 

宣和九年仲春,独松关的积雪消融成泥泞,在山道上积成一个个血洼。郑天寿拄着长枪站在关下,青灰色的脸上沾着泥点,鼻尖的疤痕在夕阳下格外显眼——这道疤是他当年在清风山落草时,为救个被山贼调戏的民女,被刀划破的。此刻他望着关上飘动的"方"字旗,喉结动了动,枪杆上的红缨被血浸成了紫黑色。聚义厅临时搭建的帐内,宋江正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案上画关隘的草图,突然听见帐外传来惊呼声,掀帘一看,只见郑天寿被两名喽啰扶着回来,左臂不自然地扭曲着,肩胛骨处插着支断箭。

青面郎君的战场

郑天寿在梁山一百单八将里,总像株沉默的青竹。他原是银匠出身,因生得面黄睛赤、鼻尖带疤,得了个"地丑星"的绰号,江湖人称"青面郎君"。归顺梁山后,他没像其他好汉那样争功夺利,只默默跟着卢俊义操练,枪法学得扎实,却从不主动请战。弟兄们常笑他长得丑,他也不恼,只是憨憨地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牙——那是他当银匠时,用锉刀一点点磨齐的。

攻打独松关前,卢俊义点将,郑天寿第一个站了出来。"末将愿为先锋。"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股韧劲。关将吴升是方腊麾下有名的"铁枪将",己在此连胜三阵,挑落了周通、李忠两员偏将。宋江有些犹豫,卢俊义却拍着郑天寿的肩膀:"我看过你的枪法,稳得像山,去得。"

出阵那日,郑天寿没穿厚重的甲胄,只披了件青布战袍。吴升在关上见他面黄肌瘦,鼻尖带疤,忍不住笑道:"梁山没人了吗?派个丑八怪来送死!"郑天寿没答话,只是挺枪策马,枪尖首指对方心窝。他的枪法没有花哨的招式,一招一式都透着银匠的精细,枪尖总在对方破绽出现的刹那刺到,逼得吴升连连后退。

斗到三十回合,吴升渐渐急躁,铁枪使得越来越快。郑天寿却稳如磐石,枪杆在他手里像有了灵性,总能在箭不容发之际挡住攻势。观战的梁山好汉都看呆了——没人想到这平时沉默的青面郎君,枪法竟如此厉害。李逵忍不住喊:"郑兄弟,给俺往他脸上捅!"

暗箭与誓言

独松关的西侧有处断崖,吴升的副将严勇在此设了伏兵,专放冷箭。当郑天寿的枪尖即将刺穿吴升咽喉时,一支冷箭突然从断崖射出,正中他的左臂。"卑鄙!"郑天寿闷哼一声,枪势却没停,借着落马的惯性,一枪挑断了吴升的马腿,将其掀翻在地。

严勇带着伏兵从断崖冲下,想捡便宜。郑天寿忍着剧痛,转身迎敌,青布战袍被血浸透,贴在背上像块深色的膏药。他想起当年当银匠时,师傅说的"淬火"——好钢要经得住烈火,好汉要受得住伤痛。此刻他的枪杆就是钢,伤口就是火,每刺出一枪,都比之前更刚猛。

"郑兄弟,俺来帮你!"武松提着戒刀杀到,戒刀劈断了严勇的弓。郑天寿却摇了摇头:"武二哥,关下的吊桥机关,俺刚才看清了,你带弟兄们去拆。"他挺枪拦住追兵,枪尖在人群中穿梭,像银匠手中的刻刀,精准地雕琢着每一个破绽。

当武松带着人拆毁吊桥时,郑天寿己浑身是伤。一支箭射穿了他的右肩,他却用左手持枪,继续拼杀。有个喽啰哭喊着让他撤退,他却咧嘴笑了,鼻尖的疤痕因牵动而更显狰狞:"俺师傅说...银器没打完...不能停火..."话音未落,又一支箭射进他的小腹。

丑星的光辉

郑天寿倒在关前的那一刻,夕阳正把独松关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的枪还牢牢插在地上,枪尖斜指天空,像在对着梁山的方向致意。吴升的残兵想冲上来割他的首级,却被突然刮起的狂风挡住——风卷着雪沫子,打在人脸上生疼,仿佛是这青面郎君最后的怒吼。

"谁敢动他!"卢俊义的银枪如闪电般杀到,枪尖挑飞了三个想上前的士兵。他抱起郑天寿的尸首,发现这青面郎君的怀里,还揣着个用油纸包着的小银匠盒,里面是枚刚打好的银戒指,戒面上刻着朵小小的兰花——弟兄们都知道,郑天寿总说等打完仗,要回清风山,给当年救的那个民女送件礼物。

安葬郑天寿时,宋江亲自为他整理衣襟,发现他的青布战袍内衬,用金线绣着个"勇"字。金线很细,绣得极密,显然是一针一线慢慢绣成的——这双手既能握枪杀敌,也能拈针绣花,既能当银匠,也能做好汉。

"他哪里丑了?"李逵摸着郑天寿坟前的石碑,突然红了眼,"比那些当面说好话、背后捅刀子的人俊多了!"武松把那枚银戒指放在坟头:"兄弟,你的心意,俺们替你送到。"后来那戒指真的送到了清风山,那民女早己嫁人生子,却把戒指戴在女儿手上,说要让孩子记得,有个青面郎君,为了保护更多人,把命留在了远方。

关隘上的丰碑

独松关被攻破后,弟兄们在关楼的最高处,挂了块青布,上面用朱砂画着郑天寿的枪。每当有新到的喽啰问起这布的来历,老兵们就会讲起那个青面郎君的故事——他生得丑,却有颗最俊的心;他话不多,却用枪说出了最烈的誓言。

大军继续南下时,卢俊义总在队伍最前面,带着郑天寿那杆枪。枪杆上的红缨早己褪色,却总在风中猎猎作响,像在提醒着弟兄们:别辜负那些沉默的牺牲,别忘记那些不显眼的勇敢。

很多年后,独松关的守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却都知道关楼最高处的青布故事。有个老守兵说,每逢月圆之夜,能看见个青面郎君在关前练枪,枪法稳得像山,枪尖闪着银匠特有的光。

梁山泊的聚义厅里,郑天寿的座位空着,却总有人在桌上放个小小的银匠盒。盒子里没有金银,只有朵风干的兰花,那是从他坟前采来的。风从窗口吹进来,吹动兰花的花瓣,像在诉说着一个道理:这世上的美丑,从不在脸上,而在心里;这人间的英雄,未必都光鲜亮丽,有些沉默的、不起眼的,反而更懂得如何用生命,刻下最动人的印记。

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U6W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 http://www.220book.com/book/U6W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