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6章 海脉连千屿,药香满沧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九霄尘战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UI5N/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西十六章 海脉连千屿,药香满沧溟

立夏的风带着暖烘烘的潮气,吹得雁门关的城墙都软了几分。归仁堂前的同春树己长到两丈高,枝桠间缠着的苏绣绷带早被新叶遮住,只露出些红绳的碎头,风一吹就跟着晃,像挂了串小灯笼。树下的相思子苗更疯,竟长到了一人高,叶片上的九州脉络亮得能映出人影,最东边的纹路总泛着水光,像藏着片海。

“阿朗你看,这叶子上的海在动!”阿桃蹲在苗边,指尖戳着叶片上的蓝色波纹,竟真的摸到了湿意——指尖沾了点咸,像刚从海边回来。戴银镯的阿朗凑过来,腕间的银镯突然“嗡”地响了,镯身的高山族图腾里,竟渗出些细碎的水珠,滴在叶片的海纹上,波纹瞬间扩大,露出个小小的“靖”字。

“是船名!”阿朗突然想起秦苍叔手札里的字,“上次柳先生的沉船叫‘安平号’,这会不会是另一艘?”他刚说完,就听见码头传来不一样的号角声——不是闽南船的铜铃,是低沉的螺号,呜呜的,混着海浪拍石头的声音。

念桃正给药圃里的阿里山茶苗浇水,金萱茶混着归魂酒的水刚浇下去,茶苗就往东边歪,叶片都朝着码头的方向。她抬头往那边看,就见艘乌篷船正靠岸,船身是深褐色的,刻着些海草纹,船头站着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皮肤黝黑,手里攥着个贝壳,贝壳上还沾着些海泥。

“是东海来的船!”萧云提着银枪跑过来,枪尖的桃花纹沾了风,竟泛出层淡蓝的光,“我在海边戍过,这是东海渔人的螺号,他们从不轻易来北境,定是有要紧事。”

汉子跳上岸时,裤脚还滴着水,他把贝壳往石桌上一放,贝壳突然张开,里面不是珍珠,是片晒干的海藻,海藻上用红绒线绣着个“柳”字,和柳明溪布偶上的一模一样。“俺叫老海,是东海蓬莱岛的渔人,”汉子的口音带着海蛎子味,“俺爹当年跟柳先生出过海,先生说,要是看见同春树的根须伸到海里,就把这海藻带来雁门关。”

老海打开随身的布包,里面的东西让洛小夏倒吸口气——东海的石花菜像透明的细线,海马干泛着银亮的光,最底下是个木盒,盒里装着颗拳头大的珍珠贝,贝缝里夹着张泛黄的纸,是柳先生的手札残页。“这贝是去年在‘靖海号’沉船上捡的,俺爹说,‘靖海号’是百年前柳先生运东海药材的船,沉在蓬莱岛东边的暗礁里。”

秦苍赶紧把残页和之前的手札拼在一起,刚好补上“东海药脉”那篇的空白。上面用墨香草汁写着:“东海多奇药,石决明能明目,海马可补身,然需与雁门沙棘、台湾金线莲相合,方解海性之寒。蓬莱岛有药田,待脉通时,以海泉与归魂酒灌之。”字迹旁画着幅小图,是同春树的根须连着东海的珊瑚,珊瑚上挂着个小小的螺号。

“俺们岛上的人这几年总梦见柳先生,”老海摸着珍珠贝,“说药脉要通东海了,让俺们等着雁门关的人来。昨儿夜里,蓬莱岛的潮突然退了,露出半截‘靖海号’的船板,上面还刻着同春树的纹呢!”

