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6章 灵语堂开

小说: 影缝   作者:爱做饿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影缝 http://www.220book.com/book/U8W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影缝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影缝最新章节随便看!

开春后雾山的桃花落了满地,芸香阁旧址上的“灵语堂”终于建成了。堂是青砖灰瓦的样式,堂柱上缠着林月绣的布幔,上面是小墨灵画的狐狸、线灵绣的兔子,还有白灵用书页拓的古籍纹样,风一吹,布幔轻轻晃,像藏了满墙的灵在笑。

揭匾那天来了好多人,守界人的后辈扛着母亲的杂记和姥姥的秘档往堂里搬,秦老先生捧着新制的松烟墨来赠墨,林月带着巷口的绣娘挂布幔,连阿禾的弟弟都捧着个小灯笼跑来,灯笼上画着守心灯,亮闪闪的。

“得请个老灵来镇堂才好。”林肃摸着胡须笑,眼睛扫过苏晚手里的灵媒鼎——老书灵的身影在鼎口飘着,正跟墨老大说悄悄话。

老书灵听见这话,轻哼一声:“我来镇!芸香阁的书灵,镇个灵语堂还不够?”说着从鼎里飘出来,身影在堂中凝得真切了些,往供案上一坐,倒真有几分老长辈的样子。

苏晚把母亲的杂记和姥姥的秘档放在供案两侧的书架上,小墨灵和墨灵们趴在书脊上,用灵气慢慢拂过书皮,像是在给旧书掸尘。玄渊则在堂角摆上守心灯,灯芯一燃,淡绿的暖光漫开来,照得书架上的书都泛着柔光。

“该讲讲芸香阁的故事了。”苏晚站在堂中央,看着满室的人,声音清亮,“当年我姥姥和姥爷在这里开书铺,不是为了卖书,是为了让人和灵能坐在一起说话。有次雾城闹灵蚀,是书铺里的墨灵帮着守界人画符咒,书灵帮着安抚受惊的小灵,才没让怨力传开。”

她指着书架上的秘档:“这里记着所有灵的好,记着人该怎么跟灵相处——不是怕,不是防,是像朋友一样,你帮我护书,我帮你安家。”

人群里有个穿蓝布衫的老太太忽然抹眼泪:“我小时候在芸香阁借过书,那时候的掌柜——就是你姥爷,总说‘书借走要还,灵伤了要赔’。有次我把书皮撕了,他没骂我,只让我跟书灵道个歉,说‘书也会疼’。”

“我爹也说过!”旁边个中年男人接话,“他年轻时帮芸香阁修过屋顶,见过你姥姥对着墨锭说话,当时还笑她痴,后来才知道,她是在跟墨灵说‘天凉了,别冻着’。”

老书灵在供案上轻咳一声:“当年芸香阁的门槛都被灵体踩平了!有树灵来借《草木志》,有溪灵来讨安灵散,你姥爷总在柜台下留着碟清水,说‘灵也会渴’。”

笑声和叹息混在一起,风从堂门吹进来,带着雾山的桃花香,吹得布幔上的狐狸兔子都像活了过来。苏晚忽然看见供案下的阴影里,有个灰扑扑的小身影在动——是纸灵,它从秘档里钻出来,往老太太脚边蹭了蹭,老太太低头看见,愣了愣,忽然笑了:“这不是当年那本被我撕了书皮的书灵吗?还记着呢?”

纸灵晃了晃小身子,往老太太手里塞了片干枯的书页,是从《草木志》上撕下来的半页,页边还留着当年被撕坏的毛边,上面用铅笔写着个小小的“歉”字——是老太太小时候歪歪扭扭的笔迹。

“你还留着这个?”老太太的手抖了抖,指尖碰着干枯的书页,像碰着件稀世的宝贝。当年她撕坏书皮后,姥爷让她在书页里夹张道歉的字条,说“书灵记仇,也记好”,没想到纸灵竟把这半页纸藏了几十年。

纸灵往老太太手背上蹭了蹭,又往《草木志》的方向跳了跳——书架上那套修补好的《草木志》正泛着淡光,是苏晚用净灵血黏合的,纸灵一首守在书里,把散页一点点凑齐。

“这灵是真念旧。”老书灵在供案上叹道,“当年芸香阁的书,每本都有灵跟着,你借走时它跟着你,你送回来它守着书,比人还重情。”

