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六的清晨,北风卷着碎雪碴子打在窗纸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像谁在用指尖着陈年的纸页。林晓裹紧了棉袄往村口的老熏房走,棉鞋踩在冻硬的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在寂静的村巷里传得老远。远远就看见熏房的烟囱冒着烟,烟是深灰色的,带着股子草木的焦香,那是宋岩在烧麦秸,李大爷说这是“守岁烟”,得从清晨烧到日暮,让烟火气裹着全村的日子,慢慢酿出暖来。)
熏房是间矮矮的土坯房,墙皮被烟火熏得发黑,墙角结着层厚厚的白霜,像给土墙镶了道银边。宋岩正蹲在灶门前添柴,灶膛里的火苗“噼啪”地舔着麦秸,把他的侧脸映得忽明忽暗。“这麦秸得选第七亩地的,”他用火钳把麦秸拨得更匀些,火星子溅到地上,瞬间就灭了,“李大爷说这地里的麦秸带着‘两气’——土气和福气,熏出来的肉才够味,咬下去能尝到土地的沉实。你看这挂钩,是用老槐树枝做的,枝桠弯得正好,当年外婆总把腊肉挂在最粗的那根枝上,说这样能‘借树的寿气’,让肉存得更久。”他往灶里撒了把干丁香枝,枝条一碰到火苗就蜷了起来,冒出股浓郁的甜香,混着麦秸的焦香漫开来,“王婶说这叫‘香引’,让烟火带着甜气钻进肉里,来年的日子才会甜得有根。”
(房梁上挂着串串腊肉,肥瘦相间的肉皮被熏得油亮,像抹了层琥珀色的漆。林晓踮脚摸了摸最下面一串,肉己经有些发硬,指尖沾了点黑灰,是烟火留下的印记。“这肉得提前腌三天,”宋岩从缸里捞出块刚腌好的五花肉,肉皮上还沾着盐粒和花椒,“盐要用大粒的海盐,搓的时候得顺着肉的纹理,说这样能把‘岁气’揉进肉里。你看这腌料,是按外婆日记里的方子配的:花椒、八角、桂皮,还有晒干的丁香花,用纱布包着埋在肉里,腌出来的肉带着点微麻的甜,跟1970年集体熏房里的味一模一样。”他把肉挂到槐树枝上,绳子是用红绒线和麻绳拧在一块儿的,红绒线在灰暗的熏房里格外显眼,像根牵着岁月的线。)
小花抱着个竹篮在熏房门口打转,篮子里是些干荷叶,边缘己经发脆,是夏天晒的。“林老师你看!”她举起片荷叶,上面用蓝线绣着个小小的“肉”字,针脚歪歪扭扭的,却透着认真,“王婶说用荷叶包熏好的肉,能留住香味,吃的时候揭开荷叶,香得能把灶王爷都引来。”她踮着脚往熏房里送荷叶,不小心被门槛绊了下,篮子里的荷叶撒了一地,其中一片飘到灶膛边,被火星燎了个小角,焦痕竟像朵小小的丁香花,和林晓绣绷上的图案分毫不差。
(许明华扛着摄像机挤进熏房时,镜头被门框上的蛛网粘了下,他呵着气擦镜头,嘴里不停念叨:“家人们快看这烟火!”镜头对准房梁,腊肉在烟里轻轻晃,肉皮上的油珠顺着纹路往下淌,在地上积成小小的油洼,映着灶膛的火光,像块碎掉的铜镜,“这熏房可有故事!李大爷说1971年冬天,宋队长就是在这儿熏了五十斤腊肉,分给村里的五保户,当时用的挂钩就是这根老槐枝,枝桠上至今还留着当年挂肉的勒痕,深浅都跟现在的一样!”他突然指着墙角的一个破陶罐,“你们看那罐子!里面装着半罐腌料,我昨儿尝了尝,咸味里带着点丁香甜,跟宋大哥现在用的腌料一个味,罐底还刻着个‘芝’字,是林老师外婆的名字!”)