阿朗的银镯突然飞到珍珠贝上空,镯身的水珠滴进贝里,贝壳“咔”地裂开,里面竟藏着颗淡蓝的珠子,珠子里晃着蓬莱岛的样子——岛上有片药田,一半长着东海的石花菜,一半长着台湾的金线莲,田边立着个桃木牌,写着“海纳百川”。

“得去蓬莱岛!”念桃摸着珠子,突然想起素绢上补全的茶田,“柳先生和娘定是想让药脉连到东海,让天下的药材都能聚在一块儿。”

赵将军拍着老海的肩膀笑:“俺跟你们去!当年在西域没找着的雪莲,这回在东海得补回来!”他刚说完,萧云就去营里调船,月瑶的软鞭自己缠上了苏绣丝线,编出张能防水的渔网,“这网能捞沉箱,还能护着药材不沾水。”

王奶奶回难民营做干粮,这次加了东海的海带和雁门关的沙棘,蒸出来的糕泛着淡绿,还没出锅,香味就飘到了码头。“俺们江南人说,海带能补力气,沙棘能抗饿,你们去海上,得带着这口暖。”她把糕放进陶瓮,又撒了把金萱茶,“茶能解海腥,你们喝着,就像在雁门关一样。”

孩子们也忙开了——阿桃用客家蓝染布做香包,里面装着金线莲和墨香草,每个包上都绣个“海”字;阿朗把银镯的图腾拓在桃木片上,要带给蓬莱岛的孩子;裴九兄弟刻了个小木船,船身上刻着同春树和相思子苗,船底还刻着“九州同春”。

第二天清晨,船队出发时,同春树的根须真的伸到了海边,淡白的根须在水里泛着光,像条引路的带子。老海吹起螺号,海面上突然飞来群海鸥,每只鸟嘴里都衔着片墨香树叶,树叶落在船上,拼成了东海的航线图。

阿朗坐在船头,银镯总对着东边亮,掌心的绿珠子也越来越蓝,像装了片海。念桃把柳先生的手札放在船中央,手札的页面总往东海那篇翻,上面的墨香草汁字还在渗出水,滴在船板上,竟长出些小小的绿芽——是墨香草的苗,顺着船板往水里钻,和同春树的根须连在了一起。

走了三天,海面上突然飘来些透明的东西,老海说那是蓬莱岛的石花菜,被潮水带过来的。洛小夏把石花菜放进陶碗,加了点归魂酒,石花菜竟自己缠成了个“通”字,碗里的水还泛出光,映出蓬莱岛的码头,码头上站着个穿蓝布衫的女人,手里举着个桃木锄。

“是青姨!”老海喊出声,“她是岛上最会种药的,俺爹说,青姨当年跟柳先生学过炮制东海药材!”

船靠岸时,青姨己在码头等着,手里的桃木锄柄上刻着“柳”字,锄头上还沾着药田的土。“俺等了三十年了,”青姨握着念桃的手,她的手粗糙却暖,“柳先生当年说,等雁门关来的人带着同春树的根须,就把这锄给你们,说能打开岛上的药泉。”

蓬莱岛的药田比珠子里的还美——东海的石决明长在浅滩上,壳上印着沙棘叶的纹;台湾的金线莲种在田埂边,花瓣上沾着海露;最奇的是中间的泉眼,泉里的水泛着青金色,青姨说这是药脉泉,当年柳先生引了同春树的根须过来,才让泉水产了药气。

阿朗的银镯飞到泉眼上空,镯身的水珠滴进泉里,泉眼突然冒出个水泡,水泡里浮着“靖海号”的位置——在岛东边的暗礁下,只有退潮时才能看见。萧云带着士兵和渔人去捞沉箱,月瑶的渔网刚撒下去,就觉得网底沉,拉上来一看,网里竟缠着些莹白的根须,是同春树的,顺着根须往下摸,就摸到了“靖海号”的船板。

沉箱打开时,里面的药材竟没受潮——东海的海马干泛着银亮,石决明的壳还带着光泽,最底下是个瓷瓶,里面装着东海珍珠粉,瓶身上刻着“明目方”。洛小夏把珍珠粉和台湾金线莲调在一起,给岛上的张阿婆敷眼睛,阿婆的眼睛模糊了十年,敷了三天就看清了药田的花。

“柳先生当年说,这方子要等药脉通了才有用,”青姨给众人煮石花菜汤,汤里加了阿里山茶籽,“现在雁门关的沙棘、台湾的金线莲、东海的珍珠都聚齐了,这方子才算真的成了。”

