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泡面厂里的新生与希望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致一风华沈家两代的商海与星辰 http://www.220book.com/book/UACV/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致一风华沈家两代的商海与星辰

2008年11月2日的天津,郊区的风卷着落叶掠过琪露食品厂的蓝色厂房。李红梅穿着崭新的工装,手里攥着刚发的工资条,指尖在“8000元”的数字上反复——这是她当车间主任的第一个月工资,比在老家当文员时翻了三倍,奖金栏里的“全勤奖”“质量奖”加起来,够给女儿买台新电脑了。

“李主任,这批有机泡面的抽检报告出来了!”质检员小张捧着文件夹跑过来,脸上带着兴奋,“合格率100%,沈总(沈芳)说要给咱们车间发集体奖金,每人再加500块!”

李红梅接过报告,目光落在“有机小麦”“非油炸工艺”的字样上。三个月前,她和丈夫王建军在高速服务区遇到沈诗涵,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琪露食品厂应聘,没想到不仅夫妻俩都被录用,她还因为在大学学过食品检测,被沈芳破格提拔为车间主任。

车间里,王建军正和其他工人一起打包泡面。他负责的流水线贴着“致腾供应链专供”的标签,包装膜上印着致腾短视频的二维码,扫一下就能看到小麦种植的全过程。“红梅,你看这包装!”他举着一盒泡面喊,“刚才有个主播来拍视频,说咱们的泡面是‘能看见阳光的味道’,首播间一下子卖了五千箱!”

李红梅笑着摇头,心里却暖烘烘的。她记得刚来时,沈芳——那位气质优雅的董事长——特意找她谈话:“琪露做的不是普通泡面,是给辛苦人吃的热乎饭。原料要用最好的,工艺要最干净的,不能让信任咱们的人寒心。”现在看来,这话不是空谈——车间里的设备是德国进口的,连消毒水都是食品级的,工人们的宿舍带热水澡,食堂每天的菜谱都不重样。

下午的例会,李红梅拿着工资表站在台前:“这个月大家的工资都在6000以上,最高的王师傅拿了9200。”她指着墙上的产量图,“下个月咱们冲100万箱的目标,沈总说了,达标就组织大家去北京旅游,参观中资控股集团的总部!”

台下顿时爆发出欢呼声。有个年轻工人举着手喊:“李主任,我能不能用工资买星特币啊?我妈说致腾APP上的虚拟币能赚钱!”

李红梅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下班我教你,不过记住沈会长(沈诗涵)的话——‘投资要量力而行,别把吃饭的钱都投进去’。”她想起沈诗涵上次来视察时说的,“工人的工资要让他们看得懂、摸得着,既能养家糊口,也能有闲钱改善生活,但不能搞投机。”

傍晚的霞光透过车间的窗户,在包装好的泡面上镀了层金边。李红梅看着丈夫把最后一箱泡面搬上货车,车身上印着“致腾物流”的标志——这批货将通过沈诗涵拿下的巴拿马运河港口,发往东南亚。“听说那边的人爱吃咱们的海鲜味泡面,”王建军擦着汗说,“以后说不定能在致腾短视频上看到外国人吃咱们厂泡面的视频呢。”

食堂开饭时,电视里正在播放中资控股集团成立的新闻。沈诗涵站在中关村的大楼前,身边是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画面里闪过琪露食品厂的镜头,配音说“民生产业是中资控股的根基”。李红梅的手机突然震动,是女儿发来的视频:“妈妈,我用你寄的钱买了学习资料,老师说我有希望考上天津的重点高中!”

挂了视频,李红梅的眼眶有点热。她想起三个月前在高速服务区的绝望,再看看现在——丈夫有活干,自己有体面的工作,女儿有光明的未来,这一切都始于那次偶然的相遇,始于琪露食品厂的大门向他们敞开。

“李主任,沈总让你去办公室一趟。”秘书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沈芳的办公室里,放着份新的任命书:“任命李红梅为琪露食品厂副厂长,负责质量管理与员工培训。”老人笑着递过一杯茶:“诗涵说你是‘从车间里长出来的人才’,我信她的眼光。”

走出办公室时,厂区的路灯亮了起来,照亮了门口的招聘启事——“急招88人,普工月薪6000起,包吃住,有晋升空间”。李红梅知道,这则启事会像当初照亮她生活的光一样,给更多在困境中的人带去希望。

夜色渐浓,货车满载着泡面驶出厂区,车灯在公路上拉出两道明亮的光。李红梅站在门口望着,心里突然明白,沈诗涵和沈芳母女做的,从来不止是生意——是用一碗热乎的泡面,一份踏实的工作,给普通人搭建起生活的舞台,让他们在时代的风浪里,能稳稳地站着,笑着,向前走。

而她自己,就是这个舞台上最鲜活的例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UAC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致一风华沈家两代的商海与星辰 http://www.220book.com/book/UAC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