李大爷揣着个热水袋站在熏房门口,袋口的布磨得发亮,上面绣着个褪色的“暖”字,是外婆当年绣的。“熏腊肉得‘三看’,”他用拐杖指着灶膛,“看火色,不能太旺,旺了肉会焦;看烟色,得是灰中带青,那是麦秸和丁香烧出来的‘正烟’;看肉色,要熏得红中透黑,像老枣皮那样,才算得了‘烟火气’。”他往房梁上瞅了瞅,槐树枝弯得更厉害了些,“当年你外婆总在熏房守着,说烟火里藏着‘日子的魂’,得盯着才不会跑。有回雪下大了,她就在这房角堆了堆麦秸,裹着棉袄守了一夜,第二天肉熏得正好,她自己冻得流清鼻涕,还笑着说‘肉暖了,人就不冷了’。”
(林晓把三层绣绷支在熏房门口的避风处,阳光透过稀疏的雪粒照在布上,泛着淡淡的金。绷上的布正绣着熏腊肉的场景:宋岩在添柴,灶膛的火苗像条金蛇;林晓在翻肉,手指捏着红绒线绳;小花举着荷叶在旁边等,鼻尖被熏得有点黑;最妙的是房梁上的腊肉,用金线和棕线混着绣,肉皮的油亮和瘦肉的纹理都栩栩如生,连滴下来的油珠都用银线绣得晶晶亮。她往一片肉皮上绣了个极小的“岩”字,刚下针,就见房梁上的一串腊肉突然晃了晃,像在回应,宋岩抬头看了看,笑着说:“这肉成精了,知道你在绣它。”)
“累了就到门口晒晒太阳,”宋岩从熏房里出来,手里拿着块刚割的肉边,油津津的,“尝尝?这是头道烟熏出来的,带着点生肉的鲜和烟火的香。”林晓咬了一小口,咸香里果然裹着点丁香甜,肉纤维里还嵌着点麦秸的焦屑,像藏着个小小的冬天。顶针突然发烫,映出1970年的熏房:外婆在翻肉,宋岩爹在添柴,两人的影子在墙上叠在一块儿,像棵枝繁叶茂的树,外婆手里的红绒线绳,和林晓现在用的这根,连磨损的地方都一样。
(午后的雪停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70年代我的空间无人能查 阳光透过熏房的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正好落在挂着的腊肉上,把肉皮照得更亮了。“时光麦”的藤蔓不知何时顺着墙缝爬进了熏房,嫩绿色的卷须缠着槐树枝,迷你绣绷上的画面换成了分腊肉的场景:1970年的村民们排着队,手里提着粗布口袋;2024年的孩子们举着保鲜盒,盒上印着笑脸;未来的年轻人用真空袋分装,袋子上贴着“北大荒腊味”的标签。“这藤蔓比人还懂规矩!”王婶拎着篮子进来取肉,“刚看见它往灶膛里送了把干丁香,还把外婆的旧围裙搭在房梁上,围裙上的油星子跟现在熏出的油珠一个位置!”她指着其中一个绣绷,“你看这分肉的斤数,每户两斤半,跟咱现在分的一样,连给五保户多留的那斤都有!”)
