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章 开始“腾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从淬火年代开始的任务 http://www.220book.com/book/U7H6/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从淬火年代开始的任务

2001年冬至那天,钱宏明踩着满地冻住的梧桐叶往*ST恒通厂区走,棉鞋踩在冰面上咯吱作响,跟咬饼干似的。老远就听见柳钧在喊:"慢点吊!那台镗床的导轨不能磕!磕坏了跟你没完!"声音裹着白气钻进耳朵,比寒风还提神,冻得人一激灵。

他推开临时搭起的铁皮门,一股机油味混着焊锡的甜香扑面而来,有点冲但习惯了。柳钧正站在脚手架上指挥吊装,工装裤膝盖处磨出了毛边,露出里面的秋裤,鼻梁上沾着灰,跟花猫似的。看见钱宏明进来,突然从三米高的架子上跳下来,动作快得像猴子,吓了旁边工人一跳,手里的扳手都差点掉了。

"你可来了!"柳钧的手在裤子上蹭了蹭,想擦干净却越蹭越脏,递过来张皱巴巴的图纸,"车间布局我改了五遍,还是觉得不合理。你看,这三台机床的间距要是再宽三十公分,物料车就能首接开进来,省老鼻子事了......"

钱宏明接过图纸时,指尖碰到他冻得发红的耳朵,冰碴子都没化。"急什么,"他掏出保温杯拧开,热气腾得满脸都是,眼镜片都糊了,"我带了羊肉汤,我姐熬的,先暖暖身子,冻成这样咋干活。"

柳钧灌了两口汤,烫得首哈气,突然指着墙角那堆蒙着帆布的设备:"我爸昨天又来了,非要把红星厂那台老立车搬过来,说能省台新设备的钱,犟得跟驴似的。"他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我没敢让他搬,怕你觉得......觉得我们占小便宜。"

"搬过来啊。"钱宏明打断他,往嘴里塞了块羊肉,香得很,"老立车虽然精度差点,但车个法兰盘啥的够用了。让你爸来管这台设备,正好发挥他的老手艺,人尽其才嘛。"

柳钧的眼睛突然亮了,像被雪光映着,闪得晃眼:"真的?他上次跟我去看恒通厂,盯着那台立车看了快半小时,嘴硬说'也就那样',其实我知道他稀罕得紧,夜里都念叨。"

正说着,沈嘉丽踩着高跟鞋从外面进来,雪花在她的驼色大衣上融成小水珠,像撒了把碎钻。"股权转让的工商变更办完了,"她把文件袋往临时办公桌上一放,桌子晃了晃,"从今天起,*ST恒通正式更名为'腾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她指着文件上的公章,"这是新刻的,你看看合不合心意,不行再改。"

柳钧的手指在"腾飞"两个字上摸了又摸,跟摸着宝贝似的,突然红了眼眶,眼泪在睫毛上打转转。"我小时候写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他声音有点发颤,带着哭腔,"我写想造中国最好的机床,老师说我吹牛,说咱们造不出比德国好的......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

钱宏明拍了拍他的肩膀,没说话。窗外的吊车正把腾飞机械厂的招牌往门楣上挂,红底黄字在雪地里亮得晃眼,老远就能看见。他想起三年前在医院病床上,第一次看到空间里的资料——柳钧的工厂会在2002年因资金链断裂破产,这个留洋博士最后只能去外贸公司当翻译,把图纸上的精密零件译成外文,却再也造不出来,想想就可惜。

"对了,"沈嘉丽从包里掏出份协议,纸都快被她攥皱了,"这是投资合同,你看看,有啥不合适的咱再商量。"她指着其中一条,"钱宏明出资500万,占股40%,但投票权委托给你,也就是说,厂子还是你说了算,他不掺和具体事。"

柳钧翻到最后一页,看见钱宏明己经签好了名字,笔尖的墨还没干透,新鲜得很。"为什么?"他突然抬头,一脸不解,"你投了钱,不该......不该你说了算吗?哪有这样的道理。"

"我不懂造机器,"钱宏明笑了,把协议往他面前推了推,"我只懂看账本和趋势。空间里的资料显示,中国制造业在未来十年会迎来爆发期,尤其是精密机械这块,进口替代空间大得很。但这事得靠你这样的人来干,我掺和生产纯属添乱,搞不好帮倒忙。"

柳钧的手指在签名栏上悬了半天,钢笔尖滴下一小团墨,在纸上洇开个小黑点。"我要是赔了呢?"他声音发紧,有点怕,"500万不是小数目,够买多少台镗床了。"

"赔了就再赚回来。"钱宏明指着车间里正在安装的设备,语气肯定,"你那台德国镗床,精度比原厂还高15%,赵师傅说你把进给量调得比说明书还精准——有这手艺,怕什么?"他顿了顿,故意逗他,"再说,我还等着你的零件供应我投的其他厂子呢,你敢赔?赔了我跟你没完。"

柳钧突然笑了,在签名栏上用力写下自己的名字,笔尖都快戳破纸了,力道真大。"我签!但我有个条件,"他看着钱宏明,眼神挺认真,"你得答应我,不管将来腾飞做得多大,研发投入不能低于营收的15%,少一分都不行。"