夜里,众人在药田边守着,就见同春树的根须从海里伸过来,缠上了药田的石花菜,根须上的光顺着石花菜往岛上爬,把整个药田都照得亮堂堂的。药材们又开始“闹”——东海的海马缠上了雁门关的艾草,石决明靠在台湾的牛樟芝旁,它们在田埂上拼成了个“海”字,和之前药圃里的“通”字合在一起,就是“海通”。

秦苍把柳先生的手札放在“海”字中央,手札突然自己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处竟冒出字来,是柳先生的笔迹:“药脉无界,海纳百川,九州同春,此为归仁。”字迹刚落,就见青姨手里的桃木锄突然发光,锄尖往土里一插,竟冒出股清泉,泉水里浮着些光点,落在每个人的身上。

念桃的素绢被光点照着,又补全了一块——这次是东海的药田,柳先生和颜姑娘站在田边,手里捧着颗珍珠贝,旁边站着老海的爹和青姨,还有些不认识的人,都是九州各地的药农。绢角的“颜”和“柳”旁边,又多了“海”“青”两个字,像一群人站在一起。

在蓬莱岛待了七天,众人要回雁门关时,青姨和老海装了满满一船东海药材,还有蓬莱岛的药种。孩子们把桃木片插在药田边,上面刻着“雁门关阿朗”“阿桃”,青姨的孙女把自己的贝壳手链送给阿桃,说等药脉通到更远的地方,就去雁门关看同春树。

船开时,青姨吹起柳先生留下的螺号,螺号声里,蓬莱岛的药田冒出层光,和同春树的根须连在一起,顺着海面往雁门关延伸。阿朗趴在船边,看见水里的根须上结着小小的琉璃果,果里是九州各地的药田,像串在一起的小灯笼。

回到雁门关时,药圃里的阿里山茶苗己开了花,花瓣上沾着东海的海露,香得能飘出半里地。王奶奶早就等在码头,蒸了海带沙棘糕,还煮了石花菜汤,说要让南来北往的人都尝尝九州的味。

萧云把东海的药材放进药柜,和台湾的、闽南的、西域的药材排在一起,药柜突然自己发光,柜门上的纹路拼成了幅完整的九州药脉图。秦苍把柳先生的手札放进桃木匣,匣里的药材们都安静了,像在等着下一次药脉的延伸。

念桃站在同春树底下,摸着树干上的新纹——是东海的海草纹,和之前的九州脉络连在一起,像给树穿了件新衣裳。她抬头看天,天上的流云拼成了个“春”字,风里带着药香、茶香、海香,吹过城墙,吹过码头,吹向更远的地方。

阿朗和阿桃在药圃里插新的桃木片,上面刻着“东海蓬莱岛”,阿朗还把银镯的图腾拓在上面,说要让药苗知道,它们的根连到了海边。裴九兄弟刻了个大木牌,上面写着“九州药脉通”,挂在归仁堂的门口,风一吹,木牌就和檐角的铃铛一起响,像在唱《本草谣》。

这年的立夏,雁门关的药香里多了海的味道。同春树的根须还在往地下钻,往海里伸,相思子苗的叶片上,九州的脉络越来越亮,连最西边的西域、最东边的东海都清晰了。老海说,等秋天,东海的渔人会带着更多的药材来,青姨也会来雁门关教大家种石花菜。

念桃摸着素绢上完整的画,画里的柳先生和颜姑娘笑着,周围是九州各地的人,每个人手里都捧着药材,像在庆祝一个大团圆。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药脉还会通到更远的地方,比如南边的岭南,北边的草原,因为柳先生说过,医道无界,仁心同春,只要根脉连着,天下的春天就会永远在一起。

夜里,归仁堂的铜铃又响了,这次的铃声里混着螺号的调子,还有孩子们的笑声。药柜里的药材们轻轻动着,像是在跟着调子晃,它们知道,明天又会有新的药种来到雁门关,又会有新的根须连起来,把九州的暖,都织进这无边无际的药脉里。

九霄尘战录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九霄尘战录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UI5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九霄尘战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UI5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