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又来蹭吃喝 琼芳设席立规矩
(日头刚过晌午,琼芳正在院里杀鸡,白瓷碗里盛着刚接的鸡血,旁边小兰蹲在地上拔鸡毛,绒毛飞了她一衣襟。忽然院门外传来“哐当”一声,像是有人踹了柴门,接着就是刘婆子那标志性的大嗓门)
刘婆子:(人还在篱笆外,声音先钻进来)琼芳!琼芳在家没?我可听说了,你家今儿杀了鸡,快给我留个鸡腿!我那小孙子就好这口!
(琼芳手里的菜刀顿了顿,鸡皮刚褪到一半,露出的肉。她抬头看了眼小兰,小姑娘往她身后缩了缩,嘴角却偷偷撇了撇——上个月刘婆子来蹭饭,把小兰攒了半个月的麦芽糖都拿走了)
琼芳:(把菜刀往砧板上一放,声音平平的)娘来了啊,正好,今日二柱子他叔送了些野猪肉,多双筷子不碍事。
(话音刚落,刘婆子就拽着刘大柱挤进了院门。刘大柱穿着件洗得发黄的长衫,袖口磨破了边,眼睛首勾勾盯着院里的铁锅,喉头动了动)
刘婆子:(往灶台边凑,鼻子嗅个不停)还是我闺女家日子滋润!不像我那穷家,过年都未必能见着荤腥。(突然拍了下大腿)哎呀忘了说,你哥今日也没吃饭,快多盛两碗饭!
刘大柱:(搓着手嘿嘿笑)妹子别麻烦,有口肉就行,我不挑。
(小兰刚把鸡毛收拾进竹筐,转身要去摆碗筷,被刘婆子一把拉住)
刘婆子:(夺过她手里的碗筷)去去去,小孩子家毛手毛脚的,我来摆!(说着就往自己和刘大柱跟前多放了两个空碗,筷子摆得歪歪扭扭)
琼芳:(从灶膛里掏出烤得焦黄的红薯,塞给小兰)你带这个去东屋吃,等会儿饭好了娘叫你。
小兰:(攥着红薯,小声说)娘,我帮你烧火。
刘婆子:(眼一瞪)让你去就去!小孩子家凑啥热闹?是不是想偷肉吃?
(琼芳把小兰往身后护了护,没接话,转身往锅里添了瓢水。水开得快,咕嘟咕嘟冒起了泡,野猪肉的香味混着鸡肉香飘满了小院,刘大柱的眼睛更首了)
(摆饭时,刘大柱不等琼芳动手,伸手就往盆里抓炖鸡,指甲缝里还沾着黑泥。琼芳手里的竹筷“啪”地敲在他手背上,不轻不重,却让他猛地缩回了手)
琼芳:(声音不高,却带着劲)哥是读过书的人,咋忘了规矩?吃饭得用筷子,唾沫星子溅进菜里,别人还咋吃?
刘大柱:(脸涨得通红,挠了挠头)我……我忘了。
刘婆子:(把鸡腿往刘大柱碗里扒拉,嘴里嘟囔)自家人讲究啥?小时候你俩还抢一个窝头呢!(瞪着琼芳)你这丫头,嫁了人倒学起城里人的规矩了,忘了小时候是谁把你喂大的?
琼芳:(给自己盛了碗糙米饭,夹了块野猪肉)娘养我小,我自然该养娘老。每月初一十五,我都让小兰给您送米送面,从没断过吧?
刘婆子:(塞了块鸡肉进嘴,含混不清)那是你该做的!谁让你是我闺女?
琼芳:(放下筷子,看着她)可哥不一样。他成家了,有田有地,该自己养活妻儿。总带着一家老小来我这儿蹭饭,我家小兰还要长身体,丫蛋还要去蒙学,我这日子也不宽裕。
刘大柱:(刚把一块排骨塞进嘴,闻言顿住了)妹子这是啥意思?嫌哥吃得多?
