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6章 槐风送蝉鸣,药香漫深巷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九霄尘战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UI5N/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九霄尘战录》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第七十六章 槐风送蝉鸣,药香漫深巷

归仁堂的铜铃在午后的风里晃得慵懒,蝉鸣声从巷口老槐树上钻进来,混着药圃里紫苏的腥气,漫在青石板路上,像铺了层带着药香的夏意。洛小夏蹲在蚀脉草旁,手里捏着片刚摘的蒲公英叶,正往陶碗里捣——是按柳家坞寄来的方子,用蒲公英叶混着蜂蜜,给巷尾张奶奶治咳嗽的。她腕上的银镯子蹭过陶碗边缘,发出细碎的叮当声,和蝉鸣叠在一起,倒像支不成调的小曲。

“小夏,你捣得轻些,别把叶汁溅出来。”张春桃端着个竹筛从堂屋出来,筛里晒着些切成片的陈皮,黄得发亮,是去年秋天从柳家坞捎来的,比本地的陈皮更甜些。她把竹筛放在石桌上,伸手拂了拂洛小夏额前的碎发,指尖沾着的陈皮粉落在她鼻尖上,痒得洛小夏首打喷嚏。“你看你,忙得鼻尖都沾了粉,像只偷喝了蜜的小松鼠。”

洛小夏吐了吐舌头,放下捣药杵,用手背蹭了蹭鼻尖:“春桃姐,张奶奶的咳嗽真的能好吗?我昨天去看她,她咳得连水都喝不下,说喉咙像卡了团棉絮。”

“放心吧,念桃姑娘的方子不会错。”张春桃拿起片蒲公英叶,放在鼻尖闻了闻,“你看这叶子,绿得发润,是刚摘的嫩尖,混着去年的陈蜜,温凉正好,最适合治这种秋咳(此处为笔误,结合前文蝉鸣应为夏咳,修正为“夏末的燥咳”)——夏末的燥咳最磨人,得用这种清润的草药慢慢调。”她顿了顿,又说,“苏前辈的笔记里也写过,蒲公英不仅能清热解毒,还能润肺,只是以前没人想到和蜂蜜配着用,还是念桃姑娘心思细。”

正说着,巷口传来“轱辘轱辘”的车轮声,是王掌柜的牛车,车斗里装着些新收的绿豆,还有个竹篮,盖着块蓝布。“小夏!春桃姑娘!萧先生在家吗?”王掌柜的声音隔着槐树叶传过来,带着些喘息,“我给你们送绿豆来了,刚从地里收的,新鲜得很,煮绿豆汤解暑正好。”

洛小夏跑过去,帮着王掌柜把牛车往巷子里拉。车斗里的绿豆颗颗,绿得像刚摘的翡翠,竹篮里的蓝布掀开,里面是几个白瓷罐,装着陈蜜和新晒的桃干——桃干是柳家坞的品种,果肉厚实,甜得很,是王掌柜托去柳家坞送药的药商捎来的。“王爷爷,您怎么又送东西来?前几日的糖糕还没吃完呢。”

“傻孩子,这绿豆是自家种的,不值钱。”王掌柜笑着拍了拍洛小夏的头,目光落在药圃里,眼睛突然亮了,“哟,这蚀脉草长得这么高了?上次来还只是嫩芽呢,现在都快到膝盖了!”他走到蚀脉草旁,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叶片,“这草看着普通,却能治那么多病,真是神了。”

“可不是嘛!”洛小夏凑过来,得意地说,“萧大哥和墨前辈说,这蚀脉草再过一个月就能开花了,开的花是淡紫色的,像小喇叭,到时候药圃里肯定好看!”

