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科技园的玻璃幕墙在台风过境后的阳光下泛着冷光,像一面被擦亮的巨大银镜,映出林晓棠攥紧访客证的手。证套上“华为研究中心”的蓝色字样被手心的汗浸得发皱,边缘卷起细小的毛边,像她此刻七上八下的心绪。保安亭的闸机“嘀”地弹开时,空气里飘来臭氧与焊锡混合的奇异气味,混杂着远处食堂飘来的番茄炒蛋香——这味道让她想起大学食堂,那时程昊总抢她碗里的鸡蛋,说“程序员要多吃蛋白质”。
程昊在无尘室入口等她,白大褂的袖口别着“研发一组”的银色徽章,鼻梁上架着防蓝光护目镜,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刚校准过的激光仪。“来了?”他递过一套浅蓝色无尘服,布料摩擦时带起细微的静电,在她手腕上激出星点大的麻痒,“按尺码找的,阿姨说你最近瘦了。”
林晓棠套上无尘服时,拉链卡在锁骨下方,程昊伸手帮她拉上去,指尖不经意擦过她颈后——那里还留着钻石项圈压出的浅痕,像道淡粉色的年轮。他的动作顿了顿,护目镜后的目光暗了暗,却只说:“进去吧,最后测试刚结束,芯片还在恒温台里。”
风淋室的强气流猛地掀起她的头发,吹得脸颊发麻。林晓棠盯着镜中被包裹严实的自己,蓝色无尘服像层柔软的铠甲,把深圳湾1号的香氛、钻石项圈的冷意、顾世城的影子都隔在了外面。她想起生日宴上那件露背礼服,同样是被规训的穿着,无尘服却让她觉得安全——这里的束缚是为了守护某种珍贵的东西,而非展示与羞辱。
无尘室的灯光白得近乎圣洁,数十个穿着同款蓝服的人在仪器间穿梭,脚步轻得像踩在月球表面。程昊指着中央的洁净工作台,透明防护罩下,一枚指甲盖大小的芯片正躺在黑色防静电托盘上,被红色激光束缓缓扫描,表面泛起流动的彩虹光晕,像凝固的极光。
“5纳米,”程昊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抑制不住的颤音,“美国把我们列进制裁清单那天,组里立下军令状,要在三年里突破五代技术。今天是第一次完整测试通过。”他戴上乳胶手套,指尖悬在芯片上方三毫米处,像在触碰易碎的星尘,“你看这里,”他将芯片对准光源,“这些纳米级的电路,每条都比头发丝细千倍,却能承载百亿次运算。”
林晓棠的指尖隔着玻璃罩轻轻触碰那片微光,突然想起大学时程昊在实验室焊电路板的样子。他总说“焊点要像露珠一样”,松香融化时的青烟在台灯下飘成细小的云朵,那时他的白大褂袖口沾着焊锡,却比顾世城的定制西装更让她心动。“它……能做什么?”
“能让国产手机摆脱对进口芯片的依赖,”程昊的指尖在玻璃上划出芯片的轮廓,护目镜反射着激光的红光,“能让医院的CT机精度提高30%,能让无人机在沙漠里续航三天三夜……能让我们不用再看别人脸色。”他突然笑了,露出虎牙,“上周测试时,老工程师说这玩意儿比他孙子还难哄,温度差0.1度就罢工。”
电子显微镜的屏幕上,芯片的微观结构在缓缓旋转。林晓棠凑近看时,突然倒吸一口气——那些交错的电路、密布的节点,竟像极了深圳地图:深南大道是条粗壮的总线,科技园是核心处理器,前海新区像刚扩展的内存模块,连城中村那些蜿蜒的小巷,都化作了细微的毛细血管,在纳米尺度上跳动着生命的脉搏。
“像不像?”程昊调大倍数,屏幕上的“深南大道”清晰起来,“我们故意设计的,每个工程师都在里面藏了自己的秘密坐标。你看这个三角形,”他指着个微小的几何图形,“是天文台的位置,我画的。”
林晓棠的眼眶突然发热。她想起顾世城办公室墙上的深圳地图,金笔圈着的地块冰冷而贪婪,标注着“待开发”“己收购”;而眼前这张藏在芯片里的地图,却布满了温度——那是无数个深夜的加班、无数次失败的测试、无数双熬红的眼睛共同编织的图腾,每个节点都刻着“自主”“突破”“尊严”。
“想摸摸吗?”程昊递来一副乳胶手套,白色薄膜上印着细小的防滑纹路,“轻一点,它比婴儿的皮肤还娇贵。
(http://www.220book.com/book/UBQ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