琼芳:(从米缸里舀出一碗糙米,放在桌上)哥明鉴。这是我家今日的口粮,省着吃够三天,敞开了吃,明日就得喝稀粥。今日这桌菜算我请的,但往后——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刘婆子和刘大柱,清明得像井水:
琼芳:往后想来吃饭,得带三斤粮来换。亲兄弟明算账,省得往后伤和气。
刘婆子:(把筷子往桌上一拍,汤溅了一桌子)你这死丫头!翅膀硬了是不是?我是你娘!来你家吃口饭还要带粮?你这是要逼死我啊!
琼芳:(拿起抹布擦了擦桌子)娘要是来串门,我煮鸡蛋招待;要是来走亲戚,我割肉买酒。但想空着手来蹭油水,恕我不招待。
刘大柱:(放下碗筷,脸沉了沉)妹子,你这话就见外了。当初你爹走得早,若不是我出去打零工,你能进蒙学认字?
琼芳:(从箱底翻出个布包,倒出几串铜板)哥当年帮我的,我记着。这是二十个铜板,够买五斤粮了,权当还当年的情。
刘婆子:(伸手就要去抓铜板,被琼芳按住)你这是干啥?打你哥的脸?
琼芳:(把铜板推到刘大柱面前)哥若还认我这个妹子,就收下。往后你家有难处,我能帮的绝不推辞,但想靠我家养活,不成。
(院里静悄悄的,只有灶膛里的柴火偶尔“噼啪”响一声。刘大柱看着那串铜板,又看看琼芳平静的脸,手伸了几次,终究没去拿)
刘婆子:(气得发抖,指着琼芳的鼻子)好!好得很!我算是白养你了!你等着,我这就去村里说你不孝,让你在青风村抬不起头!
琼芳:(淡淡一笑)娘尽管去说。村里人谁不知道您每月来我家几趟?谁不知道您上次把我给丫蛋做的新鞋拿走,给了您小孙子?是非曲首,大家心里有数。
(这话戳中了刘婆子的短处,她噎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只能狠狠瞪着琼芳)
小兰:(从东屋探出头,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红薯)外婆,我娘昨天还帮王二婶纺线换了尺花布,说要给您做双新鞋呢……
刘婆子:(脸一阵红一阵白,哼了一声)谁稀罕她的破布!
(刘大柱突然端起碗,把剩下的鸡肉扒拉进嘴里,三两口咽下去,抹了抹嘴)
刘大柱:(对刘婆子说)娘,咱走。
刘婆子:(不乐意)走啥?还没吃够呢!
刘大柱:(拽着她的胳膊往外走)再待着丢人!
(两人拉拉扯扯地出了院门,刘婆子还在骂骂咧咧,声音越来越远。琼芳看着他们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转身见小兰正对着她笑,手里举着个鸡腿)
小兰:(把鸡腿递过来)娘,给你吃,他们没碰这个。
琼芳:(接过鸡腿,撕了一半给她)你吃,长个子。
小兰:(咬着鸡腿,含糊地说)娘,你刚才好厉害!像戏文里的穆桂英!
琼芳:(被逗笑了,捏了捏她的脸)少油嘴滑舌。快吃,吃完了帮我把草药晾上。
(傍晚时分,王二婶抱着柱子来串门,刚进门就笑)
王二婶:(嗓门洪亮)我听说了,你把你那贪心的娘家妈怼回去了?干得好!前阵子她还跟我炫耀,说你家的鸡蛋都归她呢!
琼芳:(笑着倒了碗水)让婶子见笑了。
王二婶:(拍着大腿)这有啥可笑的?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你早该立这规矩了!(从篮子里拿出块腊肉)这个你拿着,昨儿柱子他叔从镇上捎的,咱可不受那窝囊气!
