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夜雨润新苗,药香漫深巷
归仁堂的铜铃在暮色里歇了声,洛小夏蹲在药圃的竹篱笆边,手里捏着片刚摘的桃树叶——比早上又宽了些,叶脉在夕阳下透着淡绿的光,像极了承嗣刻在桃核上的纹路。她把树叶放在鼻尖轻嗅,清甜味里混着点新翻泥土的腥气,是下午种雪灵芝时沾的,倒比单纯的药香多了些活气。
“小夏姐,你又在跟桃树苗说话呀?”狗蛋抱着个竹编的小筐跑过来,筐里装着刚从槐树上摘的槐米,黄灿灿的,像撒了筐碎金,“王爷爷说槐米晒晒干,能和菊花一起泡茶,比薄荷茶还解暑。你看我摘了这么多,够我们喝好几天了!”
洛小夏笑着接过小筐,往里面瞅了瞅:“你这小丫头,爬树又没小心,裤脚都勾破了。王爷爷要是看到,又该说你了。”狗蛋低头看了看裤脚,果然勾出个小口子,吐了吐舌头:“我下次小心!对了,李老的徒弟刚才在巷口说,今晚要下雨,是解暑的雨,我们要不要把晒场上的草药收起来?”
洛小夏一拍脑门:“哎哟!我忘了!萧大哥和墨前辈在后院整理蚀脉草的种子,肯定没留意。你快去叫他们,我去拿竹筐,咱们把草药都收进堂屋。”两人分头行动,狗蛋往后院跑,小辫儿甩得像只蹦跳的小雀,洛小夏则冲进灶间,抱出两个大竹筐——是春桃姐用来装干货的,结实得很。
等她跑到晒场,萧云、墨天行和阿牛己经在收草药了。萧云把晒好的薄荷往竹筐里装,指尖沾着些草屑,额角还挂着汗珠;墨天行则小心翼翼地捧着蒲公英,生怕把绒毛吹散;阿牛扛着个竹席,正往屋檐下挪。“小夏,你来得正好,”萧云笑着说,“这薄荷晒得差不多了,你帮着把它们理整齐,等会儿装罐的时候方便。”
洛小夏应着,蹲下来理薄荷。薄荷的嫩尖还带着点湿气,凉丝丝的,蹭在指尖很舒服。她想起春桃姐说的,要给西坡村的孩子们做薄荷膏,便多挑了些嫩尖放在一边——嫩尖做的膏子更细腻,孩子们抹在身上不刺激。
“这天说变就变,刚才还好好的,现在乌云都压到槐树梢了。”阿牛指着巷口的老槐树,语气里带着点焦急,“我娘说这种雨来得急,要是不收完,草药就得泡汤。”墨天行抬头看了看天,点点头:“快了!剩下的这些蒲公英我和萧云来收,你们把收完的先搬进堂屋,别耽误了。”
几人加快了速度,刚把最后一筐草药搬进堂屋,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噼里啪啦”地打在晒场的竹席上,像有人在敲小鼓。洛小夏靠在堂屋的门框上,看着雨帘里的桃树苗,叶子被雨水打得微微晃动,却透着股韧劲,像个倔强的小娃娃。“你说这雨会不会把雪灵芝的种子冲跑啊?”她有点担心地问萧云。
萧云走到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看向药圃:“放心吧,我们下午种的时候特意把土拍实了,雨只会把泥土浇得更透,种子长得更快。你看桃树苗,不是长得更精神了吗?”洛小夏仔细一看,果然见桃树苗的叶子在雨水中闪闪发亮,像洗过澡的孩子,干净又精神。她笑了笑,心里的担心也散了。
张春桃端着碗姜汤从灶间出来,给每人递了一碗:“刚煮的,驱驱寒。这天儿淋了雨容易着凉,快喝点暖暖身子。”她把碗递给阿牛时,特意多舀了些姜:“你等会儿还要回西坡村,路滑,多喝点姜汤,小心别摔着。”
阿牛接过碗,一口喝下去,辣得他首吐舌头,却笑着说:“谢谢春桃姐!这姜汤真管用,喝下去浑身都暖了。我娘也常给我煮姜汤,说下雨天喝了不生病。”他放下碗,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递给张春桃,“这是我娘做的咸菜,用萝卜干腌的,配粥吃最好。你们尝尝,比城里买的好吃。”
张春桃接过布包,打开闻了闻,咸香混着点蒜香,很开胃:“谢谢你娘!我们晚上就用这咸菜配粥,肯定很香。”她把布包放进灶间的菜坛里,“你晚上就在这里住吧,这么大的雨,回西坡村太危险了。西厢房还有空床,你就和李老的徒弟挤挤。”
阿牛摇摇头:“不了,春桃姐,我药铺里还有些草药没收拾好,要是淋了雨就坏了。我撑伞慢慢走,天黑前肯定能到。”他拿起墙角的伞,是把油纸伞,伞面是蓝色的,上面绣着朵小小的桃花——是上次张奶奶给他做的,说桃花能带来好运。“我走了,你们早点休息!”阿牛挥挥手,撑着伞走进雨幕里,伞影在巷口的路灯下晃了晃,就消失了。
洛小夏趴在窗台上,看着阿牛的背影消失在雨里,心里有点酸酸的:“阿牛哥真辛苦,这么大的雨还要回药铺。”萧云走过来,摸了摸她的头:“他是个有责任心的孩子,药铺是他的心血,他肯定舍不得让草药淋雨。等明天雨停了,我们去西坡村看看他,给他送些新晒的薄荷。”
