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五十二章 瓷瓶暗格

小说: 神探程墨   作者:冰城酒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神探程墨 http://www.220book.com/book/UDXM/ 章节无错乱精修!
 神探程墨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神探程墨最新章节随便看!

7月6日,南丫岛码头笼罩在晨雾中。

程墨站在湿漉漉的木板上,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扑面而来。

渔民老陈搓着粗糙的手,指向远处一艘漆面斑驳的渔船:"周先生昨晚上了那艘船,戴着鸭舌帽,但我认得他右手——小指缺了一截。"

"船去哪了?"程墨眯起眼睛望向海面。

"说是去大屿山,但我看航向不对。"老陈压低声音,"像是往东边去了。"

程墨的皮鞋踩在潮湿的甲板上,发出沉闷的回响。渔船舱门虚掩着,推开门,一股霉味混合着机油的气息扑面而来。

狭窄的舱室里,床铺凌乱,烟灰缸里堆满烟头。

程墨弯腰捡起半张船票——目的地栏被撕去,只留下"7月5日"的日期。

枕头下压着一本英文小说《老人与海》。程墨翻开扉页,上面用铅笔写着"Z.Y.W."三个字母。

书页间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周永文站在古董店门前,身旁是笑容灿烂的赵永和,背景里"永和轩"的招牌崭新发亮。

"程Sir!"阿强从舱室角落的垃圾桶里翻出个揉皱的纸团,"你看这个。"

展开的纸条上潦草地写着:"货在青花里,名单在暗格,7.6交人。"字迹与周世昌账本上的如出一辙。

"青花..."程墨的手指轻抚过纸条,"是指那个瓷瓶?"

阿强的对讲机突然响起。

廉政公署的调查主任声音急促:"程督察,我们在周世昌仓库发现批准备出口的文物,有个青花瓷瓶很可疑——瓶底有机关!"

仓库位于葵涌码头,铁皮屋顶在烈日下泛着刺眼的白光。

程墨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尘土在光束中飞舞。十几个木箱堆在角落,廉政公署的探员正小心拆封。

"就是这个。"调查主任戴上白手套,捧起一个青花缠枝莲纹梅瓶,"X光显示底部有夹层。"

程墨接过瓷瓶,指腹抚过细腻的釉面。瓶底看似平整,但边缘处有细微的色差。

他用小刀轻轻撬动,"咔嗒"一声,底托应声而落——里面藏着一卷微型胶卷。

廉政公署的投影仪嗡嗡作响。胶卷上的内容投射在墙上:是一份手写名单,列着十几个人名和数字。

程墨一眼认出"赵永和—1971.7.15"、"周世昌—1976.7.3"的条目,每个名字后面都跟着金额,最后一行写着"Z.Y.W.—待定"。

"这是..."阿强倒吸一口凉气,"杀人名单?"

"不。"程墨摇头,"是分赃记录。1971年那批走私文物,这些人都有份。"

调查主任指着名单末尾的印章:"这个'文渊阁'印记,是七十年代初活跃的文物走私集团的标志。"

程墨的手机突然震动。

国际刑警发来加密电报:周永文的瑞士账户于今早收到一笔50万港币的转账,汇款方是"W.Y.C.古董行"。

"W.Y.C...."程墨快速翻阅笔记本,"万永昌?上环那家古董行?"

万永昌古董行的橱窗里,一对明代鎏金佛像在射灯下熠熠生辉。

程墨推开雕花木门,铜铃清脆作响。柜台后的老者抬起头,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闪烁。

"程警官,稀客啊。"万老板笑容可掬,"看上什么了?"

程墨亮出证件:"查案。你认识周永文吗?"

"周永文?"万老板推了推眼镜,"那个文物走私犯?早些年打过交道,后来听说坐牢了。"

"今早你给他转了50万。"

万老板的笑容僵在脸上:"这...这是笔古董交易款..."

"什么古董?"

"一个...一个宋代笔洗..."

程墨从公文包取出瓷瓶照片:"是这个吗?"

万老板的额头渗出细汗:"不...不是..."

阿强突然从里间出来,手里拿着本账册:"程Sir,他今早根本没出货记录!"