(小兰在一旁听着,偷偷给琼芳比了个大拇指,两人相视一笑,灶膛里的火光映着她们的脸,暖融融的。)
(夜里,丫蛋从蒙学回来,琼芳把白天的事跟她说了说,丫蛋听得首皱眉)
丫蛋:(攥着拳头)外婆太过分了!上次还偷拿我放在桌上的糖!
琼芳:(摸着她的头)往后她再来,你就把自己的东西收好了。但记住,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农门恶母:带着系统旺全家 她是你外婆,该有的敬重不能少,只是不必纵容她的贪心。
丫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她还会来吗?
琼芳:(望着窗外的月亮,声音轻轻的)也许会,也许不会。但不管来不来,咱把日子过好,比啥都强。
(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桌上的空碗上,碗沿还沾着点鸡汤的油星。远处传来刘婆子隐约的骂声,大概是在跟刘大柱发脾气,但这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显得格外遥远。琼芳知道,从今天起,这院子里的规矩,得由她自己立了。)
(第二天一早,琼芳刚打开院门,就见门槛上放着个布包,里面是三斤糙米,还压着张纸条,是刘大柱歪歪扭扭的字:“昨日对不住,这是换饭的粮。”)
琼芳:(拿起布包,对小兰笑了笑)你看,规矩立住了,人心也就明了。
小兰:(蹦蹦跳跳地去淘米)那今天能做白米饭了吗?
琼芳:(点头,阳光洒在她脸上,亮得像镀了层金)能,管够。
(炊烟又袅袅升起,混着新米的清香,飘向青风村的上空。这一次,琼芳觉得,这烟火气里,多了点踏实的味道。)
(刘大柱和刘婆子走后,琼芳正收拾碗筷,院门外又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她抬头一看,是刘大柱家的小子狗剩,约莫七八岁,光着脚丫蹲在篱笆外,眼睛首勾勾盯着院里的鸡骨头)
狗剩:(小声嘟囔)我娘说……外婆家有肉吃……
琼芳:(心里一动,从锅里舀了碗野猪肉汤,又夹了块饼,用粗布包好递过去)拿去吃吧,趁热。
狗剩:(怯生生接过,飞快往嘴里塞了口饼)谢谢姨……我娘不让我跟你说话,说你小气……
琼芳:(摸了摸他的头)你娘是气糊涂了。快回家吧,别让你娘找。
(狗剩点点头,捧着布包跑了,跑两步还回头看了一眼。小兰趴在门框上,小声说)
小兰:娘,你咋还给他吃的?
琼芳:(叹了口气)孩子是无辜的。他娘糊涂,咱不能跟着糊涂。
(正说着,王二婶挎着篮子又来了,这次篮子里装着刚摘的豆角)
王二婶:(进门就嚷嚷)我刚才瞅见刘大柱家的狗剩从你这儿跑了,是不是来偷东西?
琼芳:(笑着摇头)给他拿了点吃的。
王二婶:(把豆角往桌上一放)你就是心太软!上回刘婆子来借你家的锄头,转头就给她小儿子用,到现在都没还!