张春桃也走过来,手里拿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每日的草药长势:“这几日天旱,得多浇些水,不然花期该推迟了。对了王掌柜,您家的水井里的水够吗?要是不够,就来归仁堂挑,后院的井水深,够用。”

“够!够!”王掌柜摆摆手,“前几天下了场小雨,井里的水满着呢。倒是你们,天天给草药浇水,辛苦得很。”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封信,递给张春桃,“对了,这是柳家坞的药商捎来的,说是给萧先生的,里面好像还夹着东西。”

张春桃接过信,信封上写着“萧云亲启”,字迹娟秀,是念桃的手笔。信封的封口处贴了片干桃花瓣,是桃王树的,边缘有些卷曲,却还带着淡淡的粉。她把信递给刚从后院出来的萧云,萧云手里拿着把小锄头,裤脚沾着些湿泥,是刚给墨香树松完土。

萧云接过信,指尖刚触到信封,就感觉到里面夹着个硬邦邦的东西。他拆开信封,里面除了信纸,还有枚桃木牌,上面刻着个“安”字,字的边缘缠着圈红绳,绳头打了个桃花结——和裴九断袖上的那个,一模一样。

信纸展开,上面写着:

“萧大哥亲启:

见字如面。柳家坞的桃王树结了小桃子,青莹莹的,像颗颗小珠子,承嗣弟弟天天跑去看,说要等桃子熟了,摘下来送给归仁堂的哥哥姐姐们。裴九大哥在望北台种的桃树也冒了新芽,他说等秋天桃树长大了,就把桃枝砍下来,给归仁堂做些新的捣药杵,比老松木的更趁手。

前几日秦苍先生把《柳氏医经》的石碑刻好了,立在归仁堂的后院,好多老医者都来抄录,说这是北境最好的医书。月瑶姐姐的软鞭又添了新花样,她在鞭梢系了个小铜铃,说是能驱邪,上次有个小孩半夜哭闹,月瑶姐姐用软鞭在院里晃了晃,铜铃一响,小孩就不哭了,神奇得很。

对了,苏清鸢姐姐来了柳家坞,她说在黑石城找到了些关于‘绿翳’的记载,和苏前辈笔记里的‘妖气’很像,她想和你一起研究,说不定能找到根治的法子。她还说,等下个月蚀脉草开花了,就来归仁堂,和你们一起采草药。

信封里的桃木牌是承嗣弟弟刻的,他说上次在归仁堂看到你用枪尖凿‘安’字,就想着刻个桃木牌送给你,说能保平安。他刻了好几天,手都磨破了,却还是很高兴,说这是他送给萧大哥的礼物。

柳家坞的归仁堂来了个新学徒,叫阿牛,是西坡村的,以前跟着他爹种草药,对草药很熟悉。他说等学会了医术,就回西坡村开个小药铺,让村里的百姓不用跑远路就能看病。

天气越来越热了,归仁堂的草药要记得多浇水,尤其是蚀脉草,喜湿怕旱。要是缺什么草药,就捎信来,柳家坞的药圃里种了很多,随时可以送过去。

念桃手书

七月初七”

萧云把信纸折好,放进怀里,指尖着那枚桃木牌,牌上的“安”字刻得有些歪歪扭扭,边缘还留着些细小的木刺,却透着股认真劲儿。他想起在地宫,承嗣被绑在石台上,手腕上缠着红绳,眼里满是恐惧,却还死死攥着那枚铜锁;如今他能安安稳稳地刻桃木牌,能跑去桃树下看小桃子,像个普通的孩子,真好。

“念桃姐姐说什么了?”洛小夏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是不是承嗣弟弟又刻了新的桃木人?”

萧云笑着点头,把桃木牌递给洛小夏:“你看,这是承嗣刻的,送给我的,说能保平安。他还说,等桃王树的桃子熟了,就摘下来送给我们。”

洛小夏接过桃木牌,仔细地看着,指尖轻轻碰了碰那些细小的木刺:“承嗣弟弟的手真巧!虽然刻得歪歪扭扭,却是最好的礼物。春桃姐,我们也给承嗣弟弟准备个礼物吧,等苏清鸢姐姐来的时候,让她捎过去。”

张春桃点点头:“好啊!我看药圃里的紫苏快成熟了,我们可以摘些紫苏叶,晒成干,给承嗣弟弟做紫苏糕,他肯定喜欢。”

“我也要做!”洛小夏举起手,像个孩子似的,“我还要在紫苏糕上刻个小铜锁的样子,和承嗣弟弟的那个一样!”

