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上门提亲 二强婉拒守初心
(冬雪初霁,李家庄的屋顶覆着一层薄雪,像撒了把白糖。琼芳正在铺子里整理新到的肥皂模具——是二强从府学托人捎回来的,刻着梅兰竹菊的纹样,比之前的素面模具精致多了。忽然,院门外传来马蹄声,跟着是管家模样的人高声通报。)
“县丞府来人啦——有请李二强公子与李夫人接话!”
琼芳放下模具,走到门口一看,只见两个穿着体面的随从牵着马,为首的是县丞府的张管家,手里捧着个红木托盘,上面盖着红绸布,一看就是贵重物件。
“张管家大驾光临,快请进。”琼芳笑着迎客,心里却犯嘀咕——县丞府怎么突然派人来了?二强还在府学,难不成是出了什么事?
张管家(跟着进了院子,把托盘放在桌上,脸上堆着客气的笑):“李夫人不必多礼,在下是奉县丞大人之命而来。听闻二强公子在府学表现优异,大人十分赏识,特来送些东西。”他说着掀开红绸,里面是两匹上好的锦缎,还有一支玉笔、一方砚台。
琼芳刚要道谢,张管家话锋一转,凑近了些,语气带着几分神秘:“实不相瞒,今日除了送东西,还有一桩喜事要跟夫人和二强公子说——县丞大人想为自家千金求亲,愿将女儿许配给二强公子,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这话一出,琼芳愣了愣——县丞的女儿?那可是官宦小姐,二强若是娶了她,往后在仕途上自然能多些助力。可她转念一想,二强心里有没有旁人?这门亲事,他愿不愿意?
“张管家,多谢县丞大人抬爱。”琼芳语气诚恳,“只是婚姻大事,得问问二强的意思。他如今在府学,不如等他回来,我跟他商量后再给大人答复?”
张管家点头应下:“也好。不过夫人可得好好劝劝二强公子——这可是天大的福气,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呢!我先回去复命,等公子回来,还望夫人尽快给个准话。”
送走张管家,琼芳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望着屋顶的薄雪发呆。小兰端着热茶过来,见她心事重重,好奇地问:“婶子,县丞府来人是做什么的?送了这么多好东西。”
琼芳把求亲的事说了,小兰眼睛瞪圆了:“县丞的女儿?那可是官小姐!二强哥要是娶了她,以后就是官老爷的女婿了!”
“可我总觉得,二强不一定愿意。”琼芳叹了口气,“他这孩子,看着温和,心里有主意得很。要是他不愿意,再好的亲事也没用。”
没过几日,二强从府学回来了——府学放了年假,他特意提前回来,想给家人一个惊喜。刚进院子,就看见琼芳坐在石凳上发呆,小兰在旁边陪着。
“娘!我回来啦!”二强放下书箱,快步走过去,脸上带着笑意。
琼芳抬头看见他,顿时忘了烦心事,拉着他的手问长问短:“在府学冷不冷?吃得好不好?王教授有没有为难你?”
“娘,我一切都好。”二强笑着回答,“王教授很看重我,还把他珍藏的书借给我看。对了,我给你们带了府城的点心,在书箱里。”
丫蛋听见声音,从屋里跑出来,扑进二强怀里:“二强哥!你可算回来了!我好想你!”
二强摸了摸她的头,从怀里掏出个小巧的木梳,上面刻着花纹:“给你的,府城最好的木匠做的,喜欢吗?”
丫蛋拿着木梳,笑得合不拢嘴:“喜欢!谢谢二强哥!”
晚饭时,琼芳把县丞求亲的事跟二强说了。大强一听就乐了:“县丞的女儿?这可是好事啊!二强,你要是娶了她,以后在官场上有人帮衬,肯定能顺顺利利的!”
二强手里的筷子顿了顿,脸颊微微泛红,沉默了片刻,才轻声说:“娘,大哥,我不想娶县丞的女儿。”
大强愣住了:“为啥?县丞的女儿长得漂亮,又有文化,配你正好啊!”
琼芳(看着二强的神色,心里有了几分猜测,语气温和):“二强,你自己咋想的?跟娘说说。”
二强放下筷子,低下头,声音有些不好意思:“我想等学业有成再说,而且……我心里有人了。”
“心里有人了?”大强眼睛一亮,凑过去追问,“是谁?是不是县学那个常跟你一起论诗的林姑娘?我记得以前去县城,总看见你们在书铺里看书!”
二强红着脸点了点头,声音轻得像蚊子哼:“是林婉姑娘。我们在一起讨论学问,觉得很投缘。我想等以后考上进士,就去她家提亲。”
琼芳听完,笑了:“傻孩子,早说啊。婚姻大事,本该自己做主,娘都支持你。县丞那边,娘去回绝,你不用操心。”
大强还有些不放心:“可是县丞那边……会不会不高兴?要是他为难二强怎么办?”
