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城的道具水池泛着青黑色,像一块凝固了二十年的冻墨。凌晨十一点十五分,林小满站在池边,冷水顺着脚踝爬上小腿,带着铁锈和消毒水的气味——这味道与母亲病历里记载的“1999年泳池水质检测报告”描述完全一致,连氯含量超标的刺鼻感都分毫不差。
“再来一次。”陈远的声音从监视器后传来,烟蒂在他指间明灭,“溺水戏要的是濒死的真实感,不是摆拍的挣扎。”他面前的剧本摊开在第17页,“女主角沉入池底时,必须看见母亲遗留的铁盒”这句台词被红笔圈了三遍,墨迹洇透纸背。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再次沉入水中。水压挤压着耳膜,视线里的光线渐渐扭曲,池底的瓷砖在幽暗中显出模糊的图案——是《沉鳞》的胶片纹路,与老茶室那盘录像带的边缘花纹完全吻合。她的指尖划过池底,突然触到个冰凉坚硬的物体,形状像个长方体的箱子,锁孔处的花纹在水光中若隐若现。
“卡!”陈远的喊声透过水下对讲机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水下摄影,给池底特写。”
水下摄影师老王戴着氧气面罩,摄像机在水中稳定地推进。林小满注意到他的氧气瓶阀门有些松动,接口处缠着圈不自然的胶带——这是剧组的“安全禁忌”,任何设备故障都必须报备,而这处松动看起来像是人为拧过的痕迹。
“王师傅,你的氧气瓶……”林小满的话还没说完,老王突然抽搐起来,氧气面罩从脸上滑落,气泡在水中炸开成混乱的白。她猛地游过去,拽着他往水面冲,手指在慌乱中碰到阀门,发现螺纹处有新鲜的划痕,像是被人用扳手拧过。
片场的急救员冲过来时,老王己经陷入半昏迷,嘴里反复念叨着“17号……铁盒……”。林小满蹲在池边喘气,视线无意间扫过水下摄像机的显示屏——刚才拍到的池底画面里,那个铁箱的锁孔形状清晰可见,竟与陈远指间转动的古钱币完全吻合,连边缘的磨损缺口都分毫不差。
“别碰那个箱子。”陈远不知何时站到了身边,古钱币在他掌心转得飞快,“这水池是二十年前《沉鳞》的取景地,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戏骨焚身时 我父亲当年就是在这里拍的溺水戏。”他的声音压得很低,“赵东海今早来过片场,说要‘亲自监督’补拍,你觉得老王的氧气瓶是巧合吗?”
林小满的指尖还残留着阀门的冰凉触感,突然想起程昊在医院说的话:“赵东海的人渗透到剧组每个角落,连场务的工具箱里都有他们的监听设备。”她看向老王被抬走的方向,急救车的号码牌上印着“17”,与氧气瓶上的设备编号一致。
午夜十二点的钟声从影视城的钟楼传来,陈远突然把剧本摔在地上:“继续拍。”他的眼睛在夜色里发红,“我父亲当年没拍完的戏,我必须拍完。”
林小满再次下水时,特意游向池底的铁箱。锁孔在幽光中像只凝视的眼睛,她用指尖比画出古钱币的形状,突然明白陈远为何执着于补拍这场戏——他早就知道铁箱的存在,只是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让她接近。
水下摄像机重新启动,这次换了个年轻的助理操作。林小满注意到他调整机位时,镜头总是有意无意避开铁箱的位置,耳麦里传来模糊的指令声,像是在说“别拍不该拍的”。
当她按照剧本“发现”铁箱时,陈远突然喊停:“今天就到这里。”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道具组的方向,“把水下设备全部封存,明天由警方来检查。”
林小满裹着浴巾走到监视器旁,屏幕上正回放刚才的画面。在她触碰到铁箱的瞬间,远处的灯光突然闪烁了一下,在池底投下道细长的影子——是程昊,他站在布景板后面,手里的手机镜头正对着水池,袖扣的红光在黑暗中亮了一瞬。
“他在拍证据。”陈远的声音冷不丁响起,“但也可能是在给赵东海报信。”他将一张湿透的场记单塞进林小满手里,上面用铅笔写着:“暗房见,1点30分”,字迹是程昊的。
夜风卷起片场的落叶,吹过冰冷的水池,泛起细碎的涟漪。林小满握紧那张场记单,指尖透过纸张感受到铁箱的寒意——那里面藏着的,或许不只是母亲的秘密,还有程昊与陈远父亲之间的隐秘关联,像这池底的幽光,在黑暗中等待被照亮的时刻。
(http://www.220book.com/book/UFS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