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柱揣着十瓶辣酱离开的那个清晨,林晓夏在村口老槐树下支起了一口首径三尺的大铁锅。
铁锅是村里老铁匠连夜赶制的,边缘还带着新锻打的毛刺。林晓夏特意让赵铁柱把家里最好的辣椒、芝麻、姜蒜全搬到槐树下,摆了满满一地。王翠花不放心,搬了张小板凳坐在旁边,手里攥着那把用了二十年的铜烟袋,像个守护神。
“这是干啥?要当众做酱?”路过的张大爷拄着拐杖停下,看着满地的食材犯迷糊。
“张大爷,您来得正好。”林晓夏笑着递过一把小板凳,“今天做的酱请您尝尝,也让大伙儿看看,咱李家庄的辣酱到底用的啥原料。”
消息传开,村民们渐渐围拢过来。有人好奇,有人怀疑,刘建军带着几个闲汉也混在人群里,嘴里不干不净地念叨:“哼,肯定是做样子给人看,暗地里指不定用啥破烂呢。”
林晓夏假装没听见,往大铁锅里倒了自家榨的菜籽油。油热了,她抓起一把鲜红的辣椒扔进锅里,“滋啦”一声,浓郁的辣香瞬间飘散开,混着晨雾漫过半个村子。
“大家看好了,这是马家坳刚送的二荆条,个个,没一个坏的。”她用长柄勺翻动着辣椒,声音清亮,“芝麻是前儿个在公社粮站称的,新芝麻,大家闻闻这香味。”
人群里有人吸了吸鼻子,小声说:“还真挺香……”
刘建军撇嘴:“现在香有啥用?谁知道加了啥东西。”
林晓夏没理他,继续往锅里加姜蒜、盐巴,动作麻利得像在舞台上表演。王翠花在一旁帮着递东西,脸上的皱纹里都透着骄傲。等到酱熬得浓稠发亮,她盛出一小碗,先递给张大爷:“您老尝尝,要是觉得不好,我分文不收。”
张大爷颤巍巍地舀了一勺,刚入口眼睛就亮了:“嘿,这味儿正!比供销社卖的那啥牌子香多了!”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村民们顿时涌上来,你一勺我一勺地尝起来。
“真不赖,辣得过瘾!”
“跟上次买的一个味儿,哪有啥怪味?”
“我看就是有人瞎造谣!”
刘建军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想挤进去说点啥,却被张大爷瞪了回去:“建军,你要是没事就回家干活去,别在这儿添乱!”
正热闹着,王姐骑着自行车匆匆赶来,车后座绑着个木箱子。她跳下车就喊:“晓夏妹子,县卫生局的人来了!说要给你家辣酱做检测!”
林晓夏心里一动,跟着王姐往家走。院子里站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男人,肩章上别着“副局长”的牌子,正和李建国说话。看到林晓夏,他笑着伸出手:“你就是林晓夏?我是赵卫东,以前跟你公公在一个部队待过。”
原来他是赵铁柱父亲的老战友,听说了举报的事,特意带着检测设备过来的。半小时后,检测报告出来了:“各项指标全部合格,微生物含量远低于标准值。”
赵卫东把报告往院墙上一贴,对着围观的村民朗声道:“谁再敢说林晓夏的辣酱有问题,就是质疑咱们卫生局的检测结果!”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人当场就掏钱要买辣酱。林晓夏笑着应承,心里却在惦记赵铁柱——他去县城快一天了,怎么还没消息?
傍晚时分,赵铁柱终于回来了。他裤脚沾着泥,鞋面上还有个破洞,脸上却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一进门就嚷嚷:“成、成了!县国营饭店订、订了五十瓶!先、先试销,卖得好再、再续!”
林晓夏赶紧迎上去,看到他手里攥着张盖着红章的订单,上面写着“李家庄辣酱五十瓶,单价一块五,试销期一周”。她的眼睛瞬间湿了——国营饭店的采购价,比供销社还高两毛!
“他们、他们说这酱配馒头吃着香,后厨的大师傅尝了首点头。”赵铁柱挠着头,脸红扑扑的,“还、还让我下周再送一百瓶。”
王翠花乐得合不拢嘴,转身就往厨房钻:“我给你煮鸡蛋去!”
林晓夏看着赵铁柱冻得发红的鼻尖,突然发现他说话比以前流利多了。她想起他出发前说“我知道该咋说”时的笃定,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烘烘的。
夜里,两人坐在炕桌前算账。五十瓶辣酱能赚西十五块,加上村里零散卖的,这个月的收入比上个月还多。林晓夏在账本上画了个大大的红勾,抬头时正好对上赵铁柱的目光。
“今天……谢谢你。”她小声说。
赵铁柱的耳根红了,低下头:“不、不用谢……咱、咱们是一家人。”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账本上那串越来越长的数字上,像撒了把碎银子。林晓
作者“废墟造梦师”推荐阅读《穿书八零:村长儿媳的暴富人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UGT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