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部的广播喇叭突然响了,声音劈拉作响,喊着“整顿副业,禁止投机倒把”,像块石头扔进平静的池塘,把红山坳搅得人心惶惶。顾木根的修理铺刚接了邻村五辆拖拉机的活,扳手还在铁砧上冒着热气,就有人在门口探头探脑:“木根,听说修理铺算‘投机’,要被封呢!”
夏春燕正在给顾小春喂米汤,闻言手一抖,勺子里的米汤洒在娃的衣襟上。“别听他们瞎传。”她嘴上安慰,心里却发慌——修理铺是家里的指望,小春的奶粉、她的花布,都指着这扳手赚回来呢。
顾木根没说话,只是把刚修好的犁铧往墙角挪了挪。犁铧是队里的农具,他昨晚加班修好的,没收一分钱。“我修队里的农具,不算副业吧?”他喃喃自语,像在给自己宽心,却把私活的零件往工具箱深处塞了塞,动作慌得像藏啥宝贝。
消息传到夏红英的腌菜坊时,她正和王秀莲往坛里装芥菜。二柱子慌慌张张跑进来:“红英姐,不好了!公社要来查,说你的腌菜坊‘走资本主义’,得封!”
红英手里的盐勺“当啷”掉在缸里,溅起的盐水打湿了裤腿。她看着码得整整齐齐的坛子,坛口的红布还飘着,心里的火“噌”地就上来了:“我这腌菜供着供销社,给队里换了多少化肥?咋就成资本主义了?”
顾铁栓把斧头往柴堆上一扔,往公社方向走:“我去跟书记说!” 红英想拦,却被他按住手:“你在这看着,天塌不了。” 他的手粗得像老树皮,却带着股让人踏实的劲。
顾石墩在识字班也听说了消息。夏秋月正教娃们写“农”字,见他皱着眉进来,就知道出事了。“别慌。”她把粉笔放下,“咱这识字班是队里批准的,不算副业。” 话虽这么说,却把写着“夏家腌菜”的小竹牌往抽屉里藏了藏——那是红英让她帮忙写的标签,怕被当成“证据”。
公社的人真来了,领头的是个戴眼镜的干事,拿着个小本子,在修理铺和腌菜坊转来转去。“顾木根,你这铺子里修的是队里的农具吗?”干事敲着拖拉机零件,声音冷冰冰的。
木根赶紧把墙角的犁铧指给他看:“您看,这是队里的犁,刚修好。私活……就修了两辆自行车,都是乡亲们的,没收多少钱。” 他从兜里掏出几张毛票,“都在这,要是违规,作者“努力奋斗的小萌新”推荐阅读《红山坳里的烟火夫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我全交公。”
干事没接钱,又去了腌菜坊。红英正指挥着把腌菜往队里的仓库搬——她跟队长说好,暂时把腌菜算成队里的“集体副业”,账本都改了,上面记着“给队里创收”。
“这腌菜是队里的?”干事翻着账本,眉头皱得很紧。
“是!”红英的声音不高,却很稳,“我是队里的社员,腌菜卖的钱大部分交队里,算集体收入,咋能算投机?” 铁栓站在她旁边,没说话,却像座山似的,让人不敢小觑。
干事查了半天,没找出啥错处,临走时丢下句:“以后搞副业得报备,不许私自来。” 看着他们走远,红英才发现手心全是汗,铁栓往她手里塞了块糖:“早说过,天塌不了。”
风波过后,修理铺还开着,只是木根把修队里农具的活排在前头,私活都趁着夜里干。腌菜坊也没封,红英干脆跟队里签了合同,明明白白写着“集体副业,个人承包”,账本记得比谁都清楚。
夏秋月在识字班教娃们写“公”和“私”,说:“队里的事是‘公’,自家的日子是‘私’,公和私,像腌菜的盐和水,得兑匀了才好吃。” 娃们似懂非懂,石墩却听明白了,往她手里塞了块烤红薯:“你说得对,日子总得往前过。”
夜里,红英和铁栓算着账,见没受啥影响,都松了口气。春燕抱着小春来看,说木根修队里的犁得了两分工分,比修私活还划算。“你看,”春燕笑着说,“顺着来,日子也能过。”
木根从铺子里拎回个新做的小木马,是用修拖拉机剩下的木料做的,给小春当玩具。“以后咱少赚点,稳当。”他把木马往娃手里塞,小春抓着木把手,笑得咯咯响。
月光落在修理铺的扳手上,也落在腌菜坊的坛子上,风波像场急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红英摸着坛口的红布,忽然觉得,日子就像这腌菜,总得经历点盐的咸、风的吹,才能入味。政策再变,只要心定,守着本分干,就总有路走。
第二天一早,修理铺的门又开了,木根哼着歌磨扳手;腌菜坊的烟囱又冒烟了,红英和王秀莲在缸边撒盐,动作比以前更稳。识字班的娃们朗朗的读书声飘过来,混着铁器的叮当、盐水的清冽,像支踏实的歌——不管啥风波,日子总得过,还得好好过。
(http://www.220book.com/book/UFX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