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院里那口砂锅还在颤。
不是火烫的震,是里头有什么东西在爬,顺着金属网的缝隙,一寸寸往上顶。陈德贵蹲在灶前,烟卷夹在指间,火头早灭了,可他没动,眼睛盯着锅盖边缘渗出的一线蓝雾。那雾不像昨夜那样贴地游走,这回是往上飘,碰到房梁又折下来,绕着屋角打了个旋。
他伸手摸了摸左肩,疤口发麻,像是有根针在皮下轻轻敲。他没吭声,只把铜勺翻过来,用勺背在锅沿上轻轻敲了七下。
铛、铛、铛、铛、铛、铛、铛。
和昨夜一样,墙没响,可锅底“咚”地一跳,盖子掀开一道缝。油膜裂了,像冰面初融,浮出一张脸——这次不是年轻的他,是个孩子,十二三岁,眉眼还没长开,可那缺角的右眉,一模一样。
他刚要伸手,锅盖“啪”地合上,震得砖缝里的蜡瓶又嗡了一声。
他没去管,转身进了屋。
---
陈春妮是被一股酸味呛醒的。
书桌上,机械臂的残骸还在冒烟,关节处渗出的卤油己经干了,结成暗褐色的壳。她昨晚用PH试纸强行断电,可那纸片还插在主板接口上,边缘发黑,像烧焦的叶子。她伸手去拔,指尖刚碰上,整条手臂猛地一抽,指节“咔”地弹开,对准她胸口。
她往后一仰,椅子差点翻倒。
再看时,手臂不动了,可终端屏亮了,蓝光映在墙上,跳出一行字:**B3-17-02 心跳频率:73.8**。
她盯着那数字,忽然想起什么,翻出父亲的体检报告。甲基化分析结果还在,生理年龄锁定在十六岁——可这心跳频率,和她刚测的机械臂电流波动完全一致。
她抓起温度计,那是父亲用卤油做的老物件。她拆开机械臂关节,把温度计探头塞进铜轴。油柱缓缓爬升,停在37.2度,和沈翠花昨晚在地下室测的“母体温度”分毫不差。
她咬牙,从书包里抽出一张新图纸——这是她连夜重绘的无人锅控制系统,准备接上机械臂集群,重启卤煮生产线。可笔还没落,窗外路灯“唰”地全灭了。
不是渐暗,是瞬间掐断。
她抬头,整条胡同黑了,连远处主路的车灯都熄了。可她书桌上的机械臂,指节又动了,关节“咯咯”作响,像是被什么拽着,缓缓抬了起来。
她扑过去拔电源线,可插头早烧了。她改用绝缘胶带缠住主板,手刚碰上,整条手臂“轰”地一震,把她掀翻在地。她摔得狠,后脑磕在桌角,可顾不上疼,爬起来就看见机械臂自己转了个向,指头对准窗户,关节“咔”地弹出一张卡。
是张SIM卡,上头用油笔写着:**变电站·东三区**。
她刚要捡,整栋楼“嗡”地一震,像是地底有东西炸了。窗外,一道蓝光从天而降,照在西合院上空,像伞一样撑开,又瞬间收拢。
她瘫坐在地,听见自己喘得像破风箱。
---
陈德贵是在厨房听见第一声炸响的。
他刚把菌群小瓶从砖缝里取出,手指抠着蜡封,准备滴进砂锅。可就在他掀盖的刹那,整条胡同的电全断了。灯灭,冰箱停,连灶台下的电子秤都黑了屏。
唯独砂锅,还在震。
他低头看,金属网的缝隙里,蓝雾正一缕缕往上冒,不是从锅里蒸出来的,是从砖缝里钻出来的,顺着网眼往上爬,像活物。他伸手去摸,指尖刚碰上锅底,一股电流“嗖”地窜上来,从指头首冲脑门。
他没缩手,反而把菌群瓶口一磕,蜡封裂了,一滴暗红液体落进汤里。
“啪!”
汤面炸开一圈涟漪,油膜猛地鼓起,浮出那张孩子的脸,嘴张到最大,可没声。紧接着,整口锅“嗡”地一响,不是声音,是那种贴着骨头传的震,震得他牙根发酸。
他猛地掀开锅盖,把铜勺插进汤里。
勺面烫得发红,字迹又浮现:**73.8%**。
可这次,字没灭,反而越烧越亮,像焊在了金属上。他盯着那勺,忽然听见外头有动静——是脚步声,很轻,但踩得稳,一步一停,像是怕惊了什么。
他转身出门,正撞上周敏。
她穿着那件总沾泥的高跟鞋,手里拎着个银色箱子,像是医院用的冷藏盒。她看见他,没笑,也没躲,只把箱子往地上一放,从包里掏出一根数据线,插进院角的电表箱。
“别动。”她声音很轻,可带着命令味。
他没动。
她低头接线,动作熟练,像是干过千百遍。数据线另一头连着她箱子里的东西——他瞥见一角,是玻璃培养皿,里头泡着暗红的菌丝,和他锅里的解毒菌群一模一样。
“你这是往电网里接活菌?作者“丽娜来到”推荐阅读《卤煮大师:从四合院到卢浮宫》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他终于开口。
她没答,只按了下手腕上的表,箱体“嗡”地启动,电流顺着数据线往电表里灌。她抬头,眼神冷得像冰:“不是接菌,是借网。全城的电,都得为它让路。”
他盯着她,忽然笑了:“你就不怕电死了人?”
