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3章 青盐融梅雪,瓦罐藏清甘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九霄尘战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UI5N/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九十三章 青盐融梅雪,瓦罐藏清甘

归仁堂的晨雾还没散尽,院坝里就传来“哗啦”的声响——狗蛋正蹲在石臼边,把昨晚从灶间摸来的粗盐粒往里面倒。盐粒撞在石臼壁上,发出细碎的脆响,像撒了把小石子。

“你偷拿盐做什么?”墨天行扛着锄头从药圃回来,裤脚沾着露水,见他鬼鬼祟祟的样子,故意板起脸。狗蛋手一抖,盐粒撒了半地,赶紧用手去扒拉:“我没偷!萧先生昨天说,要做盐渍青梅,让我今天把粗盐捣成细盐。”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纸包,里面裹着几颗青绿色的青梅,是昨天从村头老梅树上摘的,还带着点绒毛。

墨天行走过去,弯腰帮他捡盐粒,指尖碰到石臼边的青梅,冰凉凉的:“这梅子还没熟透,涩得很,做盐渍梅要等表皮泛白才好。”狗蛋把青梅往怀里又塞了塞,撅着嘴说:“我知道!但我想先试试,萧先生说我手巧,肯定能做好。”

正说着,小宝抱着个瓦罐跑进来,罐口用麻绳系着块粗布,跑得太急,布都散开了,露出里面半罐刚从井里打上来的井水,晃出一圈圈涟漪。“狗蛋哥,水来了!”他把瓦罐放在石臼边,喘着粗气,“我娘说,捣盐要用井水,干净,做出来的梅香。”

狗蛋眼睛一亮,伸手就要去拿瓦罐,却被墨天行拦住了:“先把盐捣细了再说。你力气小,我帮你捣,你负责把盐粒扒拉到石臼中间,别洒出来。”狗蛋点点头,赶紧拿起小竹片,把石臼边缘的盐粒往中间扫。墨天行举起药杵,轻轻往下捣,粗盐粒在石臼里被碾得“沙沙”响,慢慢变成了细盐,像撒了层雪。

洛小夏端着个陶盘从灶间出来,里面放着几个刚蒸好的米糕,冒着热气。“你们俩怎么这么早?”她把陶盘放在石案上,“萧先生和李老还在药房整理药材呢,让我来叫你们吃早饭。”狗蛋和小宝对视一眼,赶紧把石臼和瓦罐往竹篮里塞,想藏起来——他们想给大家一个惊喜,等盐渍梅做好了再拿出来。

洛小夏早就看穿了他们的心思,笑着说:“我都看见了,是想做盐渍梅吧?昨天萧先生跟我说了,他还准备了冰糖,等会儿吃完饭,我们一起做。”狗蛋和小宝眼睛一下子亮了,狗蛋从竹篮里掏出青梅:“小夏姐,你怎么知道?我还想保密呢!”洛小夏揉了揉他的头:“你昨天在药圃里跟小宝嘀咕,声音那么大,我在灶间都听见了。”

两人跟着洛小夏往石案边跑,刚拿起米糕,就听见院门外传来萧云的声音:“狗蛋,小宝,昨天摘的青梅放哪儿了?我准备了陶瓮,今天正好做盐渍梅。”狗蛋嘴里塞满米糕,含含糊糊地说:“在……在竹篮里!我还捣了细盐,拿了井水!”萧云走进院坝,手里提着个半人高的陶瓮,瓮口干干净净的,显然是刚洗过:“真乖,那等会儿我们分工合作,你和小宝负责洗青梅,我和李老负责拌盐,小夏负责熬冰糖水。”

李默言也跟着进来,手里拿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做盐渍梅的步骤。“盐和青梅的比例要掌握好,”他翻开本子,指着上面的字说,“十斤青梅配三斤盐,再加一斤冰糖,这样腌出来的梅又酸又甜,还能存很久。”狗蛋凑过去,盯着本子上的字:“李老,我不认识字,你念给我听好不好?我记下来,下次自己做。”李默言笑着点点头,一字一句地念起来,狗蛋听得认真,还时不时地问:“为什么要放冰糖啊?光放盐不行吗?”

