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第一场雪落时,苏晚在工作室整理芸香阁遗留的旧物——老书灵说当年书铺烧剩的古籍碎片被姥姥收在樟木箱里,藏在雾山小院的地窖中。玄渊陪她下地窖时,影子在石壁上织出淡金光斑,照亮了角落里那个积着薄尘的木箱。
“这箱子里有灵气。”玄渊指尖拂过箱盖的铜锁,锁芯发出轻响,“不止一个灵。”
苏晚掀开箱盖,一股混合着樟木与墨香的气息涌出来——里面是叠得整齐的古籍碎片,用棉纸小心包着,最上面放着块半融的墨锭,墨锭旁蜷着个指甲盖大的灵体,灰扑扑的,像团被揉过的纸,正是小墨灵的同类。
“是纸灵!”白灵从苏晚怀里探出头,书页兴奋地抖了抖,“芸香阁的纸都是陈年竹纸做的,最容易生灵!”
那纸灵怯生生地抬头,看见苏晚肩头的小墨灵,忽然蹭了蹭墨锭,像是在求助。小墨灵立刻跳下去,用小身子碰了碰纸灵,又回头朝苏晚比划——老书灵在铜鼎里翻译:“它说它附的那本《灵媒要术》被烧得只剩几页,它怕自己散了,才缩在墨锭旁吸灵气。”
苏晚小心拿起那几页残纸,纸页焦黑的边缘还留着灼烧的痕迹,上面的字迹却依稀可辨,是关于“灵媒与灵体沟通之法”的记载,落款处有个模糊的“沈”字——是姥爷的笔迹。
“这是姥爷当年注解的书。”苏晚指尖轻触残纸,净灵血渗进纸页,焦黑处竟淡了些,“他肯定是想帮姥姥完善灵媒术,才在书里写注解。”
纸灵忽然抖了抖,残纸在空中轻轻展开,露出夹在里面的半张字条,是姥爷写给姥姥的:“清禾,《灵媒要术》缺了‘唤灵’篇,我去城西书铺找找,你等我回来煮茶。”字条末尾沾着滴墨渍,像颗没干的泪。
老书灵的声音低了些:“这是书铺失火那天写的。你姥爷去城西找补页,没来得及回来……你姥姥在火场里抱着这套书哭,说‘他还没喝我煮的茶’。”
苏晚把残纸凑在一起,试着用修复古籍的糨糊黏合。小墨灵和纸灵趴在纸页上,用灵气慢慢抚平褶皱,玄渊则让影子托着残纸,避免被风吹动。当最后一页残纸拼好时,纸灵忽然亮了起来,残纸上的字迹竟渐渐清晰,补全了“唤灵”篇的内容——姥爷当年没找到的补页,原来藏在他自己写的注解里。
“它在谢你。”玄渊指着纸灵,它正用小身子在“唤灵”篇上画圈,纸页泛着淡白的光,“补全了书,它就不会散了。”
苏晚把拼好的《灵媒要术》放在阳光下晒,纸灵和小墨灵蜷在墨锭旁,像两个守着宝藏的小卫兵。老书灵忽然轻哼:“你姥姥当年总说,芸香阁的灵都是‘书魂’,得好好待。她还在箱底藏了罐墨,说是你姥爷生前常用来写字的‘松烟墨’,让你留着给小墨灵补灵气。”
苏晚翻到箱底,果然找到个青瓷墨罐,罐口封着油纸,打开时墨香醇厚,是上好的松烟墨。小墨灵立刻跳进去,在墨里打了个滚,黑亮的小身子竟泛出淡光——这墨里混着姥爷的灵气,比普通墨锭更养灵。
“原来姥爷早把补页藏在注解里了。”苏晚摸着墨罐,忽然笑了,“他肯定知道自己回不来,才故意把字写得深,让纸灵能护着残页,等我们来拼。”
玄渊从身后轻轻环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他在护着你姥姥的念想,也在护着后来的你。”
雪停时,苏晚把《灵媒要术》放进杂记,纸灵附在书里,小墨灵抱着墨罐蜷在她袖袋里。老书灵在铜鼎里打了个哈欠:“等开春,我教你‘唤灵’术吧。你姥爷没来得及教你姥姥,你学会了,也算圆了他们的愿。”
苏晚点头,望向窗外——雾山的雪映着阳光,亮得像碎银。她知道,姥爷没喝到的茶,她可以煮给姥姥的灵媒鼎喝;姥姥没学完的唤灵术,她可以学会教给后来的人。这些藏在旧物里的念想,从来都不是遗憾,是暖的接力,从樟木箱里的残纸,到松烟墨里的灵气,一代又一代,慢慢传成了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U8W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