洛小夏点点头,转身去灶间帮张春桃烧火。灶间的火塘里燃着柴火,暖融融的,把雨水带来的寒气都驱散了。张春桃正在淘米,新米是阿牛下午带来的,颗粒,放在水里像颗颗小珍珠。“晚上我们煮米粥,配阿牛娘做的咸菜,再蒸些红薯,简单吃点。”张春桃说,“李老年纪大了,淋了雨容易不舒服,我再给他煮个鸡蛋,补补身子。”
洛小夏坐在灶前,往火塘里添了些柴火,火苗“噼啪”作响,映得她的脸红红的。她想起下午李老说的,要在北境开个药铺,心里满是敬佩——李老年纪这么大了,还想着北境的百姓,像墨前辈一样,都是值得尊敬的医者。“春桃姐,”洛小夏突然说,“等我长大了,也要像萧大哥和墨前辈一样,做个好医者,给百姓们看病,让他们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张春桃笑着回头看她:“你现在就是个好帮手啊!帮着采草药、做药膏、画符,比很多学徒都能干。等你再学几年,肯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者。”她把淘好的米倒进锅里,加了些水,“对了,苏清鸢姐姐留下的符咒笔记,你看得怎么样了?驱暑符学会了吗?”
洛小夏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学会了一点,就是画得还不好看,像狗蛋说的,像条小蛇。”她从怀里掏出张黄纸,上面画着张驱暑符,墨线歪歪扭扭的,确实不太好看。张春桃接过符咒,仔细看了看,笑着说:“比上次画的好多了!线条虽然歪,但很流畅,心意到了,符就灵了。苏清鸢姐姐要是看到,肯定会夸你。”
洛小夏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又拿起一张黄纸,借着灶间的火光,继续画符。她要多画几张,等明天雨停了,送给巷子里的百姓们,让他们夏天不中暑。
九霄尘战录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九霄尘战录最新章节随便看!晚饭做好时,雨还没停,反而下得更大了,“哗啦啦”地打在屋檐上,像首热闹的歌。李默言和他的徒弟从西厢房出来,李默言的精神好了很多,脸色也红润了些。“这雨下得好啊!”李默言坐在石桌旁,看着院坝里的雨景,感慨道,“北境很少下这么大的雨,土地都干裂了,要是能下一场这样的雨,庄稼就能长得更好了。”
萧云给李默言盛了碗粥:“李老,您尝尝这新米煮的粥,是阿牛娘种的,很香。”李默言接过碗,喝了一口,赞道:“真好吃!比北境的米软多了,带着点甜味,像柳家坞的桃花糕。”他想起三十年前在柳家坞吃的桃花糕,甜得很干净,像柳家坞的人一样,淳朴又善良。
墨天行也喝了口粥,说:“等雨停了,我带您去看看归仁堂的药圃,里面种了很多草药,有蚀脉草、薄荷、蒲公英,还有刚种的雪灵芝。您是草药方面的专家,帮我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李默言点点头:“好啊!我正想看看归仁堂的药圃,听说你们的蚀脉草改良得很好,我要好好学学。”
几人坐在石桌旁,吃着粥,聊着天,雨声和柴火声混在一起,像首温柔的歌。洛小夏给李默言的徒弟夹了块红薯:“李大哥,你尝尝这红薯,是春桃姐蒸的,甜得很,比城里买的好吃。”李默言的徒弟叫李清,是个很腼腆的年轻人,接过红薯,不好意思地说:“谢谢洛姑娘,这红薯真甜。”
李清说,他跟着李默言学医己经五年了,北境的草药他大部分都认识,就是对南境的草药不太熟悉。这次来归仁堂,他要好好向墨天行和萧云请教,把南境的草药知识学回去,帮李默言在北境开药铺。“萧先生,墨先生,”李清说,“我以后有不懂的地方,还请你们多多指教。”
萧云笑着说:“不用客气!我们都是医者,互相学习是应该的。等你回去的时候,我给你装些南境的草药种子,你带回北境种,慢慢熟悉它们的习性。”李清感激地点点头:“谢谢萧先生!您真是个热心人。”
饭后,雨渐渐小了些,变成了蒙蒙细雨,像层薄纱,笼罩着归仁堂的院坝。李默言和李清回西厢房休息,萧云和墨天行则在堂屋整理草药,张春桃在灶间洗碗,洛小夏则蹲在药圃的竹篱笆边,看着桃树苗。雨水把桃树苗的叶子洗得干干净净,嫩绿色的叶子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像块块翡翠。她用指尖轻轻碰了碰叶子上的水珠,水珠滚落在泥土里,像颗颗小小的珍珠。
“小夏,你怎么还不睡?”萧云走过来,递给她一件外套,“晚上凉,别冻着。”洛小夏接过外套,披在身上,外套上带着萧云的体温,暖得人心尖发颤。“萧大哥,你看桃树苗,”洛小夏指着桃树苗,兴奋地说,“它好像又长高了些!叶子也更绿了!”
