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正午,香港中环的汇丰银行钟楼前挤满人群。
程墨拨开骚动的人墙,仰头望向那座殖民时代的老钟——青铜指针诡异地停在1点43分,钟面玻璃蛛网般裂开,几滴暗红色液体正顺着裂缝缓缓下渗。
"不是故障。"消防队长抹着汗,"钟楼内部发现尸体!"
盘旋而上的铸铁楼梯散发铁锈味。程墨推开顶层维修间的木门,血腥味扑面而来。
穿工装的男人仰面倒在齿轮组间,胸口插着半截断裂的钟表钥匙,脖颈缠绕着锈迹斑斑的钢丝。
墙上的电子钟停在13:43,秒针疯狂抖动。
"死者陈大文,银行钟表师。"阿强翻查证件,"今早本应调校大钟。"
程墨蹲身观察尸体右手——紧握的螺丝刀尖端沾着靛蓝颜料。尸体脚边散落着齿轮零件,其中一个铜齿轮内侧刻着"143"。
"程Sir!"鉴证科同事举起紫光灯,"看这里!"
紫外线下,钢丝绳上浮现荧光指纹,死者工装口袋渗出同样的荧光粉末。
更诡异的是,齿轮箱润滑油里悬浮着细小的金箔碎片,波浪纹路与之前案件如出一辙。
钟楼控制室的仪表盘布满灰尘。程墨戴上手套转动校时旋钮,指针纹丝不动。
他俯身检查控制箱,发现计时芯片被替换成老式发条装置,发条盒上刻着"1908"。
"1908年原装零件..."阿强咋舌,"从哪找来的?"
程墨的目光停在维修日志上。最后一页写着:"8.31,更换143号齿轮"。签名却是死者的笔迹。
"死者自己换的零件?"阿强疑惑。
"不。"程墨指向墨迹边缘的洇痕,"签名时纸张是湿的——有人伪造!"
银行金库的监控室,保安主任调出昨夜录像:凌晨1点40分,陈大文独自进入钟楼。1点43分整,画面突然雪花闪烁,恢复时尸体己出现。
"电磁干扰。"技术员检查录像带,"强磁场导致信号中断。"
程墨的手机震动。廉政公署发来传真:陈大文瑞士账户上月收到三笔汇款,总额143万港币,汇款方是"远东钟表协会"。
"又是这个协会!"阿强惊呼。
档案显示该协会注册于列支敦士登,主席署名"钟表匠"。程墨翻看会员名录时瞳孔骤缩——陈永年的名字赫然在列。
钟楼齿轮箱的暗格里,程墨撬开生锈的盖板。
里面是半本烧焦的笔记,残页记录着钟楼大钟的机械缺陷:"143号齿轮承重极限143公斤,超载将崩裂"。
"谋杀预告..."阿强倒吸凉气。
程墨的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看这个三角形符号——和之前案件一致。"
暴雨突至时,程墨站在陈大文的公寓门前。锁孔里凝固着快干胶,破门后霉味扑鼻。
书桌上摊着《钟表机械学》,书页间夹着张老照片:年轻的陈大文与穿西装的男人站在钟楼前,男人右手小指戴着铂金指套。
"这人是谁?"阿强凑近细看。
照片背面写着:"1970年摄于瑞士,与钟表匠大师"。西装男的胸牌模糊不清,只辨出"P.B."缩写。
卧室衣柜底层的铁盒里,藏着几盘录音带。程墨按下播放键,沙沙声后响起陈大文颤抖的声音:
"他们发现我改了账目...钟表匠说必须处理143号齿轮..."
背景传来金属摩擦声,接着是低沉的男声:"明晚1点43分,按计划进行。"
"勒索录音!"阿强激动道。
程墨倒带重听,背景的金属声有七次规律停顿。声纹分析显示:这是老式打字机的敲击声,敲打的是"143"三个键。
廉政公署的会议室,投影仪将声谱图投在幕布。调查主任推了推眼镜:"匹配到1973年一桩商业诈骗案,涉案打字机编号143。"
"案犯呢?"
"主犯潘柏年,前银行高管,1974年保外就医时失踪。"主任切换幻灯片,"他的右手小指...因工伤截肢。"
程墨猛地站起:"查潘柏年与陈大文的关系!"
人事档案室尘封的卷宗里,1970年外派培训名单显示:陈大文与潘柏年同期赴瑞士进修钟表技术。
结业照上,潘柏年右手戴着黑色手套。
"程Sir!"阿强举着传真,作者“冰城酒家”推荐阅读《神探程墨》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瑞士警方回复:潘柏年三年前购买过铂金指套!"