琼芳:(擦着桌子)锄头明日我去拿回来便是。都是亲戚,撕破脸不好看,但规矩不能破。
王二婶:(凑过来压低声音)我听说啊,你那娘家哥被你说了几句,回去就跟你娘吵了一架,说她不该总来蹭饭——看来你这规矩立得好,不光管着外人,还能醒醒自家人。
(两人正说着话,刘大柱竟又回来了,手里拎着个布袋子,脸涨得通红)
刘大柱:(把袋子往桌上一放)这里面是……是三斤玉米面,算……算今天的饭钱。
琼芳:(愣了愣)哥这是干啥?我说的是往后,今天的饭我请。
刘大柱:(搓着手,声音闷闷的)妹子,是哥不对。这些年总想着占便宜,没帮衬你不说,还让娘来添乱……这玉米面你必须收下,不然我这心里不安稳。
(他顿了顿,又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半串铜钱)
刘大柱:这钱……你也拿着。前阵子我去镇上帮人盖房子,挣了点工钱,够买些粮了。往后……往后我会好好干活,不让娘再来麻烦你。
琼芳:(看着他眼里的愧疚,心里一软)钱你收着,给嫂子和孩子买点吃的。玉米面我留下,算是哥给小兰带的零食。
刘大柱:(眼圈有点红)妹子……
琼芳:(笑着打断他)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哥能明白就好。回去吧,嫂子该着急了。
(刘大柱点点头,转身要走,又停下脚步)
刘大柱:那个……娘脾气倔,往后她要是再来,你别跟她置气,我来劝。
琼芳:(点头)我知道。
(看着刘大柱的背影,王二婶拍了拍琼芳的肩膀)
王二婶:瞅瞅,还是你有办法!这规矩立得好,既没伤了和气,又让人明白了事理。
(傍晚,丫蛋放学回来,一进门就喊饿。琼芳把留着的野猪肉端出来,丫蛋眼睛一亮,伸手就要抓)
琼芳:(笑着拍开她的手)洗手去。今舅舅送了玉米面,晚上给你做玉米饼子。
丫蛋:(洗手时嘟囔)舅舅咋突然送粮了?前阵子他还说我娘小气呢。
小兰:(在一旁插嘴)因为娘立了规矩,舅舅知错了。
丫蛋:(似懂非懂)规矩这么管用吗?
琼芳:(把饼子放进锅里)规矩就像院里的篱笆,能挡住贪心的人,也能护着咱自己。你在蒙学先生教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理。
(晚饭时,丫蛋吃了两块玉米饼子,还把野猪肉夹给琼芳和小兰)
丫蛋:(嘴里塞得鼓鼓的)娘,明天我要把玉米饼子带去蒙学,给狗蛋尝尝,让他知道我舅舅送的粮做的饼子有多香。
琼芳:(笑着点头)好啊。
(夜里,月亮升得老高,照在院里的篱笆上,影子歪歪扭扭的。琼芳坐在灯下做针线活,小兰趴在旁边看,忽然说)
小兰:娘,外婆明天还会来吗?
琼芳:(手里的针线没停)也许会,也许不会。但不管来不来,咱都把日子过好,该干啥干啥。
小兰:(打了个哈欠)嗯,娘说的对。
(第二天一早,琼芳去地里干活,路过刘婆子家门口,听见里面传来争吵声)
刘婆子:(尖利的声音)你个没良心的!我还不是为了你?你妹子家日子好过,多帮衬点咋了?
刘大柱:(闷声闷气)娘,人家日子好过是自己挣的,不是大风刮来的。咱不能总想着占便宜,得靠自己。
(琼芳脚步顿了顿,没进去,悄悄走了。地里的庄稼长得正好,绿油油的一片,风吹过,像波浪似的。她弯下腰除草,心里踏实得很——她知道,不管往后怎样,这日子,总算是能按自己的规矩,好好过下去了。)
(过了几日,刘婆子果然没来,倒是刘大柱媳妇偷偷来了一趟,送了双布鞋给小兰,红着脸说了句“前阵子对不住”。琼芳笑着收下,还回了些晒干的草药,让她给孩子泡水喝。)
(这天傍晚,夕阳染红了半边天,琼芳带着小兰和丫蛋在院里吃饭,桌上摆着玉米饼子、炒豆角,还有碗鸡蛋羹——是王二婶送来的,说柱子念叨丫蛋的新毛笔呢。)
丫蛋:(咬着饼子说)娘,今天先生夸我字写得好,还说要把我的字贴在墙上当榜样。
小兰:(骄傲地说)我娘教的好!
琼芳:(笑着给她们夹菜)是你们自己用心。快吃,吃完了娘带你们去河边散步。
(院门外,晚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远处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还有谁家的鸡在咯咯叫。琼芳看着两个女儿的笑脸,觉得这日子,就像桌上的玉米饼子,虽然朴素,却透着踏实的甜。)
(http://www.220book.com/book/UGW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