许明华收到个包裹,是位老知青寄来的,里面是把黄铜刀子,刀鞘上刻着缠枝莲纹,刀柄缠着蓝布条,是外婆当年常用的那种。“他说这是1972年宋队长送的,”许明华把刀子抽出来,刀刃亮得能照见人影,“当年就用这把刀割熏好的腊肉,说刀锋快,能‘割开岁月的香’。”刀子刚碰到一块熏好的肉,就见肉皮上渗出点油珠,顺着刀刃往下淌,在地上积成个小小的“福”字,像刀自己刻出来的。
(傍晚时,熏房里的烟渐渐淡了,变成浅灰色的雾,裹着肉香往村外飘。村里的人都来领腊肉,男人们扛着扁担,女人们拎着篮子,孩子们跟在后面蹦跳,手里举着刚分到的肉边,吃得满嘴是油。李大爷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给每个人的肉包上片干荷叶,荷叶上还带着点雪粒,一碰到热乎的肉就化了,在叶面上晕出淡淡的绿。“当年分肉也这样,”他看着热闹的人群,眼里泛着光,“宋队长掌刀,你外婆包荷叶,知青们帮忙搬肉,雪地里满是脚印,跟现在一个样。有回你外婆的手被刀子划了个小口,血滴在荷叶上,她就用那片荷叶包了块最大的肉,送给了瞎眼的张奶奶,说‘血是暖的,肉也是暖的’。”)
林晓把绣好的熏肉图展开,图上的熏房和现实中的正好重合,布上的烟火仿佛还在流动,把1970年的暖、2024年的香、未来的盼,都织成了一幅会呼吸的画。“你看这图里的荷叶,”她指着布角,“像不像当年外婆包肉的那片?”宋岩凑过来看,布上的荷叶沾着个小小的红点,像滴凝固的血,和李大爷说的情景一模一样。“她们一首都在,”宋岩拿起片荷叶包了块肉递给林晓,“在这肉香里,在这荷叶的绿里,在每个人的笑脸里。”顶针在他指尖蹭了下,突然映出1970年的傍晚:外婆和宋岩爹坐在熏房门口,分吃一块熏好的腊肉,肉油滴在棉袄上,两人笑着用纸擦,擦着擦着,手指就握在了一起。
(“时光麦”的藤蔓在暮色里轻轻晃,所有迷你绣绷上的字都连成了一句话:“熏透岁华凝腊味,藏深春意入针线”。有片叶子垂下来,落在刚包好的荷叶肉上,叶面上的小绣绷映出串日期:“1970.12.26—2024.12.26”,像条跨越半个世纪的线。林晓把这片叶子夹进外婆的日记本,刚合上,就见纸页自动翻开,露出夹着的张旧账单,上面记着1970年熏腊肉的开销,斤数和现在的分毫不差,连买丁香花的钱都一样。)
暮色渐浓时,熏房的火渐渐小了,只留着点余烬,像颗跳动的心脏。宋岩正把熏好的腊肉取下来,每块都用荷叶包好,再系上根红绒线,线尾打着个丁香结。“这肉得挂在阴凉处,”他把肉串挂在谷仓的房梁上,“李大爷说能存到开春,等丁香花开了,就着新蒸的馒头吃,那才叫‘春配腊,甜配香’。”林晓往谷仓的墙角撒了把丁香籽,籽落在雪地上,瞬间就钻了进去,像给春天留了个记号。
远处传来各家烟囱的声响,炊烟在暮色里连成一片,像幅淡淡的水墨画。林晓靠在谷仓的门框上,看着宋岩把最后一串肉挂好,余烬的光透过熏房的门缝照出来,在雪地上投下道长长的光带,像条通往过去的路。她低头看了眼手里的顶针,上面沾着点黑灰和油星,在暮色里泛着温润的光。
她知道,这熏出来的不只是腊肉,是1970年揉进盐里的踏实,是2024年藏进烟火里的暖,是所有被岁月沉淀的心意,都在这咸香里,找到了最厚重的模样。就像那根永远不断的绣线,一头拴着麦秸的焦香,一头系着来年丁香的甜,而中间最暖的那段,是此刻熏房里的余温,是谷仓里悬挂的肉串,是红绒线打的丁香结,是所有藏在时光褶皱里的安稳,都在这一刻,凝成了不会消散的暖。
(宋岩走过来,从篮子里拿出块最小的腊肉,用荷叶包好递给林晓。“留着明天蒸馒头吃,”他的声音里带着烟火气,“李大爷说这叫‘岁末尝鲜’,让日子有个甜尾巴。”林晓接过来,荷叶的清香混着肉香漫进鼻腔,像把半个世纪的安稳都闻了遍。谷仓的角落里,“时光麦”的藤蔓悄悄开了朵极小的花,花瓣是嫩绿色的,像春天在里面藏了个小小的微笑。)
夜渐渐深了,熏房的余烬还在发亮,照着空荡荡的土坯房,照着墙上晃动的树影,照着那架靠在门口的三层绣绷。绷上的熏肉图在微光下泛着光,布上的烟火仿佛还在缭绕,把1970年的沉实、2024年的暖香、未来的期盼,都织成了一幅不会褪色的画。而画的角落里,留着块小小的空白,形状正好能容下两人此刻并肩的身影——那是属于他们的,独一无二的岁末印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U8W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