苏晚走过去,轻轻扶着老太太的胳膊:“它知道您当年不是故意的,这半页纸,是它给您的谢礼呢。”

“谢礼?”老太太愣了愣。

“您当年道了歉,还帮书铺扫了半个月的地赔罪。”老书灵接话,“纸灵总跟我说,‘那小丫头蹲在柜台前补书皮,手指被纸划破了都没哭’,它记着您的好呢。”

老太太忽然抹起眼泪,笑着摇头:“都快七十年了,它还记着……我以为早忘了。”她把半页纸小心夹进随身的帕子里,又从布包里掏出块薄荷糖,轻轻放在纸灵面前——是她小时候最爱吃的糖,当年总揣着糖去芸香阁借书记。

纸灵用小身子碰了碰糖纸,竟慢慢凝出淡白的光,把糖纸映得透亮。守心灯的暖光落在它身上,光里隐约能看见半幅小画:个梳羊角辫的小姑娘蹲在柜台前,正用糨糊补书皮,旁边的纸灵趴在书页上,悄悄往她指尖吹着灵气,像在帮她止疼。

“这是……当年的样子?”老太太指着光里的画,声音发颤。

“灵的记忆都藏在光里。”玄渊站在一旁轻声说,“它没忘,你也没忘,这就够了。”

人群里忽然有人轻呼:“你们看布幔!”

众人抬头,只见堂柱上的布幔正轻轻发亮——林月绣的狐狸和兔子旁边,不知何时多了幅淡绿的纹样:个老书铺的柜台,柜台后站着个穿蓝布衫的女子(是姥姥),正往墨锭上呵气,旁边的男子(是姥爷)捧着本书笑,柜台下蹲着个小姑娘,手里攥着本《草木志》,正是年轻时的老太太。

是木灵和线灵一起绣的!木灵从老椿树里飘来缕绿光,线灵们牵着红线在布幔上爬,把记忆里的画面一点点绣出来,针脚虽浅,却暖得人心头发软。

“芸香阁没了,可这些记着的,不就是它吗?”林肃捋着胡须笑,眼角的皱纹里落着灯影,“晚丫头,这灵语堂开对了——不是装旧物的匣子,是装记忆的暖窝。”

苏晚点头时,忽然看见供案上的秘档自动翻开,露出姥爷写的那句“芸香阁是连人灵的桥”,墨迹旁多了片新鲜的桃花瓣,是风从堂外吹进来的,正好落在“桥”字上。

老书灵忽然清了清嗓子,往供案中间坐了坐,像个主持大局的长辈:“都别站着了!秦老先生带了新墨,林月带了绣线,守界人的小子们扛了点心,咱们今天不只是揭匾,是给芸香阁‘回家’!”

众人轰然应好,秦老先生把新墨放在砚台上,小墨灵和墨老大立刻跳上去帮忙研墨;林月和绣娘们拿出绣绷,线灵们牵着红线穿针,要把布幔上的画补得更全;老太太抱着《草木志》坐在供案旁,纸灵趴在她膝头,陪她翻着书页说话;连阿禾的弟弟都踮着脚,往守心灯里添了勺雾山的溪水,说“给灵们解渴”。

苏晚靠在玄渊身边,看墨香混着桃花香漫开来,看灵体们在暖光里跳,看人们笑着递点心、说旧事,忽然觉得灵语堂的梁木都在轻轻颤——不是风,是暖,是姥姥和姥爷藏在旧物里的暖,是纸灵、墨灵、线灵记在光里的暖,是老太太揣在帕子里的半页纸,是所有人眼里的光,凑成了这满室的暖。

玄渊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指尖往堂外指:芸香阁旧址的残墙下,那株茉莉苗竟抽出了新枝,嫩绿色的芽顶着雪化后的水珠,像在朝灵语堂的方向点头。

“你看。”玄渊的声音很轻,“它也回来了。”

苏晚笑着点头,忽然想起姥爷画里的话:“桥不用宽,能过人就行;暖不用多,能记着就行。”此刻灵语堂里的暖,够了——够让旧记忆活过来,够让新故事长起来,够让人与灵坐在一处,像当年在芸香阁那样,借本书,递块糖,说句“你还记得吗”,就够了。

风又从堂门吹进来,布幔上的画晃了晃,像柜台后的姥姥和姥爷在笑,像纸灵捧着半页纸在跳,像所有藏在时光里的暖,终于在这天,回了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U8W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影缝 http://www.220book.com/book/U8W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