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章 缝纫机反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卤煮大师:从四合院到卢浮宫 http://www.220book.com/book/UI35/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丽娜来到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雨是半夜开始下的。

陈德贵没睡。他蹲在天井里,旧砂锅摆在石阶上,锅底那层洗不掉的灰白结晶被雨水打得发亮。他刚把饭盒里的呕吐物碎屑倒进去,水还没搅匀,就看见锅底浮起一丝蓝光,像谁把半截荧光笔碾碎了撒在泥里。

他没动,只把PH计探头插进水里。数字跳了两下,定在8.9。

这碱性,和太平间门口刮来的那粒结晶一样,和春妮测出的走廊空气一样,和沈翠花藏在针线筐底的布角一样。

他抬头看天。雨不大,细细密密地落,打在屋檐上像有人在搓麻绳。西合院的灯都灭了,只有厢房那扇小窗还亮着,灯泡外头蒙了层油纸,光黄得发闷。

那是沈翠花在踩缝纫机。

他站起身,砂锅不动,雨水顺着锅沿往下淌。他把PH计塞进裤兜,饭盒夹在腋下,往厢房走。门没关严,缝里漏出一线光,还有布料被针头扎穿的“嗒嗒”声,不快,但一下接一下,像心跳。

他推开门。

沈翠花背对着他,右手小指勾着线轴,左手扶布。缝纫机上摊着一件羽绒服,是周敏上个月退回来的,说是“内衬跑棉”,其实袖口针脚歪得像蚯蚓爬过。沈翠花没扔,剪开夹层,正往里头塞东西——是药渣,灰褐色,带着点苦杏仁味。

“你从哪弄来的?”陈德贵低声问。

沈翠花没回头,脚还在踩。“太平间外头,老孙头塞给张铁柱的绿豆糕,我讨了点碎渣。”她顿了顿,“春妮说,这东西遇碱发光。我试试能不能缝进去。”

陈德贵走近,看见她用的线不对劲。不是普通的棉线,是浸过卤水的——他认得那颜色,深褐里泛点红,像是老汤熬久了结的皮。线穿过针眼,扎进布料,每缝一针,线脚就微微发暗,像被什么东西蚀了一下。

“针老断。”沈翠花说,“药渣沾上针尖就脆,一碰就崩。”她抬起右手,小指弯着,指甲盖上有道新裂痕,“我拿饭盒刮的结晶擦了针头,好些了。”

陈德贵盯着那根线。卤水线,碱性结晶,药渣——三样东西碰一块,缝出来的线脚居然开始变色。不是全变,是沿着轨迹浮出细金纹,弯弯曲曲,像pH试纸遇酸碱后的色带。

“你这是……拿缝纫机当化验台使?”他声音有点哑。

沈翠花终于停下脚踏,机器“咔”一声停住。她没回头,只把布料翻过来,背面朝上。油渍混着卤汁,在布底析出一层金粉似的微晶,排布有规律,一圈圈往外扩。

“不是化验台。”她低声说,“是封存。线脚一断,药渣就漏;线脚密了,它自己显影。我得让这证据……活着。”

陈德贵没说话。他蹲下,从饭盒里掏出一块呕吐物结晶,轻轻放在布角上。金纹猛地一亮,像通了电。

“它认得这味。”他说。

沈翠花点头,重新踩动机器。嗒、嗒、嗒。金线在布里延伸,像某种密码在生长。

陈德贵退出去,回了天井。雨还在下。他蹲回砂锅边,盯着那圈蓝光。光斑不散,反而随着雨水渗入,越扩越大,像锅底裂了道看不见的口子,里头有东西在往外渗。

他忽然想起春妮笔记本上的心电图——一跳一停,一跳一停,像钟摆。

他掏出PH计,贴在锅外壁。数值跳到9.0,稳住。

又掏出手机,打开录音。电磁炉上次记录的卤汤沸腾声还在,他点开,声音很小:“咕噜……咕噜……”

他把手机贴在砂锅外。

锅底的蓝光,忽然跟着“咕噜”声,闪了一下。

再一下。

频率对得上。

他猛地攥紧手机。汤在响,光在闪,像这锅自己活了,在回应某种指令。

他抬头看厢房。沈翠花的灯还亮着,缝纫机声没停。

他站起身,饭盒一夹,首奔胡同口。

张铁柱住西头,一间塌了半边的耳房。门常年不锁,陈德贵一脚踹开,屋里黑着,只有烟头在墙角明灭。

“起来。”他把饭盒往桌上一放,“出事了。”

张铁柱坐起来,军绿大衣都没脱。“咋了?老孙头又塞绿豆糕了?”

“不是。”陈德贵把砂锅往地上一搁,“你看这光。”

张铁柱凑近,眯眼。“……霓虹灯碎了?”

“结晶。”陈德贵说,“从汤里来的。遇水发光,还跟着电磁炉的震动走。”

张铁柱皱眉,伸手要碰。

“别碰!”陈德贵一把拦住,“碱性九点,和春妮测的医院空气一样。赵金牙吐的那口酱,芯里有金线,你记得不?”

张铁柱缩回手,眼神沉了。“你是说……他吃的,和咱们锅里的一样?”

“不止他。”陈德贵声音压低,“老孙头守的太平间,地下二层的旧实验室,他们在用人试这东西。改心跳,改反应,拿汤当媒介。”

张铁柱愣住。

“沈翠花把药渣缝进了周敏退的羽绒服。”陈德贵继续说,“用卤水线,缝出来的是活证据——线脚变色,金纹显影。这不是巧合。是同一套东西,从药,到汤,到布,全串着。”

张铁柱吸了口烟,烟头朝里嘬,火星烫到嘴唇也不换。“赵金牙……他到底想干啥?”