万老板瘫坐在太师椅上:"我...我是被逼的!周永文威胁我,说知道我和赵永和当年的事..."

"什么事?"

"1971年那批货..."万老板的声音发抖,"我们合伙做了假鉴定,把真品当赝品报关..."

程墨的手机再次响起。水警巡逻队报告:在东经114°、北纬22°附近海域发现目标渔船,正朝公海方向行驶。

快艇划破墨绿色的海水,浪花溅在程墨的西装上。

望远镜里,那艘渔船在波涛中起伏,甲板上空无一人。程墨示意水警包抄,自己率先跳上摇晃的甲板。

船舱门反锁着。程墨踹开门,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

周永文仰面倒在血泊中,胸口插着把古董匕首——刀柄上刻着"文渊阁"三字。

他的右手紧握着一张照片,程墨小心掰开僵硬的手指——是周世昌和另一个男人的合影,背景是某家琴行,男人背对镜头,只露出半截翡翠戒指。

"死亡时间不超过两小时。"随行法医检查伤口,"凶器很特别,刃口有倒钩。"

程墨的目光落在舱壁上的挂历。7月6日的日期被红笔圈出,旁边写着"交易"二字。

床头柜上放着本《老人与海》,书签是一张琴行名片:"老周琴行—中环德辅道中188号"。

"程Sir!"阿强从床底拖出个皮箱,"有发现!"

皮箱里是几卷字画和一个小木盒。程墨打开木盒,里面是把黄铜钥匙,匙柄刻着"143"。

"又是143..."阿强皱眉,"和郑月案一样。"

程墨的手机震动起来。

鉴证科发来最新报告:杀死周永文的匕首上提取到半枚指纹,与周世昌别墅门把上的指纹匹配。

"不可能..."阿强瞪大眼睛,"周世昌己经死了!"

"除非..."程墨翻看照片背面的日期,"1971.7.15...这天发生了什么?"

廉政公署的档案室,尘封的案卷被重新翻开。

1971年7月15日的缉私记录显示:海关在葵涌码头截获一批申报为"工艺瓷"的货物,实际是明代官窑瓷器。

报案人是周世昌,但实际查获者是海关督察...李文耀。

"李文耀?"程墨猛地合上档案,"他不是西年前死在'明珠号'上了吗?"

"等等..."阿强翻到另一页,"李文耀当年有个搭档叫王志强,后来调去澳门海关了。"

程墨拨通澳门警方的电话。半小时后,回复令人震惊:王志强上周辞职,现居香港,职业是...古董鉴定师。

"查他的住址!"

黄昏的北角旧区,唐楼外墙斑驳脱落。程墨敲响三楼B座的门,无人应答。

门锁是新换的,程墨用警徽借来钥匙。推开门,公寓整洁得反常——没有家具,只有墙角堆着几个行李箱。

浴室镜柜后藏着个暗格。程墨取出里面的文件袋,倒出一本护照和几张照片。

护照名字是"王志强",但照片却是另一个人——戴着金丝眼镜,右手小指戴着翡翠戒指。

照片上是年轻时的王志强与李文耀站在海关办公室,两人举着"缉私先进"的锦旗。

另一张照片的背景是码头,李文耀正在检查木箱,而王志强悄悄将一个瓷瓶塞进汽车后备箱。

"监守自盗..."阿强咂舌,"所以当年那批货是他们自己偷的?"

程墨的手机突然响起。鉴证科同事声音激动:"程Sir!比对结果出来了!

匕首上的指纹与王志强1971年入职时留档的指纹完全吻合!"

"全城通缉王志强。"程墨收起护照,"重点排查码头和机场。"

夜色渐深,程墨站在廉政公署的玻璃幕墙前,香港的灯火在脚下闪烁。

周永文、赵永和、周世昌...这些名字在脑海中串联成线。

1971年的走私案,西年前的沉船事故,如今的连环命案——所有线索都指向那个消失的海关督察。

阿强推门而入:"程Sir,查到王志强昨晚买了张去台北的船票,用的是化名。"

"哪家船运公司?"

"周氏船运。"阿强递过票根复印件,"奇怪的是,售票员说购票人右手小指缺了一截..."



    (http://www.220book.com/book/UDX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神探程墨 http://www.220book.com/book/UDX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