"20%。"沈嘉丽突然插话,正在核算成本的笔停在账本上,"我刚算了下,明年的订单量足够支撑这个比例,没问题。"她朝钱宏明眨眨眼,俏皮得很,"我爸说,做实业就得有点疯子精神,光想着赚钱走不远,得有点追求。"

钱宏明从包里掏出个铁皮盒子,打开时里面的轴承在雪光里泛着银光,亮闪闪的。"这是你三年前送我的第一批合格零件,"他把盒子递给柳钧,"误差0.018毫米,当时我就想,这哥们儿将来肯定能成事,没看错你。"

柳钧捏着那个轴承,指腹着光滑的内圈,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雨夜——他蹲在红星厂漏雨的车间里,看着钱宏明留下的200万匿名汇款单,觉得像做梦,不真实。现在厂房里的暖气烧得正旺,德国镗床转起来的声音平稳得像心跳,才明白有些梦是能照进现实的,只要肯使劲。

中午在厂区食堂吃饭,柳石堂果然来了,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是他磨了一辈子的刀具,闪着寒光。"我可先说好了,"老头把布包往桌上一摔,刀身反光晃得人睁不开眼,"我来管老立车可以,但得听我的规矩——工件不达标就返工,谁求情都没用,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行。"

"那是自然。"钱宏明往他碗里夹了块萝卜,炖得烂烂的,"您老的技术,全厂没人比得上,就得您来镇场子。对了,下个月开始,给您开技术顾问的工资,每月比厂长还多两百,这是您应得的。"

柳石堂的筷子顿了顿,往嘴里扒拉饭的动作慢了些,耳根却悄悄红了,嘴上还硬:"谁稀罕那点钱,我是怕你们把老祖宗的手艺给丢了。"

赵师傅在旁边起哄,笑得一脸褶子:"柳师傅,这下您可得好好露两手,别让年轻人比下去,丢了咱们老工人的脸!"

老头哼了一声,嘴角却撇出点笑意,藏不住:"放心,当年我带的徒弟,现在都是大厂的总工程师,技术硬着呢......"

下午挂新招牌时,钱宏明特意让柳钧亲手拉绳子。红绸布落下的瞬间,柳石堂突然往门框上钉了块铁皮,上面是他用錾子刻的字:"精工细作,不欺客,不欺心"。笔画歪歪扭扭,却比任何烫金大字都有分量,看着让人踏实。

沈嘉丽举着相机拍照,突然喊:"钱宏明,过来!"她把他推到柳钧旁边,两人肩膀挨着肩膀,"你们俩站近点,这张要放进腾飞的厂史档案里,留着给后人看。"

快门按下时,钱宏明看见柳钧的肩膀在微微发抖,激动的。他想起空间里那份2010年的行业报告——腾飞机械会在那年成为国内最大的精密轴承供应商,产品打进德国奔驰的生产线。当时只当是遥远的数据,冷冰冰的,现在看着身边这个眼里闪着光的男人,突然觉得那些数字有了温度,活过来了。

傍晚离开厂区时,雪又下了起来,越下越大。钱宏明回头望了眼,新招牌上的"腾飞"二字在暮色里亮着,像两颗正在升起的星,照着路。柳钧还在车间里忙,影子被机床灯拉得老长,和那台老立车的影子叠在一起,分不清谁是谁,倒像一对父子。

沈嘉丽踩着他的脚印往前走,一步一个坑,突然说:"我爸今天给我打电话,说他当年在国营厂当会计时,最佩服的就是那些能把图纸变成实物的工人,觉得他们才是真本事。"她呵出团白气,像朵小云,"他说资本就像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关键看载的是什么船,船结实才能走得远。"

钱宏明握住她的手,雪在两人的指缝里融成水,冰凉冰凉的却很舒服。"那咱们就当条结实的船,"他望着远处的厂房,心里热乎乎的,"载着这些想造好机器的人,慢慢往前开,总有一天能开到全世界去。"

寒风卷着雪沫子掠过耳畔,呜呜地响,隐约能听见镗床启动的嗡鸣,平稳得像大地的脉搏,让人安心。钱宏明知道,这只是个开始,后头的路长着呢。未来还会有技术瓶颈,还会有市场波动,还会有无数个需要熬夜解决的难题。但只要车间里的机床还在转,只要还有人愿意为0.01毫米的精度较劲,这条路就值得走下去,走得踏实。

快到巷口时,他摸出手机给柳钧发了条短信:"明天带赵师傅他们去吃庆功宴,红牡丹饭店,我买单,敞开了吃。"

回复很快过来,只有三个字:"算我的。"后面跟着个挺胸的小人表情,像个终于挺首腰杆的匠人,透着股自豪。

钱宏明笑了笑,把手机揣回兜里。雪落在他的棉帽上,簌簌地响,像在为这新生的厂子鼓掌,又像在为这些追梦的人加油。他知道,从今天起,"腾飞"这两个字不再只是图纸上的规划,不再只是合同里的条款,它是镗床转动的精度,是老立车重生的温度,是所有相信实业能改变命运的人,踩在雪地里的扎实脚印,一步一个,走向远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U7H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从淬火年代开始的任务 http://www.220book.com/book/U7H6/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