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户手续办得利落干脆,林晚星亲自跟着外祖父王宏伟,去县衙跑了一趟。
文书契约核对得滴水不漏,连官差都夸她年纪轻轻,却心思缜密。
三日后,那纸烫着官府朱印的房契稳稳当当落进她手里时,她指尖在"林晚星"三个字上敲了敲,抬眼对身边的母亲王氏扬眉一笑:"母亲,从今天起,咱们在江南有真正的家了。"
王氏看着女儿眼里的亮光,眼眶一热,却被林晚星伸手按住肩:"哭什么?
该高兴才是。
往后这院子里,你想种牡丹种牡丹,想栽月季栽月季,谁也管不着。"
她话音刚落,身后传来大舅爽朗的笑声:"咱们晚星这气势,倒比京城里的尚书老爷还足!"
林晚星回头瞥他一眼,嘴角勾着笑:"大舅这是夸我还是损我?
尚书府的规矩多如牛毛,哪有咱们自家院子自在?"
说着从袖袋里,摸出两张银票塞给大舅,"这是给木工师傅和杂役的工钱,按市价加倍算,让他们把活计做细些,正屋的窗棂要重新雕花,跨院的篱笆得换成楠竹的。"
大舅舅掂了掂银票,咋舌道:"你这丫头,刚到手的宅子就这么折腾?
三百两买宅子,怕是还得再花一百两修缮。"
"钱花了再赚就是。"
林晚星转身往院子里走,步子轻快却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劲儿,"但住得舒心比什么都重要。
小桃,把我房间里......咳,把我带来的那几箱木料搬出来,正屋的门槛得换成紫檀木的,结实。"
小桃憋着笑应下,心里清楚自家小姐又要把自己的,好东西拿出来了。
不过半日功夫,原本素雅的宅院便添了几分精致。
正屋门楣挂了块"晚星居"的匾额,是林晚星亲手写的,笔锋凌厉潇洒。
廊下挂着的不是寻常灯笼,而是她让人特制的琉璃灯,日光下泛着七彩光晕。
连院子里的老石榴树都被她缠上了几串红绸,看着格外喜庆。
第二天搬家,林晚星没让众人动手,首接从城里雇了十个力夫,自己站在院门口指挥调度,哪个箱子该进正屋,哪床被褥要放厢房,说得条理分明。
外祖父王宏伟,拄着拐杖站在隔壁门口瞧着,对身边的外祖母笑道:"你看这丫头,比男孩子还利落,咱们王家的姑娘就是不一样。"
外祖母吴怡撇嘴道:"还不是随了你那犟脾气?
不过......看着真精神。"
等最后一个箱子搬进卧房,林晚星拍了拍手对众人道:"都别忙了,今日我做东,请大家吃顿新鲜的。"
说着转身进了厨房,青禾连忙跟上去帮忙。
大舅家的表哥王文杰,凑到王氏身边好奇地问:"姑母,表妹要做什么好吃的?
还神神秘秘的。"
王氏也笑着摇头:"谁知道这孩子又琢磨什么新鲜吃食了,她从小就爱捣鼓这些。"
没过多久,林晚星的声音从厨房传出来:"小桃,把桌子搬到正屋来,再把那口新铸的铜锅架上!"
众人闻声涌进正屋,只见林晚星系着素色围裙,手里端着个红漆托盘从厨房出来,托盘上码着整整齐齐的肉片,薄得能透光。
"这是......"外祖母看着桌上摆的一溜盘子,有切成薄片的羊肉、卷成卷的五花肉,还有碧绿的青菜、雪白的豆腐,全都是生的,不由得皱起眉头,"晚星,这菜怎么都是生的?
是不是忘了下锅炒?"
林晚星把铜锅稳稳架在炭火上,往锅里添了清亮的高汤,笑着解释:"外祖母,这叫火锅,就是要吃生的,边煮边吃才新鲜。"
她话音刚落,三舅妈李氏就凑过来,指着盘子里鲜红的虾滑问:"这红乎乎的是什么?
看着倒像肉糜,却比肉糜细腻些。
"这是虾滑,用新鲜的河虾剁成泥做的。"
林晚星往高汤里撒了把香料,"等锅里开了,咱们就把这些菜往里面涮,涮熟了就能吃,我还给大家备了蘸料,保证好吃。"
正说着,二舅舅王明轩带着表哥王承安和表姐王承月来了,一进门就嚷嚷:"听说晚星搬新家请吃饭,我们可没空手来,带了两坛新酿的米酒!"
他一眼瞥见桌上的生肉,顿时愣住,"我说外甥女,你这是要请我们吃生肉?
咱们江南可不兴这吃法。"
林晚星白了他一眼:"二舅舅少见多怪了吧?
这火锅可是好东西,冬天吃着暖身子,夏天吃着开胃。
您就等着瞧,保证吃一次就惦记第二次。"
说话间,锅里的高汤"咕嘟咕嘟"冒泡,白色的热气氤氲而上,带着浓郁的香气。
柴小妞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U7T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