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父的葬礼是在黎明前办的。没有棺材,只用两块门板拼成担架,铺着李翠花连夜缝的白布 —— 是用项建国的破军装拆的,布面上还留着弹孔的痕迹。张大爷用铡刀在坟头刻了块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 “项老汉之墓”,旁边插着半截汉阳造的枪管,是小石头从战场上捡回来的。
“得把土炮修起来。” 张大爷往坟前的土炮里填着黑火药,粗粝的手指沾着硫磺粉,在晨光里泛着青光。这炮是去年冬闲时全村人凑钱造的,铁管是用砸破的铁轨锻的,炮架是老槐树的树干,打鬼子时能轰半里地,现在成了尹家庄最后的防线。
李翠花抱着和沐站在坟边,婴儿的小手抓着坟头的青草。她把项父攥在手里的半袋麦种交给张大爷:“掺在炸药里吧,” 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俺爹说过,好麦子能炸出响。” 这是项家最后的种子,昨天收尸时从老人紧握的指缝里抠出来的,每粒都沾着血。
王二柱的媳妇端来碗桐油,往土炮的铁管里倒。油顺着管壁往下淌,在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映着天边的鱼肚白。她的男人还在地道里养伤,腿上的枪伤被炮弹震得裂开,卫生员只能用烧红的刺刀烫伤口,磺胺粉早就成了传说中的稀罕物。
“去年试炮时炸膛,伤了三个。” 小石头往炮眼里塞导火索,手指在发抖。这是他第一次独立装炮,王铁蛋教的口诀在脑子里打转:“一硝二磺三木炭,紧塞慢捣莫偷懒。” 炮身的铁锈蹭在粗布袖口上,留下暗红色的印子。
张大爷摸出个布包,里面是用硝酸钾和棉花做的雷管 —— 是从鬼子的未爆手榴弹里拆的,威力比土法造的强十倍。他的手抖得厉害,不是因为害怕,是昨天砍马腿时被日军的子弹擦过,筋络伤了还没好利索。
“点炮得有讲究。” 老人往小石头手里塞了根旱烟,烟锅里的火星忽明忽暗,“看烟辨风向,听声知远近。你爹当年打义和团,就靠这本事躲过洋枪子。” 烟袋杆上的红布条在风里飘,是李翠花用和沐的尿布改的,带着淡淡的奶腥味。
突然,放哨的孩子在村口敲起铜锣,三长两短 —— 是鬼子的巡逻队又来了。张大爷赶紧把导火索往后拽了拽,王二柱的媳妇抱着炮架往树后躲,李翠花把和沐塞进地窖的草堆里,用块石板盖住,上面压着半袋黑豆。
“这次带了炮!” 村口传来孩子的尖叫。项建国从炮楼废墟里捡的望远镜被张大爷举在眼前,镜片上的裂纹把远处的景象分成碎片:三辆摩托车,六匹战马,还有门小钢炮,炮轮上沾着尹家庄的黄土 —— 那是昨天扫荡时留下的。
“装麦粒!” 张大爷的吼声惊飞了坟头的麻雀。李翠花抓起麦种往炮膛里倒,的颗粒在铁管里哗哗作响,像在唱支悲壮的歌。她想起项父说的 “麦子能当子弹用”,现在终于信了 —— 去年有户人家用麦种打跑过偷粮食的狼。
小石头的手抖得更厉害了,火柴划了三次才点燃导火索。硫磺燃烧的青烟在晨风里扭出奇怪的形状,像条要飞走的蛇。他学着王铁蛋的样子往地上一趴,耳朵却支棱着听动静,听见日军的皮鞋踩在村口的石板上,发出整齐的 “咔咔” 声。
“怎么没响?” 王二柱的媳妇突然哭喊起来。导火索烧到尽头,土炮却纹丝不动,只有几粒麦种从炮口掉出来,在地上滚了滚。日军的小钢炮己经架起来了,黑洞洞的炮口正对着尹家庄的方向,像只择人而噬的野兽。
张大爷骂了句脏话,抓起身边的铡刀就往炮管里捅。铁刃刮着铁锈发出刺耳的声响,突然 “轰隆” 一声巨响 —— 原来是导火索受潮哑火,被铡刀撞出的火星点燃了。土炮的后坐力把老槐树震得哗哗掉叶,张大爷被掀翻在地,嘴里还叼着没抽完的旱烟。
李翠花被气浪掀倒时,看见漫天飞舞的麦种。金黄的颗粒混着弹片飞出去,像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有几粒还打在日军的钢盔上,发出清脆的 “叮叮” 声。最前面那辆摩托车被轰得腾空而起,驾驶员的军靴飞到半空,靴底还沾着项家地窖的泥土。
“炸得好!” 小石头的喊声带着哭腔。他爬起来想再装炮弹,却发现炮管己经炸得变了形,铁管上的弹孔里嵌着的麦种,像是土炮长出的牙齿。远处的日军开始炮击,炮弹落在村西头的空地上,把去年的麦茬炸得漫天飞舞。
李翠花往地窖爬时,看见张大爷的腿被弹片划开道口子,骨头都露出来了。老人却咧着嘴笑,手里还攥着半截导火索:“让小鬼子看看,咱尹家庄的土炮…… 比他们的洋炮厉害!” 血顺着裤腿往下淌,在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映着土炮的残骸。
躲进地窖时,和沐正抱着块红薯啃。是项母从怀里摸出来的,昨天日军搜粮时藏在袖管里,现在成了孩子的早饭。婴儿的小脸上沾着薯泥,看见李翠花进来,突然咧开嘴笑,露出没长牙的牙床,像极了项父年轻时的模样。
炮声渐渐远了,日军的报复性炮击没能打垮尹家庄的意志。李翠花摸着地窖墙壁上的弹痕,突然想起项建国信里写的:“只要人心齐,黄土能成金。” 她从怀里摸出日记本,用烧焦的木炭写道:“土炮哑火又轰鸣,麦种作弹退敌兵。和沐笑,家园在。”
黄昏时分,村民们从地窖里钻出来。张大爷被抬到地道里养伤,王二柱用烧红的铁钳给他烫伤口,老人咬着根木棍,汗珠子顺着皱纹往下淌,却没哼一声。小石头在土炮的残骸旁立了块木牌,上面写着 “麦种炮之墓”,旁边摆着半碗没吃完的红薯。
李翠花把散落的麦种一颗颗捡起来,指甲缝里塞满泥土。有粒种子掉进炮管的弹孔里,卡在生锈的铁缝中,她费了半天劲才抠出来,发现己经被炮火烧得发黑,却依然。她把这粒种子埋在项父的坟头,用衣襟兜着土盖上,像是在埋下一个沉甸甸的希望。
夜色降临时,尹家庄的土炮又响了。这次是小石头用剩下的炸药做的地雷,埋在村口的石板路下,炸得前来侦查的日军骑兵人仰马翻。爆炸声在山谷里回荡,像在告诉远方的项建国:家里都好,麦种还在,等你回来播种。
李翠花抱着和沐站在村口,望着远处闪烁的炮火。婴儿在怀里睡着了,小拳头攥着粒焦黑的麦种,那是从项父坟头的土里捡的。她知道,只要这粒种子还在,尹家庄就永远不会被打垮,就像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无论经历多少苦难,总能在春天长出新的希望。
风从田野里吹来,带着麦苗的清香。李翠花对着炮火闪烁的方向,轻声说:“建国,家里的麦子,等着你回来收。” 声音在夜风中飘散,却仿佛能穿透硝烟,传到那个她日思夜想的人耳中。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麦田里的军魂》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UDK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