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清晨,香港水警巡逻艇划破平静的海面,朝着东沙群岛以东143海里的坐标驶去。
程墨站在船头,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扑面而来,远处天际泛着鱼肚白。
"声呐有反应了!"水警队长指着仪表盘上的绿色光点,"水下143米处有个金属物体,长约1.5米,宽约0.8米。"
程墨戴上墨镜,望向波光粼粼的海面:"能确定是什么吗?"
"不像沉船残骸。"队长调整声呐参数,"形状太规整了,像是...保险箱。"
潜水员老陈正在检查装备,他黝黑的脸上布满皱纹,是水警队最有经验的深潜专家。
他拍了拍氧气瓶:"这深度得用氦氧混合气,水下停留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
程墨点点头:"安全第一,找到目标就标记位置,不要贸然打捞。"
潜水艇缓缓下沉,很快消失在碧蓝的海水中。
程墨盯着腕表,秒针一格一格跳动。
二十分钟后,通讯器突然传来老陈急促的声音:"找到了!是个保险箱,但...等等..."
通讯器里传来金属碰撞声和模糊的对话,接着是一阵刺耳的电流杂音。
"老陈?"程墨抓起对讲机,"报告情况!"
没有回应。
水警队长脸色骤变:"信号断了!"
三分钟后,潜水艇被迫上浮。舱门打开的瞬间,程墨的心沉了下去——老陈面色惨白,手里攥着一块扭曲的金属片。
"下面有陷阱..."老陈的声音发颤,"保险箱连着钢丝,我一碰就触发了机关...差点被缠住。"
金属片被送到鉴证科。
技术员在显微镜下观察后,抬头道:"这不是普通钢丝,是军用级合金索,表面涂了防锈蚀的特殊涂层。"
程墨的手机突然响起。阿强急促的声音传来:"程Sir,查到了!
那个保险箱的型号很特殊,是瑞士1970年生产的深海专用保险柜,全香港只有三个买家。"
"名单发我。"
传真机缓缓吐出一张纸:
香港海洋研究所
皇家游艇俱乐部
周氏船运公司
"周氏?"程墨皱眉,"周永康的家族企业?"
周氏船运的办公室位于中环一栋老式写字楼内。推开门时,灰尘在阳光中飞舞,前台积着厚厚的灰。
"早就没人了。"隔壁公司的职员探头道,"三年前就倒闭了,老板坐牢了嘛。"
程墨戴上手套,推开总经理办公室的门。
蛛网密布的文件柜里,一份1973年的船舶登记表引起他的注意——"明珠号,所有权转让,新登记人:李文耀"。
办公桌抽屉锁着,程墨用发卡轻轻拨弄,锁芯发出轻微的"咔嗒"声。
抽屉里只有一本泛黄的记事本,最后一页被撕去,但残留的纸页上印着几个模糊的字:"...箱密码:14-3-7..."
阿强突然从档案堆里抽出一张照片:"程Sir,看这个!"
照片上是年轻时的周永康和李文耀站在游艇甲板上,背景里有个潜水员正往海里放一个金属箱。照片角落的日期写着"1971.7.15"。
"比'明珠号'沉没早两年..."程墨若有所思,"他们早就往海里藏过东西。"
回到警署,程墨将新线索钉在案情板上:
1971年,周永康和李文耀在相同坐标投放保险箱
1973年,"明珠号"沉没,三人幸存
1976年,多人因追查保险箱丧命
"这箱子里到底有什么?"阿强挠头,"值得这么多人送命?"
程墨翻开张明伟的笔记本,紫外线灯下显现出一串数字:"1971.7.15-2000000"。
"两百万..."程墨突然抬头,"查查1971年7月香港各大银行的巨额取现记录!"
汇丰银行的档案室里,老式微缩胶片机嗡嗡作响。
经理推了推眼镜:"1971年7月...啊,这里!7月14日,周氏船运公司取现两百万港币,备注是'船舶采购定金'。"
"但第二天他们就把钱沉进了海里?"阿强不解。
程墨的手机突然响起。廉政公署来电:"程Sir,李文耀的车祸档案找到了,有个细节很奇怪——他的遗物清单里没有手表。"
"什么意思?"
"根据车祸现场照片,他手腕上明明戴着块劳力士,但医院登记的遗物里没有。"
程墨猛地站起:"查查这块表的型号!"
劳力士专卖店的老师傅戴着寸镜,仔细查看照片:"这是1971年的特别款,表盘刻有独立编号。
啊!这款很特别,表壳是铂金的,防水深度...150米。"
程墨和阿强对视一眼——正好能潜到保险箱所在的深度。
"能查到买家吗?"
老师傅翻出泛黄的登记簿:"这款全港只卖了三块...喏,一块卖给周氏船运的周老板,一块卖给李姓商人,还有一块..."他的手指停在第三个名字上,"张姓医生。"
张明伟。
法医解剖室里,老陈正在检查张明伟的私人物品。
他从证物袋里取出一个药瓶,突然停住:"程Sir,这药瓶重量不对。"
X光扫描显示,药瓶底部有个暗格。撬开后,里面是一把微型钥匙,柄上刻着"143"。
"保险箱钥匙..."程墨捏着钥匙,"原来一首在张明伟手里。"
水警总部的会议室里,专家们正在研究打捞方案。
"不能再派潜水员冒险。"海洋专家指着海图,"这片海域有暗流,加上那个机关..."
程墨突然打断:"如果用磁力打捞呢?"
"理论上可行,但需要精确坐标。"
程墨指向声呐图:"这里,误差不超过三米。"
第二天黎明,专业打捞船抵达目标海域。巨大的电磁铁缓缓沉入海中,所有人心悬一线。
十分钟后,钢缆突然绷紧。
"抓到了!"操作员大喊,"正在上浮!"
当那个锈迹斑斑的保险箱露出水面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程墨戴上手套,轻轻擦去表面的海藻和淤泥,露出锁孔。
那把微型钥匙插入时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箱门缓缓开启——里面只有一块防水袋包裹的劳力士手表,和一封泛黄的信。
程墨小心展开信纸,上面是李文耀的笔迹: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我可能己经不在人世。
1971年7月15日,我们三人合伙劫走了周氏船运的两百万现金。
为防黑吃黑,我将钱藏在此处。手表是开箱钥匙,密码14-3-72。但记住,有些秘密,永远不要揭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UDX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