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野菜粥里的年景:1941 年大旱纪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麦田里的军魂 http://www.220book.com/book/UDKT/ 章节无错乱精修!
 麦田里的军魂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麦田里的军魂最新章节随便看!

开春后的第三场雨,只打湿了地皮就停了。李翠花蹲在田埂上,看着刚冒芽的麦苗蔫头耷脑地趴在地上,叶尖卷成了细针。去年秋播时下的那点雨,早被开春的热风刮得一干二净,龟裂的土地像老人手背的皱纹,顺着垄沟一路爬向天边。

项父拄着拐棍挪到地头,浑浊的眼睛盯着日头,草帽沿的阴影遮不住额上的汗珠。"怕是要旱死。" 他摸出烟袋,却又塞回兜里 —— 烟叶早被省着给送情报的王二柱当暗号了。去年冬天囤的那点红薯干,现在每天只能掰一小块,泡在野菜粥里煮得黏糊糊的。

灶房的水缸见了底,李翠花提着木桶去村东头的井台。排队的人排到了老槐树下,有个穿补丁棉袄的老汉,木桶底都磨穿了,还垫着块破布往里舀水。井绳上的麻线磨断了好几股,被人用布条接起来,摇轱辘时咯吱咯吱响,像是随时会散架。

"翠花妹子,你家麦子咋样?" 排在前面的张婶转过脸,颧骨上的晒斑比去年深了好几层。她家二柱上礼拜去送信,回来时腿上中了一枪,现在还躺在炕上哼哼,"俺家那几亩,苗都黄了半截。"

李翠花把木桶往怀里紧了紧,桶沿的铁皮硌着胳膊:"比你家强点,俺家那片地墒好。" 她没说的是,昨晚她悄悄往麦地里浇了半桶洗脸水,那是全家攒了三天的。

轮到她打水时,井里的水面离井口足有两丈深。她踩着井台边缘往下看,黑黢黢的井壁上长着青苔,水面像块发黑的镜子,映出她蜡黄的脸。摇了二十多下轱辘,才打上来半桶浑水,水面漂着层黄泥沙。

回家路上,遇见保长带着两个伪军挨家挨户收粮。领头的伪军腰里别着盒子炮,枪套上的红绸子在热风里飘,看见李翠花的水桶,抬脚就踹过来:"娘们,有水不?"

李翠花赶紧把水桶往身后藏,后腰撞在石碾子上,疼得她龇牙咧嘴:"就这点水,还得浇麦子。"

保长叼着烟卷,烟圈喷在她脸上:"皇军要征粮,每家交两斗,交不出来就拿东西抵。" 他瞥了眼项家的土坯房,"你家男人不是投了八路?识相点就赶紧交粮。"

项父不知啥时候拄着拐棍挪了过来,把李翠花护在身后:"家里真没粮了,不信你们搜。" 他空荡荡的裤管在风里晃,去年摔断的腿还没好利索。

伪军闯进院里翻了半天,锅台洞里的红薯干、炕席下的半袋麦种都翻了出来。领头的伪军掂着麦种袋子,嘿嘿冷笑:"这不是粮?"

李翠花扑过去想抢,被伪军一把推在地上。她眼睁睁看着那袋麦种被扛走,袋口露出的麦种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是项建国临走时说的那些希望,一下就没了。

夜里,灶房的油灯昏昏沉沉。项母把野菜粥往李翠花碗里拨了半瓢:"你多吃点,明天还得下地。" 粥里的荠菜根没切细,硌得嗓子眼生疼。

李翠花没动筷子,摸出枕头底下的日记本。最近的字迹越来越淡,墨汁早就用光了,是用锅底灰调的水。她翻到前几年的那页,项建国写的 "春分前必播完种" 还清晰,下面她记的 "今日浇麦半桶" 却晕成了黑团。

"娘,俺明天去挖野菜。" 她把粥推回去,碗沿的豁口割着手指,"东山沟里说不定有能吃的。"

第二天鸡没叫,李翠花就揣着篮子上了山。露水打湿了布鞋,鞋帮裂的口子越来越大,石子硌得脚底生疼。往年这时候,山沟里长满了马齿苋和灰灰菜,今年却连根草芽都少见,只有耐旱的酸枣刺在石头缝里扎着。

她在山坳里找到片苦苦菜,刚蹲下去挖,就听见窸窸窣窣的声响。树丛里钻出个穿灰军装的后生,胳膊上缠着血布条,看见她就往树后躲:"别喊,我是八路军。"

李翠花认出他袖口的补丁 —— 和项建国那件棉坎肩的针脚一样。她把篮子往他面前递:"俺男人也是八路军,叫项建国。"

后生的眼睛亮了亮,接过苦苦菜就往嘴里塞,嚼得满脸都是绿汁:"我认识项班长,他在百团大战立了功。" 他从怀里摸出个干硬的窝头,掰了半块给她,"这是司令部发的,你拿着。"

窝头渣掉在地上,李翠花赶紧捡起来塞嘴里。麦香混着尘土味,在舌尖慢慢散开,她忽然想起项建国临走时吃的那顿红薯,也是这么噎人。

回到村里,看见妇救会的人在老槐树下集合,每人手里都提着篮子,篮子里是挖来的野菜。张婶把她家的红薯干倒在大锅里:"凑一起煮,总比各自挨饿强。"

李翠花往锅里倒了半篮子苦苦菜,看着绿色的菜叶在浑浊的汤里翻滚。保长带着伪军又来催粮,这次却没闯进谁家,远远地站在村口骂了几句就走了 —— 有人看见他们的粮车被八路军劫了,正往回赶呢。

傍晚时分,天边终于飘过乌云。李翠花抱着头往地里跑,刚跑到地头,雨点就砸了下来。豆大的雨点打在麦苗上,发出沙沙的响,干硬的土地冒出白烟,像是在欢呼这场迟来的雨。

她跪在地里,任由雨水打在脸上,和眼泪混在一起。远处传来妇救会姐妹们的欢呼,还有谁家的孩子在喊:"下雨了!麦子有救了!"

夜里记日记时,李翠花的字迹格外用力。锅底灰调的水在纸上晕开,她写道:"今日得雨,麦苗可活。后生说建国立了功,他定能平安。" 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像是在应和着她的话,也像是在滋润着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

灶台上的野菜粥还冒着热气,里面掺了半块八路军后生给的窝头,在昏黄的油灯下,散发着微弱却坚定的希望。项父坐在炕沿上,用没受伤的左腿蹬着纺车,嗡嗡的声响混着雨声,在这土坯房里织成一张温暖的网,护着这家人度过又一个艰难的夜晚。



    (http://www.220book.com/book/UDK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麦田里的军魂 http://www.220book.com/book/UDK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