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书灵在工作室住下后,苏晚的日子热闹了不少。她总在铜鼎里絮絮叨叨讲旧事:说姥爷当年为了给姥姥买绝版的《灵草志》,蹲在书铺门口等了三天雨;说母亲三岁时偷拿姥姥的灵媒鼎画画,把鼎身涂成了花脸;说芸香阁的墨锭里藏着个小墨灵,总爱偷偷在书页上画小狐狸。
“那小墨灵现在还在吗?”苏晚正修复一本清代的账本,听到这里停下手里的竹刀。
老书灵的身影在鼎口晃了晃:“应该在!当年书铺烧起来时,它附在块没烧完的墨锭上,滚到了墙角,我亲眼看见的。只是后来书铺改成了布店,不知道它还在不在那里。”
白灵立刻跳起来:“我们去找它!我还没见过墨灵呢!”
玄渊从雾山回来,手里提着山灵新摘的野莓,闻言笑道:“布店现在是林墨的远房表姐开的,叫‘青布坊’,我陪你们去。”
青布坊在老巷中段,门帘是淡蓝的棉布,挂着些绣着缠枝纹的荷包,竟和母亲留下的避尘衣纹路很像。店主是个圆脸姑娘,叫林月,见苏晚他们来,笑着递茶:“林墨说过你,苏姑娘对吧?他总说你修复古籍的手艺好。”
苏晚说明来意,林月眼睛亮了:“墨灵?我这店确实怪,有时候墨锭会自己滚,账本上还会多出小狐狸印,我还以为是老鼠呢!”
她领着众人往库房走,库房角落里堆着些旧木箱,里面是布店换下的旧账本和墨锭。老书灵在鼎里轻哼了声,铜鼎发出嗡的响,角落里一块黑亮的墨锭忽然动了动,滚到苏晚脚边。
墨锭上爬着个指甲盖大的小灵体,黑黢黢的,像团墨渍,怯生生地抬头看苏晚,忽然往她手里塞了个小墨点——是它用灵气凝的,像颗小黑豆。
“是它!”老书灵笑起来,“小墨,还记得我吗?我是芸香阁的书灵啊!”
小墨灵愣了下,忽然蹦起来,围着铜鼎转了圈,又往苏晚手里跳,用小身子蹭她的指尖——它认出了净灵血的气息,知道是守界人的后人。
林月看得眼睛发首:“原来真有墨灵!它好可爱!”
苏晚把墨锭放进锦袋,小墨灵在里面蹭了蹭,竟没躲。老书灵说:“它怕生,肯跟你走,是认你了。”
回去的路上,小墨灵从锦袋里探出头,往玄渊的影子上爬,影子轻轻托着它,像托着颗小黑豆。白灵凑过去看,它竟在影子上画了只歪歪扭扭的小狐狸,惹得白灵首笑。
接下来几天,小墨灵成了工作室的“活墨锭”。苏晚修复古籍时,它就趴在砚台上,用小身子蘸墨,帮她把细小的字补全;白灵看书时,它就在书页边画小狐狸,陪白灵解闷;连小灵体都学会了跟它玩“找墨点”的游戏——小墨灵藏在旧书里,只露个小尾巴,小灵体用指尖戳,戳中了它就“吱”一声。
这天苏晚修复母亲当年没来得及补完的《雾城灵志》,小墨灵忽然跳上书页,在空白处画了幅小画:一片燃烧的书铺,一个穿蓝布衫的女子冲进火场,怀里抱着套书,旁边站着个举着伞的男子,正焦急地喊着什么。
“是姥姥和姥爷!”苏晚的指尖颤了颤,“小墨,你见过他们?”
小墨灵点点头,又画了幅画:男子在灯下给女子画像,女子手里拿着灵媒鼎,鼎口飘着烟——正是老书灵。画的末尾,男子在画纸背面写了行字,小墨灵学着描了下来:“清禾,等书铺重开,我就娶你。”
老书灵的声音有些哑:“这是当年芸香阁没烧时的事。你姥爷本想等书铺修好了就提亲,没成想……”
苏晚捂住嘴,眼泪掉在画纸上,小墨灵赶紧用小身子蹭掉眼泪,又画了颗歪歪扭扭的心,放在画里的两人中间。
玄渊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他们现在肯定在一起,在雾山看桃花,在溪边看灵。”
苏晚点头,把那页画小心揭下来,夹在杂记里,和姥姥的信、姥爷的玉佩放在一起。小墨灵趴在她手背上,轻轻蹭着,像在安慰她。
她忽然想起老书灵说的“灵的记忆不会老”。是啊,小墨灵记着姥姥冲进火场的背影,老书灵记着姥爷画的第一幅画,铜鼎记着姥姥的温度,玉佩记着姥爷的咒——这些记忆就是暖,藏在墨香里,藏在灵语里,藏在每个愿意记着的瞬间里。
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砚台上的小墨灵身上,它正用灵气在墨汁里画小狐狸,墨汁泛着淡金的光,像姥爷当年没说完的温柔,终于在多年后,悄悄落在了她的书桌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U8W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