“不会的。”琼芳语气笃定,“县丞是个明事理的人,既然二强不愿意,他也不会强人所难。再说了,二强有才华,就算不靠县丞,以后也能凭自己的本事立足。”
第二天,琼芳亲自去了县城,回了县丞的亲事。县丞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嘱咐琼芳,让二强好好读书,将来有机会,他还会帮衬。
消息传回村里,乡亲们都议论纷纷。有人说二强傻,放着官小姐不娶,非要娶个普通人家的姑娘;也有人说二强重情重义,是个好小伙子。
李大叔特意来家里,对着二强竖大拇指:“二强,你做得对!做人就得守着初心,不能为了名利丢了真心。林姑娘是个好姑娘,配你正好!”
二强(对着李大叔拱了拱手):“多谢大叔理解。我觉得,婚姻最重要的是两个人合得来,不是门第高低。”
李大叔笑着点头:“说得好!以后你要是去林姑娘家提亲,大叔陪你去!”
没过几日,林婉听说了这件事,特意托人给二强送了封信。信里说,她很佩服二强的勇气,也很感激他的真心。还说,等二强考上进士,她就等着他来提亲。
二强拿着信,心里甜滋滋的。他把信小心翼翼地收好,放进书箱最底层,当成了最珍贵的宝贝。
年假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二强回府学的日子。出发前一天,琼芳忙着给二强收拾行李,把新做的棉衣、府城的点心,还有林婉送的信都仔细地放进箱子里。
“娘,不用带这么多东西,府学里什么都有。”二强看着满满一箱子的东西,有些无奈地说。
琼芳(一边叠衣裳,一边说):“多带点好,在外不比在家,缺什么东西不方便。这几块桂花皂你也带上,送给王教授和同学们,让他们也尝尝咱家里的手艺。”
大强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吊沉甸甸的铜钱,塞给二强:“这是哥给你凑的盘缠,你拿着。在外别委屈自己,想吃什么就买,不够了就给家里写信,哥给你寄。”
小兰也递过一个布包,里面是她连夜绣的帕子:“二强哥,这是我给你绣的帕子,上面绣着梅兰竹菊,跟你带回来的模具一样。你拿着用,要是想我们了,就看看帕子。”
丫蛋则抱着二强的腿,舍不得他走:“二强哥,你什么时候回来?我还等着听你讲府学的故事呢!”
二强蹲下身,摸了摸丫蛋的头,笑着说:“等放了暑假就回来,到时候给你带府城最好吃的点心,还有好玩的小玩意儿。”
出发那天,全村的乡亲们都来送行了。李大叔牵着马,把缰绳递给二强:“这匹马脚力好,路上能省些力气。到了府学,好好读书,别惦记家里。”
二强接过缰绳,看着眼前的乡亲们,眼眶了。他对着大家深深鞠了一躬:“多谢乡亲们的厚爱,晚辈定不负众望,好好读书,将来回来报答大家!”
琼芳看着二强,眼里满是不舍,却还是笑着说:“路上小心,照顾好自己。家里的事不用惦记,有娘和你大哥呢。”
二强点了点头,翻身上马。他骑着马,慢慢往前走,乡亲们跟在后面,一首送到村口。首到看不见二强的身影了,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往回走。
琼芳站在村口,望着二强远去的方向,久久没有离开。大强走到她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娘,别担心,二强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
琼芳点了点头,擦了擦眼角的泪:“我知道,就是心里舍不得。”
回到家时,院子里空荡荡的,没有了二强的身影,显得有些冷清。丫蛋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二强送她的木梳,小声嘀咕:“二强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
小兰走过去,摸了摸她的头:“很快就回来了。我们一起等二强哥回来,好不好?”
丫蛋点了点头,眼里又有了光。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家庄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琼芳依旧忙着做肥皂、打理农具铺,大强忙着跑县城、联系生意,小兰忙着帮忙做家务、照看铺子,丫蛋则忙着上学、读书。只是每次吃饭的时候,大家都会下意识地给二强留个位置,仿佛他从未离开。
半个月后,二强的第一封信寄回来了。信里说他己经平安到达府学,王教授很看重他,还把他的文章推荐给了府台大人。他还说,林婉也给他写了信,鼓励他好好读书,将来一起去京城。
琼芳拿着信,一遍又一遍地读,脸上满是笑容。她把信读给大强、小兰和丫蛋听,大家都很高兴。
“我就说二强和林姑娘是天生一对。”大强笑着说,“等二强考上进士,就赶紧把林姑娘娶回来,让咱李家也热闹热闹。”
小兰也笑着说:“我要给二强哥和林姑娘绣个鸳鸯帕子,祝他们永结同心。”
丫蛋则说:“我要给二强哥写信,告诉他我最近又考了第一名,先生还奖了我一支新毛笔!等他回来,我要让他教我写诗!”
琼芳看着家人,心里暖暖的。她知道,二强在远方努力着,他们也在村里努力着,大家都在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奋斗。
春风吹过,屋顶的薄雪融化了,露出了青瓦。院子里的老槐树冒出了新芽,生机勃勃。琼芳站在院子里,望着远方,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相信,二强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李家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http://www.220book.com/book/UGW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