暴雨夜的九龙塘别墅区,程墨推开潘宅铁门。
庭院杂草丛生,客厅的落地钟停在1点43分。书房抽屉里,半盒雪茄旁放着铂金指套,内壁刻着"P.B."。
"他回来过!"阿强检查衣橱,"衣服少了三套。"
地下室的门用铁链锁着。程墨剪断锁链,霉味中混杂着机油气息。
工作台上散落着齿轮零件,显微镜下压着半张蓝图——正是汇丰钟楼的机械结构图,143号齿轮被红笔圈出。
"程Sir!"阿强撬开地板暗格,"有发现!"
油布包裹里是台老式打字机,键盘上"1""4""3"三个键磨损严重。旁边录音带的标签写着:"1976.8.31"。
录音机里响起潘柏年的声音:
"大文,这是最后的机会。明晚1点43分,让大钟停下..."
背景突然插入陈大文的尖叫:"你疯了!这会害死..."
枪声乍响,录音戛然而止。
"潘柏年杀了陈大文?"阿强愕然。
"不。"程墨倒带重听,"枪声是录音——他伪造杀人现场。"
钟楼顶层,程墨在晨光中俯瞰中环。紫光灯扫过齿轮箱,143号齿轮的齿槽里卡着金箔碎片。他小心镊出碎片,发现背面粘着微型胶卷。
投影仪下,胶卷显示银行金库平面图,通风管道用红笔标出路径,终点是143号保险箱。图纸日期:1976.8.30。
"声东击西!"阿强恍然大悟,"杀人是幌子,盗金库才是目的!"
银行经理擦着汗:"143号保险箱昨晚确实被开启过,但登记人是陈大文本人!"
监控录像回放:凌晨1点40分,穿工装的男人刷卡进入金库。虽然戴着帽子,但刷卡时露出的右手小指戴着铂金指套。
"潘柏年冒充陈大文!"程墨厉声道,"查保险箱内容!"
保险箱空空如也,箱底粘着半张烧焦的纸片。程墨用镊子展开残片,上面是手写的股票代码:"00143"。
"华南实业股票?"阿强皱眉,"昨天刚停牌!"
廉政公署的紧急会议中,调查主任调出档案:"华南实业涉嫌财务造假,陈大文是审计顾问。潘柏年三年前因做空华南入狱..."
"报复?"阿强猜测。
"不止。"程墨指向股票代码,"00143是潘柏年入狱前的公司代码!"
证券行交易记录显示:停牌前最后三分钟,00143股票被神秘账户大量抛售,接盘方是"远东钟表协会"控股的空壳公司。
"内幕交易!"调查主任拍桌,"潘柏年在套现!"
程墨的手机突然响起。水警在青衣码头截获偷渡快艇,乘客的行李箱里搜出铂金指套和银行工卡。
但DNA比对结果令人震惊——死者竟是潘柏年!
"死亡时间超过48小时..."法医在电话里说,"也就是说钟楼案发时,他早己死亡。"
程墨站在停尸房前,白布下的尸体右手小指残缺,截断面与潘柏年工伤记录吻合。
但尸检报告显示:死者胃内容物检出氰化物,死亡时间在8月30日晚。
"真正的潘柏年早就死了。"程墨喃喃道,"钟楼里的是替身..."
廉政公署的证物室,程墨反复观看金库监控。放大画面后,他发现"潘柏年"刷卡时,指套与皮肤接缝处露出胶水痕迹。
"人皮面具!"技术员惊呼,"这是专业易容!"
陈大文公寓的暗格里,程墨找到最后线索:半卷未冲洗的胶卷。
显影后照片令人毛骨悚然——潘柏年中毒倒地的画面,角落有只戴铂金指套的手正递出毒杯。
照片背面写着:"钟表匠清除叛徒。143是代价。"
暴雨倾盆的午夜,程墨带队突袭上环旧楼。
破门瞬间,浓烈的化学药剂味涌来。易容实验室的墙上贴满人脸模具,工作台上散落着铂金指套半成品。
浴室镜后暗格中,磁带里响起变声处理后的宣言:
"游戏继续。下一个143在..."
背景突然传来大本钟的报时声。
程墨的钢笔停在案件报告上。窗外,香港的灯火倒映在维多利亚港,水面浮动着破碎的光斑。
(http://www.220book.com/book/UDX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