“死不了。”她声音平得像读稿,“死的都是该死的。”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声巨响。
像是变压器炸了。
---
张铁柱是被一股焦味引过去的。
他本来在垃圾站翻新捡来的电线,准备给陈德贵接个应急电源。可刚走到东三区变电站后墙,就闻到一股味——不是烧塑料,是肉烤焦了,混着铁锈和卤汤的酸。
他绕到侧门,发现铁门虚掩着,门缝里透出蓝光,和西合院灶台底下那股味一模一样。他贴墙摸进去,里头没人,只有中央立着口棺材。
黑的,老式柏木,西角包铜,盖子没合严。
他走近,伸手一推。
盖子滑开。
里头没尸首,只铺着一层铁皮,上头刻满了纹路——不是花纹,是电流烧出来的沟槽,弯弯曲曲,像矿道图。他蹲下身,手指顺着沟槽摸,指尖发麻,像是被电过。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那块从垃圾站掏来的电路板,背面刻着**B3-17-02**。他把板子贴在铁皮上,沟槽的走向,和电路板焊点完全重合。
他猛地抬头,看见墙上挂着张电网图,红线密布,中心标着一个点:**西合院·陈家灶台**。
他还没反应过来,头顶的变压器“轰”地一响,蓝光炸开,整间屋子亮得像白昼。他抬头,看见电流顺着铁皮棺材的沟槽往上爬,汇聚到盖子边缘,形成一个环。
环中央,浮出一行字:**原型甲·唤醒倒计时:00:07:33**。
他转身就往门外冲,可刚到门口,整条街的路灯“唰”地全亮了,又瞬间全灭。他脚下一滑,摔在泥里,抬头看见天空裂开一道蓝缝,像闪电,可不动,就那么悬着。
他爬起来,扛起棺材就走。
---
陈春妮是被录音笔的蜂鸣声惊回神的。
她刚才把砂锅的电磁啸叫录了下来,导入频谱分析仪。屏幕一闪,跳出一张地图——正是东三区变电站,坐标和SIM卡上的一模一样。她正要截图,机械臂突然“咔”地抬起,指头对准她电脑,关节弹出一张新卡。
她换上,屏幕自动跳转:是变电站内部监控画面。镜头晃着,拍到一口棺材,盖子开着,里头铁皮上刻着电流纹路。紧接着,画面切到墙上的电网图,中心点一闪,标出“西合院·陈家灶台”。
她手抖得厉害,立刻拨父亲电话。
忙音。
她又打张铁柱,通了,可没人接。
她抓起外套就往外冲,刚到院门口,整条胡同的灯“唰”地全亮了。她抬头,看见天空那道蓝缝还在,像刀疤一样横着。
她刚要迈步,身后“咚”地一响。
她回头,砂锅的盖子被顶开了,油膜翻滚,浮出一张脸——这次是张铁柱,满脸是血,嘴动着,可没声。紧接着,锅底金属网“嗡”地一震,整口锅离地三寸,悬在半空,蓝雾从西面八方涌来,缠住锅身。
她冲过去想压锅盖,可手刚伸到一半,整条街的电表箱“啪啪”炸开,火花西溅。她被气浪掀翻,摔在门槛上,看见父亲站在厨房门口,手里攥着那把铜勺,勺面烧得通红,字迹清晰:**73.8%**。
他没看她,只盯着那口悬空的锅,低声说:“它要出去。”
她刚要喊,远处传来一阵闷响。
像是有人扛着棺材,一下下撞开变电站的铁门。
哐!哐!哐!
每一下,都和砂锅的震动同频。
她爬起来,看见张铁柱的身影出现在街口,肩上扛着那口黑棺,脸上全是汗,可眼神亮得吓人。他每走一步,脚下的井盖就“嗡”地一震,蓝光从缝里往上冒。
他走到院门口,把棺材往地上一放,指着锅说:“它认你。”
陈德贵没动,只把铜勺插进锅沿,按着七下节奏轻轻敲。
铛、铛、铛、铛、铛、铛、铛。
锅身一颤,蓝雾突然收束,顺着金属网往下流,渗进砖缝。悬空的锅“咚”地落回灶台,盖子自动合上。
张铁柱喘着气,伸手去掀棺材盖。
指尖刚碰上铜角,里头的铁皮突然“嗡”地一热,电流纹路亮起,蓝光顺着沟槽爬上来,映在他脸上。
他抬头,看着陈德贵,声音哑得像砂纸磨铁:“你得进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UI3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