“我不知道。”陈德贵盯着砂锅,“但我知道,他怕这个。”他指了指锅底蓝光,“怕它被人看懂。”

张铁柱沉默片刻,突然站起身,抄起门后的笤帚疙瘩。

“走。”他说。

“去哪?”

“他办公室。”

赵金牙的办公室在拆迁工地东头,一间彩钢房,铁皮墙上刷着“安全重于泰山”,字都褪色了。门锁着,窗户蒙着灰,里头黑着。

张铁柱没废话,一脚踹在门锁上。哐当一声,锁崩了。

两人进去。屋里一股子西洋参混着驴鞭的味,桌上摆着保温杯,床头堆着发票,全是咸菜缸里翻出来的那种。

陈德贵首奔墙。墙上贴着张大图——是矿井剖面图,九七年的,标着塌方点、逃生道、通风口。图底下,钉着几张黑白照片,都是工人,咧嘴笑,手里举着安全帽。

他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个——左肩有道疤,像闪电。

是他自己。

照片底下,一行小字:“幸存者:陈德贵,赏金五百。”

他喉咙一紧。

张铁柱在翻抽屉。突然“操”了一声,抽出一沓照片。

是女人,穿病号服,躺在病床上,眼睛闭着。手里攥着块绿豆糕。

“这是……老孙头闺女?”陈德贵认出来。

“不止。”张铁柱翻到下一张,“还有这个。”照片里是周敏,泡在浴桶里,闭眼,脸上是艾草药浴的泡沫。墙角,放着陈德贵家的铝饭盒。

“他在监视所有人。”陈德贵声音发沉。

张铁柱继续翻,突然停住。

最后一张,不是人,是手印。一只右手,按在矿井岩壁上,掌纹清晰,指节粗大。底下一行打印字:“九七年三月十七,收工前最终确认。”

他盯着那手印,忽然伸手,按在墙上。

掌纹对上了。

“这手……”他声音发抖,“是我爹的。”

陈德贵猛地抬头。

张铁柱他爹,九七年塌方时没出来。当时说是失踪,尸首都没找全。

“赵金牙知道。”张铁柱咬牙,“他知道我爹最后在哪儿。他还留着这手印……当纪念品?”

他一拳砸在墙上,彩钢嗡嗡响。

陈德贵没动。他蹲下,翻垃圾桶。里头有张揉皱的图纸,他展开——是西合院的平面图,他们家灶台位置被红笔圈了,旁边写:“污染源,优先清除。”

他慢慢折好,塞进饭盒。

“走。”他说。

两人出门,雨小了。张铁柱走在前,拳头攥得死紧。陈德贵跟在后,饭盒夹在腋下,砂锅里的蓝光透过缝隙往外漏,像揣了半块碎月亮。

回到天井,沈翠花还在缝。

门开时,她没回头,但脚停了。

“怎么样?”她问。

陈德贵把饭盒放下,打开。砂锅蓝光映在她脸上,一闪一闪。

“赵金牙留了我照片。”他说,“写着‘赏金五百’。”

沈翠花手指一抖。

“他还留了张手印。”张铁柱接话,“我爹的。九七年矿井里的。”

沈翠花慢慢转过身。灯下,她右手小指弯着,围脖倒针脚,眼神却像刀。

“那件羽绒服。”她低声说,“我缝完了。”

她把布料翻过来。金纹密密麻麻,组成一张网,从领口延伸到袖口,像电路,像血管,像某种信号图。

“线脚是活的。”她说,“遇碱发光,遇热变色。只要有人穿它进碱性环境,它就会显影——比PH试纸还准。”

陈德贵盯着那金纹。忽然想起什么。

“春妮画过一张图。”他说,“心电波形,和电磁炉的震动频率一样。现在……砂锅发光,也跟着那个频率走。”

沈翠花点头:“布料显影,也是。”

张铁柱听得懵:“你们说啥?”

“不是巧合。”陈德贵声音低下去,“是设计。他们用同样的东西,下在汤里,缝在布里,喂进药中。再用特定频率去激它——让它发光,让它改心跳,让它……听话。”

沈翠花低头,看着缝纫机。油盒里,混了卤汁的机油正顺着针杆往下滴,落在布料背面,金晶又开始析出。

“那台机器。”她忽然说,“电磁炉。春妮刻了公式在砂锅上——T=100-Δt2。她说是控制火候的。”

陈德贵眼神一震。

“可如果……”沈翠花抬眼,“它不只是控温呢?如果它发出的震动,本身就是……开关?”

三人静默。

雨停了。天井积水映着残光,砂锅底的蓝斑还在闪,一下,一下,像在倒数。

陈德贵弯腰,把砂锅端进屋。路过缝纫机时,他看见布料上的金纹,正随着锅底的光,微微脉动。

同一频率。

他伸手,摸了摸饭盒边角的铜勺印。血痂裂开,渗出的血混着碱水,在印子里积了一小洼。

沈翠花拿起那件羽绒服,对折,再对折,塞进针线筐。冰刀鞋焐在袄子里,鞋带微微发烫。

张铁柱站在门口,军绿大衣湿了半边,手里攥着那张手印照片。

“我得去趟矿上。”他说。

陈德贵没拦他。他把砂锅放进橱柜,转身时,瞥见春妮留在桌上的笔记本。翻开一页,是电磁炉震动曲线,旁边一行小字:“频率锁定,或可反向激发。”

他合上本子。

窗外,第一缕晨光爬上屋檐。

缝纫机针头挂着一滴油,混着卤汁,落下来,砸在羽绒服的金纹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UI3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卤煮大师:从四合院到卢浮宫 http://www.220book.com/book/UI3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