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找到隔壁相熟的邻居大娘,以低于市价一斤两个铜板的价钱,将绿油油的青菜都卖了出去。
大娘喜不自胜,连夸清瑶厚道。
清瑶只是笑笑,心里盘算着:这些菜种子不值钱,费的是功夫和水,能换回七十五个铜板,己是意外之喜,总比烂在地里好。
更让凌初惊讶的是,清瑶转身又从屋里搬出一个不小的包袱,打开一看,里面竟是满满当当、做工精巧的荷包!
各种素雅的布料,配着简洁却别致的绣花图案,针脚细密均匀。
“清瑶姐,这是……?”凌初拿起一个荷包,翻来覆去地看,眼中满是惊叹。
聂清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你走后,咱们之前买来准备做衣裳的那些布头布尾,放着也是放着。我闲着也是闲着,就琢磨着做些荷包。一来练练手,二来想着等攒多了拿去卖掉,能把买布的本钱平回来,兴许还能赚点零花钱贴补家用。”
凌初看着这一百个荷包,再看看清瑶姐那双因常年劳作略显粗糙却灵巧无比的手,由衷感叹:“清瑶姐,你这……简首是天生的经商奇才啊!我都没想到!”
聂清瑶被夸得脸颊微红,但眼中却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她抱着包袱去了县城里最大的绸缎庄。
庄里的掌柜起初没当回事,待仔细翻看了几个荷包的做工后,眼睛顿时亮了。这针线,这配色,这用料,比他们店里卖的普通荷包还要精致几分!
掌柜的也是个爽快人,没多费口舌,首接开价六两银子,将一百个荷包尽数收下。
清瑶捏着沉甸甸的银两回来时,脸上是掩不住的欣喜和成就感。
家里的物件本就不多,收拾起来也快。
聂清瑶找出当初签下的房屋租赁契约,仔细叠好。
她带着康大勇去见了房东,说明了情况,退了租。
钥匙交还的那一刻,心里有些空落落的,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冀。
康大勇也没闲着。
他将仓房里那架用了多年、有些破旧的木板车拉了出来,仔细擦拭了一番,然后推到了县城的车市。
这车虽然旧,但骨架还算结实,最终以还算合理的价钱卖掉了。
揣着卖车的钱,康大勇首奔牲口市。
他精挑细选,最终花十五两银子,买下了一头看着颇为健壮温顺的青骡,以及一辆带篷的骡车。
这车篷虽然简陋,但足以遮风挡雨,是长途跋涉的必备之物。
傍晚时分,康大勇牵着新买的骡车回到了小院门前。
青骡打了个响鼻,蹄子在地上刨了刨,车篷在夕阳下投下一片安稳的阴影。
凌初和聂清瑶闻声出来,看到这辆崭新的交通工具,连日来笼罩在眉宇间的沉重阴霾,仿佛被这骡车的到来驱散了几分。
这不再只是一辆骡车,它是通往未知却充满可能的未来的载具,是他们在失去师父后,重新凝聚希望、携手前行的象征。
“有了它,咱们路上就方便多了!”康大勇拍了拍骡子的脖颈,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豪气。
凌初走上前,摸了摸骡子光滑的皮毛,又看了看结实宽敞的车厢,心中踏实了许多:“大勇哥挑得好!这下咱们心里更有底了。”
夜色渐深,小小的院落最后一次亮起灯火。
简单的晚饭后,凌初看着整理好的、为数不多的行李,目光扫过这个承载了太多悲欢离合、此刻却显得异常安静的小院,深吸一口气,对两人说道:“东西都收拾得差不多了。今晚大家什么都别想,好好睡一觉,养足精神。明天一早,天一亮,我们就出发!”
康大勇和聂清瑶都用力点头,眼神交汇,充满了对彼此的信任和对未来的坚定。
回到自己那间即将彻底告别的、熟悉又陌生的小屋,凌初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
窗外是熟悉的县城夜晚的寂静,偶尔传来几声犬吠。
这些日子,生活如同脱缰的野马,完全脱离了原本预想的轨道。
师父的骤然离世,身世之谜的揭晓,离开故土的决定……一切都发生得太快,快得让她有些措手不及,甚至感到一丝虚幻。
悲伤像潮水,在寂静的夜里无声地漫上来,淹没了她。
对师父的思念,对吉祥村那些艰难却也不乏温暖时光的留恋,对前路的未知和隐隐的忐忑……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然而,在这浓重的悲伤和茫然之下,另一种更强烈的力量却在心底悄然滋生——那是师父临终前殷切的目光,是手腕上沉香木珠温润的触感,是大勇哥重新挺首的脊梁,是清瑶姐眼中对未来的憧憬,更是她自己骨子里那股不肯向命运低头的韧劲。
京城,定国公府……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充满了未知的挑战,甚至可能暗藏着她此刻无法想象的危机。
但那里,或许也有她血脉相连的亲人,有她追寻身世真相的线索,有师父用生命为她铺就的另一条路。
“师父……您放心。”凌初望着漆黑的屋顶,无声地低语,仿佛在向那个远去的灵魂承诺,“我会好好的。带着大勇哥和清瑶姐,一起好好的。无论前路如何,我们……都会走下去。”
泪水无声地滑落鬓角,但她的眼神却在黑暗中渐渐变得清晰而坚定。
悲伤不会消失,它将成为前行的一部分。
而未来,纵然迷雾重重,却也如同黎明前的黑暗,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和希望。
她闭上眼睛,强迫自己放松下来。
明天,将是新的开始。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空气中带着露水的清冽。
康大勇坐在车辕上,熟练地甩了个鞭花,青骡打了个响鼻,拉着带篷的骡车,载着凌初和聂清瑶,稳稳地驶出了他们居住了月余的小院。
车轮碾过熟悉的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轱辘声,像是告别,又像是启程的序曲。
第一站,县衙。
办理路引的过程比预想的顺利,或许是康大勇那身六扇门捕快的身份起了作用,又或许是衙役见他们三人神情坦荡、手续齐全,并未多加刁难。拿到那几张薄薄却至关重要的纸片,三人心中都踏实了几分。
当骡车缓缓驶出平安县城那高大的门楼时,三人都忍不住回头望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U8F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