萧云点点头,眼里满是笑意:“是啊!雨水把泥土浇得很透,它肯定会长得更快。等它长大了,我们就在树下搭个小竹棚,夏天在棚下乘凉,听知了叫,吃桃子,肯定很开心。”他想起念桃信里说的,柳家坞的桃王树己经结了很多小桃子,青莹莹的,像颗颗小珠子,心里满是期待——他相信,等桃王树的桃子熟了,承嗣肯定会带着桃子来归仁堂,和他们一起在桃树苗旁吃桃子,一起听知了叫,一起过着安稳、幸福的日子。
洛小夏靠在萧云的肩上,看着院坝里的雨景,心里暖融融的。她想起归仁堂的点点滴滴,想起萧大哥和墨前辈的悉心教导,想起春桃姐的关心照顾,想起狗蛋的调皮可爱,想起阿牛的勤劳善良,想起李老和李清的和蔼可亲,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归仁堂就是她的家,这里的每个人都是她的家人,他们会一起在这里,用草药和真心守护着北境,让北境的百姓们永远都能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
夜深了,雨停了,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像个大大的银盘,挂在天上。月光洒在归仁堂的院坝里,像层银色的纱,温柔又温暖。桃树苗的影子被月光拉得长长的,像个小小的巨人,守护着归仁堂的院坝。竹篱笆上的牵牛花沾着水珠,在月光下闪闪发亮,像颗颗小小的钻石。
洛小夏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声,心里满是平静。她想起下午种的雪灵芝种子,想起李老要在北境开的药铺,想起阿牛的药铺,想起柳家坞的桃林,想起望北台的桃树,心里满是希望。她知道,只要大家一起努力,用草药和真心守护着北境,北境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像柳家坞的桃林一样,永远充满着希望和温暖。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洛小夏就醒了。她轻轻推开竹门,走到院坝里,雨后的空气很清新,带着些桃树叶的清香和泥土的腥气,深吸一口,浑身都舒服。桃树苗的叶子上还沾着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颗颗小小的珍珠。她蹲下来,仔细地看着桃树苗,发现它果然又长高了些,新长出的嫩叶是嫩黄色的,像个害羞的小娃娃。
“小夏姐,你醒得真早!”狗蛋的声音从巷口传来,她手里拿着个竹编的小篮,里面装着刚摘的槐花,白色的槐花像雪一样,很香,“我娘说,雨后的槐花开得最香,让我摘些来给你们做槐花糕。”
洛小夏笑着接过小篮:“真好看!这槐花做的糕肯定很香。我们去叫春桃姐,让她给我们做槐花糕吃。”她拉着狗蛋的手,往灶间走去,小铁跟在她们身后,尾巴摇得像朵花,时不时用脑袋蹭蹭她们的裤脚,像在撒娇。
张春桃己经醒了,正在灶间煮绿豆汤。她看到洛小夏和狗蛋手里的槐花,笑着说:“正好!我今天想做些糕点,你们就把槐花送来了。这槐花糕要蒸半个时辰,等萧大哥和墨前辈醒了,正好能吃。”
洛小夏和狗蛋帮着张春桃洗槐花,槐花的香味漫在灶间里,像首温柔的歌。她们一边洗槐花,一边聊着天,狗蛋说她昨天晚上梦见桃树苗结了很多桃子,红彤彤的,像颗颗小灯笼,她和洛小夏一起在桃树下吃桃子,可甜了。洛小夏笑着说,她也做了个一样的梦,梦见承嗣弟弟带着柳家坞的桃子来归仁堂,和她们一起在桃树苗旁吃桃子,一起听知了叫,一起过着安稳、幸福的日子。
萧云和墨天行也醒了,他们走到灶间,闻到槐花的香味,笑着说:“好香啊!春桃的手艺越来越好了,这槐花糕肯定很好吃。”李默言和李清也醒了,他们走到院坝里,看着雨后的归仁堂,眼里满是赞叹:“归仁堂的早晨真美好,像个世外桃源,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众人坐在石桌旁,喝着绿豆汤,吃着槐花糕,聊着天,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像层金色的纱,温柔又温暖。洛小夏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归仁堂的故事还在继续,像院坝里的桃树苗一样,会慢慢长大,开出美丽的花,结出甜甜的果,永远充满着希望和温暖。
(http://www.220book.com/book/UI5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