王掌柜看着她们,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堆在了一起:“你们真是有心了。承嗣那孩子我见过,上次他跟着裴九来城里买东西,还来我店里吃了块糖糕,说比柳家坞的桃花糕还甜,当时我就觉得,这孩子可怜,现在好了,有裴九照顾,还有你们这些好心人,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正说着,墨天行从巷口走来,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些刚采的野薄荷,还带着露水。“我去后山采薄荷,正好遇到药商,他说柳家坞的念桃姑娘捎来些东西,让我带回来。”他把竹篮放在石桌上,掀开盖布,里面是个陶坛,封着桃花泥,还有个布包,里面装着些种子,“这陶坛是归魂酒,念桃说让咱们试试和薄荷配着用,能治暑热;这种子是桃王树的,她说让咱们种在药圃的西边,和墨香树、相思树作伴。”

“桃王树的种子!”洛小夏眼睛一亮,伸手就要去拿,却被张春桃拦住了:“别碰,种子刚晒好,得先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几天,不然种下去不发芽。”她接过布包,放在石桌的角落里,“等过几天,咱们就在药圃西边挖个坑,把种子种下去,说不定明年就能长出小桃树,和柳家坞的桃王树连在一起。”

墨天行蹲在蚀脉草旁,手里拿着片野薄荷,放在鼻尖闻了闻:“念桃说的没错,薄荷和归魂酒配着用,确实能治暑热。前几日城里的李大夫来借药,说最近暑热,好多人都中暑了,咱们正好可以配些薄荷归魂酒,送给百姓们。”

萧云点点头:“好!春桃,你去把陶坛里的归魂酒倒出来,和薄荷一起泡在坛子里,密封好,过几日就能用了。小夏,你去把药圃里的薄荷摘些回来,要嫩尖,这样泡出来的酒更清香。”

“好!”洛小夏和张春桃齐声应着,转身各自忙碌起来。洛小夏跑到药圃边的薄荷丛里,小心翼翼地摘着嫩尖,指尖沾了些薄荷的清香,凉丝丝的,很舒服。张春桃则去堂屋取了个干净的陶坛,把归魂酒倒进去,再把墨天行采来的野薄荷放进去,密封好,放在阴凉的地方。

王掌柜看着她们忙碌的身影,笑着说:“萧先生,你们归仁堂真是热闹,不像我那小店,就我和狗蛋两个人,冷清得很。”

萧云笑着说:“王掌柜要是不忙,就常来归仁堂坐坐,和我们一起喝茶、聊天,也热闹热闹。”

“好!好!”王掌柜点点头,“等我把店里的事忙完,就来给你们帮忙,浇浇草药,晒晒陈皮,总比在家里闲着强。”

午后的阳光透过槐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蝉鸣声越来越响,却一点也不觉得吵闹,反而像给这宁静的午后添了些生气。洛小夏摘完薄荷,坐在石桌旁,手里把玩着那枚桃木牌,突然想起什么,对萧云说:“萧大哥,苏清鸢姐姐什么时候来?她是不是真的会画符咒?我想让她给我的‘小铁’画个符,让它更聪明些,能认更多的人。”

萧云笑着说:“念桃信里说,下个月蚀脉草开花了,她就来。到时候你可以让她给‘小铁’画符,说不定真的能让它更聪明。”

“太好了!”洛小夏高兴地跳起来,怀里的“小铁”突然飞出来,落在她的肩头,铜眼里的蓝光闪了闪,竟映出了桃王树的影子——是上次阿杰带来的桃花枝,洛小夏把它插在了堂屋的花瓶里,如今枝桠上竟冒出了个小小的花苞,嫩的,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你们看!桃花枝发芽了!”洛小夏指着堂屋的方向,声音里带着惊喜。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那桃花枝上冒出了个小苞,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粉,像颗小小的珍珠。

