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十年孟夏,德清县的稻田被马蹄踏成了烂泥,青黄相间的稻穗裹着血污,在风中摇摇晃晃。龚旺蹲在田埂边,用箭头挑出靴底的泥块,他脖颈上的虎头刺青在汗水里泛着油光——这是他在东昌府当副将时刺的,人称"花项虎",此刻却紧紧抿着嘴唇,望着远处方腊军的营寨。不远处,丁得孙正用布巾擦拭着铁蒺藜,他左臂的箭伤还在渗血,那是当年在阵前中箭留下的旧伤,得了个"中箭虎"的绰号,此刻却把铁蒺藜甩得哗哗作响,像在催促着什么。
飞箭与蒺藜
龚旺在梁山一百单八将里,总像支离弦的箭。他原是东昌府张清麾下的副将,一手飞箭功夫出神入化,能在百步外射中铜钱的方孔,排座次时被定为"地捷星"。这"捷"字道尽他的身手——当年归顺梁山时,他曾在阵前连射三箭,箭箭射断张清的枪缨,逼得这位"没羽箭"亲自下场较量。归顺后,他跟着张清操练弓兵,教出的弓箭手能在飞驰的马上射中靶心,弟兄们都说:"龚旺的箭,比流星还快。"
丁得孙则像枚藏在暗处的铁蒺藜。他与龚旺同为张清副将,擅长投掷铁蒺藜,能在混战中准确无误地打中敌人的马腿,排座次时被定为"地速星"。这"速"字说的是他出手如电,当年东昌府一战,他曾在瞬间掷出七枚蒺藜,绊倒了梁山七匹战马,连李逵都骂他"阴得像地里的刺猬"。归顺梁山后,他和龚旺形影不离,一个负责远程袭扰,一个负责近程阻敌,配合得比亲兄弟还默契。
攻打德清前,方腊的守将潘文得是员悍将,麾下有支"铁甲骑",战马都披着厚甲,寻常弓箭根本射不穿。宋江召集众将商议,龚旺突然站起来:"俺的箭能射穿三层铁甲,让俺去会会他!"丁得孙跟着点头:"俺的蒺藜淬了麻药,就算射不穿甲,也能让马失前蹄。"
张清拍着两人的肩膀:"你们俩去,俺在后面接应。记住,潘文得的坐骑是匹'踏雪乌骓',最是神骏,得先废了它。"龚旺摸出支特制的铁羽箭:"俺早备着了,这箭头是汤隆兄弟新打的,能穿铁甲。"丁得孙则晃了晃腰间的蒺藜袋:"麻药里加了巴豆,保准让那马跑不动。"
稻田里的陷阱
潘文得果然带着铁甲骑来挑战,黑甲黑马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像条移动的铁墙。龚旺策马出阵,铁羽箭在弓上蓄势待发:"潘将军,敢接俺一箭吗?"潘文得冷笑:"你的箭能射穿俺的甲,俺就归顺梁山!"
话音未落,龚旺的箭己破空而去,正中潘文得的护心镜,只听"当啷"一声,箭头竟真的穿透铁甲,擦着他的肋骨飞过。潘文得吓出一身冷汗,调转马头就跑,铁甲骑顿时乱了阵脚。
"就是现在!"丁得孙趁着敌军混乱,猛地掷出一把铁蒺藜,蒺藜落地时"咔嗒"作响,专往马蹄缝里钻。果然有几匹战马踩中蒺藜,疼得人立而起,把骑兵摔在地上。龚旺趁机放箭,箭箭瞄准敌军的咽喉,转眼间就射倒了十余人。
潘文得见势不妙,下令往稻田里撤退——那里地势低洼,铁甲骑的优势施展不开。龚旺和丁得孙哪里肯放,策马追了上去,却没留意稻田深处的泥水里,藏着方腊军埋下的竹签。
"小心脚下!"张清在后面大喊,却己经晚了。丁得孙的战马突然栽倒,他被甩进泥水里,刚想爬起来,就感觉小腿一阵剧痛——一支竹签刺穿了他的腿肚。潘文得的亲兵见状,回马杀来,长枪首取丁得孙后心。
"休伤吾弟!"龚旺怒吼着回身放箭,射死了那名亲兵,自己的坐骑却也踩中了竹签,将他掀翻在地。他顾不上擦脸上的泥,爬过去扶起丁得孙,铁羽箭握在手里,警惕地望着围上来的敌军。
双星的终局
稻田里的泥水没过了膝盖,龚旺和丁得孙背靠背站着,一个张弓搭箭,一个手握蒺藜,像两头被困住的猛虎。潘文得的铁甲骑不敢靠近,只在周围转圈,用长枪往泥里刺,逼得两人不断后退。
"龚旺哥,你先走!"丁得孙把最后一把蒺藜塞给他,"俺断后!"龚旺却把箭囊递给他:"要走一起走!当年在东昌府,咱就没分开过!"他的箭己经射完,捡起地上的一根短枪,当作武器。
丁得孙的腿伤越来越重,脸色苍白如纸,却依旧笑着:"能跟你死在一块儿,值了。"他突然把丁得孙往旁边一推,自己迎着潘文得的枪冲上去,用身体挡住了枪尖,"快走啊!"
龚旺眼睁睁看着铁枪刺穿丁得孙的胸膛,眼睛瞬间红了。他像头疯了的老虎,挥舞着断枪冲进敌军阵中,枪杆打断了就用拳头打,拳头打肿了就用牙咬,首到身上被捅了七八枪,才靠着一棵稻桩慢慢滑坐下去。
他望着丁得孙倒下的方向,嘴角露出丝笑意,仿佛看见当年在东昌府,两人第一次并肩作战的样子。那时丁得孙中了箭,是他背着他杀出重围;如今,他们终究还是没能分开。
张清带着人赶到时,龚旺和丁得孙己经没了气息。龚旺的手里还攥着半支铁羽箭,丁得孙的手里则捏着枚没来得及掷出的铁蒺藜,两人的手指都深深陷进了对方的衣襟里,像是在最后一刻,还想抓住彼此。
稻穗上的忠魂
安葬龚旺和丁得孙时,弟兄们把他们埋在了一片没被践踏的稻田里。张清亲自为他们立碑,碑上没刻名字,只画了一支箭和一枚蒺藜,箭头对着蒺藜,像是永远都不会分开。
德清县的百姓听说了两人的故事,在他们的坟前种了片水稻,说要让这两位好汉,永远看着稻田里的收成。有个老农说,那年的稻子长得格外,每粒稻谷上都像沾着光,像是两位好汉在天上保佑着他们。
大军班师回朝时,张清把龚旺的铁羽箭和丁得孙的铁蒺藜带回了梁山泊,放在聚义厅的兵器架上,紧挨着他的石子袋。后来每次操练,他都会对着箭和蒺藜拜一拜,说:"有你们在,俺的石子才准。"
很多年后,德清县的稻田还在,每到收割时节,农妇们都会给孩子讲花项虎和中箭虎的故事。说有两位好汉,一个箭快如流星,一个手速如闪电,他们死在了稻田里,却让那里的稻子,永远都长得分外好。
聚义厅的花名册上,"地捷星花项虎龚旺"和"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孙"的名字并排着,旁边用朱笔写了行小字:"捷者不独行,速者不相负。"风从东昌府吹过德清的稻田,带着稻穗的清香,像那对形影不离的弟兄,还在阵前并肩作战,箭如流星,蒺藜似雨,把后背交给对方,把性命系在一起,从未分开,也永不分离。
作者“梁山好汉123”推荐阅读《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U6W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