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0章 抗战胜利的麦垛:1945 年的丰收与哀思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麦田里的军魂 http://www.220book.com/book/UDKT/ 章节无错乱精修!
 暮色潇潇雨未歇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秋分的太阳把尹家庄的打谷场晒得滚烫。项建国踩着满地的麦糠往家走,军靴碾过脱粒后的麦穗,发出细碎的咔嚓声。他的右臂还不能使劲,却执意要帮着扬场,木锨在手里摇摇晃晃,金黄的麦粒从空中落下,像场温暖的雨。

“歇着吧你。” 李翠花抢过木锨,手腕一抖,麦粒和麦壳在空中分离开来,划出两道优美的弧线。她的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蓝布褂子被汗水浸得发深,却比城里小姐的绸缎衣裳还挺括。和沐跟在她身后,用个小簸箕捡着散落的麦粒,小脸蛋晒得通红,像熟透的苹果。

场边的麦垛堆得像座小山,最高的那堆插着根红布条,是独臂兵用剩下的军装改的。张大爷说,那是给牺牲的战友留的位置,“他们虽然不在了,但这丰收有他们的份”。每天傍晚,都会有人往那堆麦垛前摆碗小米粥,有时是王二柱媳妇,有时是瞎眼的老奶奶,碗沿永远擦得干干净净。

项建国坐在石碾上,看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断腿兵拄着枣木拐,正帮着过秤,他的左腿在谷堆里陷得很深,却把账本记得清清楚楚,每个数字都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儿。独臂兵则用仅剩的左手牵着毛驴,往场上拉着新割的麦子,驴背上的麻袋鼓鼓囊囊,压得毛驴 “哼哧哼哧” 地喘。

“今年的麦子,一亩能多收二十斤。” 项母提着瓦罐过来,给大家分着绿豆汤。瓦罐上的磕碰是去年鬼子扫荡时留下的,现在成了家里的念想。她往项建国手里塞了碗汤,“你爹要是能看见,保准笑得合不拢嘴。”

项建国的目光落在场边的坟地。项父的坟前新添了束野菊花,是和沐采的,黄灿灿的像小太阳。旁边的衣冠冢前也摆着祭品,是独臂兵特意留的白面馒头,他说王铁蛋最爱吃这个,以前打仗时,总把馒头省下来给新兵。

打谷场的角落里,几个孩子围着断腿兵听故事。他正讲着百团大战的事,说当时他们趴在麦地里三天三夜,渴了就喝露水,饿了就嚼生麦粒,“那麦子,比现在的硬,却格外顶饿”。讲到牺牲的战友时,他突然停住了,往烟袋锅里塞了把旱烟,烟雾缭绕中,谁也看不清他的表情。

李翠花把晒好的麦子装进口袋,每袋都装得满满的,用麻绳扎紧,上面系着张小纸条,写着各家的名字。有袋麦子特别留出了二斤,她往里面放了朵干艾草,是从项父坟头采的,“给王班长他们捎点去,在那边也能尝尝新麦的味”。

傍晚时分,打谷场响起了锣鼓声。村里的皮影戏班要演出,戏台就搭在最大的麦垛前,幕布是用缴获的日军帐篷改的,上面还能看见模糊的太阳旗印记,被孩子们用红漆画成了五角星。项建国抱着和沐坐在前排,孩子的小手抓着他的军扣,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幕布上跳动的人影。

皮影戏演的是《地道战》,熟悉的场景让在场的人都红了眼眶。当演到鬼子进村抢粮时,和沐突然指着幕布喊:“坏蛋!打!” 小手攥成拳头,使劲往幕布上捶,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笑声里却带着点涩涩的味道。

演出结束后,张大爷站在麦垛上,手里举着个铁皮喇叭,是用日军的炮弹壳改的:“今年的公粮,咱多交三成!” 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给城里的八路军送过去,让他们也尝尝咱尹家庄的新麦!”

村民们纷纷响应,有的往粮袋里又添了两把麦粒,有的把最好的麦种挑出来,说要给部队送去。项建国看着这一幕,突然想起王铁蛋说过的话:“老百姓就是咱的根,有他们在,咱就永远饿不着。” 他摸了摸怀里的空罐头盒,里面装着从项父坟头采的麦种,得像颗小太阳。

夜深了,打谷场渐渐安静下来。项建国和李翠花往家走,和沐趴在他的肩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颗麦粒。月光洒在麦垛上,像给它们镀上了层银霜,最高的那堆麦垛前,那碗小米粥还冒着热气,旁边的野菊花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像在给逝去的英雄们唱着安眠曲。

走到家门口时,项建国突然停下脚步,望着满天的繁星。他想起了百团大战中牺牲的战友,想起了王铁蛋最后那坚定的眼神,想起了项父临终前紧握的那半袋麦种。他知道,这丰收来之不易,是用无数人的生命换来的,就像这麦粒,要经过风雨的洗礼,才能结出的果实。

李翠花从屋里端出两碗新麦粥,上面漂着层金黄的米油。她把其中一碗放在项父的牌位前,又往地上洒了点,算是给那些牺牲的战友们的。“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喝了。” 她往项建国手里塞了双筷子,“明天还要早起磨面呢,给和沐蒸馒头。”

项建国喝着麦粥,觉得这是他喝过的最香甜的粥。麦粒的清香在嘴里弥漫开来,混着家的味道,让他觉得无比踏实。他知道,从今往后,他可以放下枪,拿起锄头,和家人一起,在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上,种出更多的麦子,养活更多的人,让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在九泉之下也能安息。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地上的麦糠上,像撒了层碎银子。项建国望着熟睡的和沐,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这孩子将在和平的阳光下长大,再也不用经历战争的苦难,他可以尽情地在麦地里打滚,在打谷场上追逐嬉戏,享受着前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

1945 年的丰收,带着胜利的喜悦,也带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深深扎根在尹家庄的土地上。那些金黄的麦垛,不仅是丰收的象征,更是希望的灯塔,照亮了往后的路。项建国知道,只要这片土地还在,只要麦种还在,尹家庄就永远充满生机,中国就永远充满希望。

第二天一早,项建国就带着和沐去了地里。他把从项父坟头采的麦种撒在土里,用锄头轻轻盖好。和沐在旁边帮忙,小手往土里埋着麦粒,嘴里念叨着 “长大,长大”。项建国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突然觉得,这就是最好的传承,生命不息,希望不止。

远处的打谷场,村民们己经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欢声笑语在田野里回荡。项建国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而他们,将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耕耘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UDK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麦田里的军魂 http://www.220book.com/book/UDK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