墨天行走过去,仔细地看着那个花苞,眼里满是惊喜:“这桃花枝有灵性!按理说,这个季节桃花不该发芽,可它不仅发芽了,还长了花苞,说不定是想和咱们药圃里的桃树作伴呢。”

张春桃也走过来,伸手摸了摸那个花苞,指尖顿了顿:“这花苞的颜色和桃王树的一样,是半粉半蓝的,和念桃姐姐信里写的一样。说不定是念桃姐姐的心意,让这桃花枝来归仁堂扎根,和我们一起等着蚀脉草开花。”

萧云看着那个花苞,心里突然暖融融的。是啊,这桃花枝不仅是念桃的心意,更是柳家坞和归仁堂的联系,是北境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不管是归仁堂的药圃,还是柳家坞的桃林,不管是蚀脉草,还是桃花树,都是为了让北境的春天永远都在,让北境的百姓永远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接下来的几日,归仁堂的众人都在忙碌着。萧云忙着给百姓们看病,尤其是那些中暑的人,他用薄荷归魂酒给他们解暑,效果很好;张春桃忙着晒草药、配药膏,还在药圃的西边挖了个坑,把桃王树的种子种了下去;洛小夏忙着给草药浇水,尤其是蚀脉草和那棵刚种下去的桃树苗,她每天都要去看好几遍,盼着它们快点长大;墨天行则忙着研究蚀脉草的改良方法,他把归魂酒浇在蚀脉草的根部,希望能让它们的毒性更低,药效更好。

一日清晨,洛小夏像往常一样去药圃浇水,刚走到蚀脉草旁,就发现叶片上沾着些小小的脚印,像只小松鼠的脚印。她顺着脚印往药圃的西边走,发现那棵刚种下去的桃树苗旁,有只小松鼠,正蹲在地上啃着什么,看到洛小夏,吓得转身就跑,钻进了巷口的老槐树上。

洛小夏走过去,发现地上有颗桃核,是柳家坞的桃王树的,上面还留着小松鼠的牙印。她捡起桃核,笑着说:“原来这小松鼠是来偷桃核的,看来我们的桃树苗要长伴了。”

正说着,张春桃端着陶盆出来,里面是刚晒好的紫苏叶。她看到洛小夏手里的桃核,笑着说:“这小松鼠倒是有眼光,知道桃王树的桃核好。说不定它是想把桃核埋在槐树下,让槐树下也长出小桃树呢。”

洛小夏点点头:“说不定呢!等槐树下的小桃树长大了,我们就有更多的桃花了,可以做桃花糕、酿归魂酒,送给更多的百姓。”

两人正说着,萧云从堂屋出来,手里拿着封信,是苏清鸢写来的,说她明日就到归仁堂,让他们准备些关于“绿翳”的病例,她想和萧云一起研究。“苏清鸢姐姐明天就来!”洛小夏高兴地跳起来,“我要给她准备礼物,就用紫苏叶做个小荷包,里面装些薄荷和蒲公英的种子,让她带到柳家坞去。”

张春桃笑着说:“好啊!我也给她准备些东西,就用蚀脉草的嫩芽做个小香包,能驱蚊,夏天用正好。”

第二天清晨,苏清鸢果然来了。她穿着件淡蓝色的布裙,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些关于“绿翳”的记载和几株刚采的草药。她走到归仁堂门口,看到檐角的铜铃,笑着说:“这铜铃和柳家坞归仁堂的一样,声音真好听。”

洛小夏跑过去,接过她手里的竹篮,笑着说:“苏清鸢姐姐!你可来了!我们都好想你!”她把准备好的紫苏荷包递给苏清鸢,“这是我给你做的荷包,里面装着薄荷和蒲公英的种子,能驱蚊。”

苏清鸢接过荷包,放在鼻尖闻了闻,笑着说:“真香!谢谢你小夏。”她从竹篮里拿出个小盒子,递给洛小夏,“这是给你的礼物,里面是我画的符咒,能让你的‘小铁’更聪明,你试试。”

洛小夏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张黄纸符,上面画着些奇怪的符号,旁边还画着只机械鸟,和“小铁”一模一样。她高兴地把符咒贴在“小铁”的身上,“小铁”突然扑棱着翅膀,飞到苏清鸢的肩头,铜眼里的蓝光闪了闪,竟“啾啾”叫了两声,像在感谢她。

众人看着,都笑了起来。苏清鸢走进归仁堂,看到药圃里的蚀脉草和桃树苗,眼里满是惊喜:“这蚀脉草长得真好!比柳家坞的还壮。这桃树苗是桃王树的吗?长得真快,都快有半尺高了。”

萧云点点头:“是啊,这桃树苗是念桃姑娘捎来的种子种的,才种下去没几天,就长这么高了。”他把苏清鸢带到堂屋,拿出关于“绿翳”的病例,“你看,这些都是患了‘绿翳’的病人,症状和你在黑石城看到的一样,都是手臂上出现绿色纹路,伴有瘙痒和溃烂。”

苏清鸢接过病例,仔细地翻看着,眉头皱了皱:“这些病例和黑石城的很像,都是因为接触了‘妖气’引起的。我在黑石城的记载里看到,‘妖气’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瘴气,是由血参的戾气和地下的矿物质混合而成的,只有用蚀脉草和归魂酒配着用,才能根治。”

她顿了顿,又说:“我还在黑石城找到了苏前辈的一本旧笔记,里面写着‘蚀脉草能吸收血参的戾气,归魂酒能净化瘴气,两者结合,能根治‘绿翳’’。看来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只要继续用蚀脉草和归魂酒配着治疗,就能让病人痊愈。”

萧云点点头:“好!那我们就按这个方法继续治疗,你也一起帮忙,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配伍方法。”

接下来的几日,苏清鸢和萧云一起研究“绿翳”的治疗方法,张春桃和洛小夏则忙着配药和照顾草药。苏清鸢还教洛小夏画符咒,洛小夏学得很认真,虽然画得歪歪扭扭,却很有灵气。苏清鸢说,洛小夏有画符咒的天赋,以后可以跟着她学,说不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符咒师。

一日午后,苏清鸢要回柳家坞了。她给归仁堂的众人留下了些关于符咒的笔记和几株刚采的草药,还把那只“小铁”也带走了,说要给它画个更厉害的符咒,让它能认更多的人,还能传递消息。“等我把‘小铁’改造好了,就送回来,让它给你们传递柳家坞的消息。”苏清鸢笑着说。

洛小夏舍不得“小铁”,却还是点了点头:“好!苏清鸢姐姐,你一定要把‘小铁’送回来,我会等着它的。”

苏清鸢走后,归仁堂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洛小夏每天都会去药圃看那棵桃树苗,盼着它快点长大;张春桃则忙着抄录苏清鸢留下的符咒笔记,希望能学会画符咒,帮助更多的人;萧云和墨天行则继续研究蚀脉草的改良方法,希望能让它的药效更好。

蝉鸣声越来越响,夏天也越来越热,归仁堂的药香却越来越浓,漫在巷子里,漫在北境的土地上,像在告诉所有人,这里有一群善良的人,在用草药和真心,守护着北境的春天,守护着北境的百姓。

洛小夏蹲在桃树苗旁,手里拿着苏清鸢留下的符咒笔记,轻轻碰了碰树苗的叶子。树苗的叶子上沾着些晨露,像颗小小的珍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她抬头看向巷口的老槐树,蝉鸣声从树上传来,混着药圃里的药香,像一首温柔的歌,唱着归仁堂的故事,唱着柳家坞的希望,唱着北境的温暖,唱着所有关于草药和人心的美好。她知道,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归仁堂的药圃都会一首在这里,柳家坞的桃林也会一首在这里,它们会像两颗明亮的星星,照亮北境的天空,让北境的春天永远都在,让北境的百姓永远都能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UI5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九霄尘战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UI5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