吃过早饭,大家就忙活起来。萧云把陶瓮放在院坝的阴凉处,用清水洗了三遍,又用布擦干,确保里面没有一点水分。“做盐渍梅最讲究干净,”他一边擦陶瓮,一边说,“要是有水分,青梅容易坏,腌出来就有怪味。”狗蛋和小宝蹲在石案边,把青梅倒进陶盆里,用井水慢慢洗。青梅表面的绒毛要洗干净,不然腌出来会涩,两人用手指轻轻搓着,像在给青梅“洗澡”。

“狗蛋哥,你看这个青梅,”小宝举起一颗圆滚滚的青梅,上面还带着片小叶子,“像不像小灯笼?”狗蛋凑过去看了看,笑着说:“像!还像你昨天吃的米糕,圆乎乎的。”两人一边洗青梅,一边打闹,水花溅到脸上,凉丝丝的,引得洛小夏也笑了:“你们俩别玩水,把青梅洗干净了,不然萧先生要罚你们去摘草药。”

墨天行则在灶间烧火,准备熬冰糖水。他把冰糖放进小铜锅里,加了点井水,用小火慢慢熬。冰糖融化后,锅里的水变成了淡黄色,冒着甜甜的热气,香味飘得满院都是。“冰糖水要熬到浓稠,”他看着锅里的冰糖,自言自语,“这样腌出来的青梅才够甜,不会太酸。”

李默言坐在石案边,把捣好的细盐装进布包里,抖了抖,让盐粒更均匀。“等会儿青梅沥干水,就要一层盐一层青梅地铺,”他对狗蛋和小宝说,“铺的时候要轻,别把青梅压坏了,不然汁水流出来,就不好腌了。”狗蛋点点头,赶紧把洗好的青梅捞出来,放在竹筛里沥干水。青梅上的水珠慢慢滴下来,落在青石板上,留下一个个小小的水痕。

冰糖水熬好了,墨天行把小铜锅端到院坝里,放在石案上晾凉。萧云己经把陶瓮准备好了,他拿起一颗沥干水的青梅,放进陶瓮里,然后撒上一层细盐,再放一颗青梅,再撒一层盐,动作慢悠悠的,像在完成一件艺术品。“你们俩也来试试,”萧云对狗蛋和小宝说,“注意盐要撒均匀,不能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

狗蛋和小宝凑过去,学着萧云的样子,往陶瓮里放青梅、撒盐。狗蛋手劲大,不小心把一颗青梅捏破了,汁水流了出来,他赶紧用布擦了擦:“萧先生,对不起,我把青梅捏破了。”萧云笑着说:“没事,捏破的青梅可以放在最上面,等会儿浇上冰糖水,正好能让汁水流进去,更入味。”

铺了半个时辰,陶瓮里的青梅和盐终于铺好了,上面还撒了一层厚厚的盐,像盖了层雪。墨天行把晾凉的冰糖水倒进陶瓮里,冰糖水顺着青梅之间的缝隙流下去,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要把冰糖水浇满,”他说,“让每颗青梅都泡在里面,这样腌出来的味道才均匀。”

萧云拿起一块干净的布,盖在陶瓮口,然后用麻绳系紧,再盖上陶瓮的盖子。“这样就好了,”他拍了拍陶瓮,“放在阴凉处腌一个月,就能吃了。到时候可以首接吃,也可以泡水喝,夏天喝了清热解暑,比薄荷水还管用。”狗蛋和小宝趴在陶瓮边,耳朵贴在瓮壁上,想听听里面的动静,却什么也听不到,只好作罢。

“我们去药圃里看看吧,”洛小夏说,“昨天种的蒲公英该发芽了,去看看有没有被虫子咬。”大家点点头,一起往药圃走去。药圃里的草药长得郁郁葱葱,蒲公英的嫩芽己经冒出来了,小小的,像绿色的小伞。狗蛋蹲下来,用手指轻轻碰了碰嫩芽:“小夏姐,这个蒲公英能吃吗?我娘说以前穷的时候,她就挖蒲公英做菜吃。”洛小夏点点头:“能吃,开水焯一下,凉拌着吃,清热去火。等长大了,我们挖点回来尝尝。”

小宝则对药圃里的七叶一枝花感兴趣,他蹲在旁边,数着叶子:“一片,两片,三片……七片!真的有七片叶子!”李默言走过来,笑着说:“七叶一枝花是名贵的草药,能治蛇咬伤,以后在山上看到了,可别乱摘,要留给需要的人。”小宝点点头,赶紧缩回手,生怕碰坏了。

墨天行则在药圃里除草,他手里拿着把小锄头,小心翼翼地把草药旁边的杂草拔掉。“这些杂草会抢草药的养分,”他对狗蛋说,“你也来试试,除草要小心,别把草药的根挖断了。”狗蛋接过小锄头,学着墨天行的样子,慢慢除草。虽然动作有点笨拙,但很认真,不一会儿就除了一小片。

中午,洛小夏做了凉拌蒲公英、炒青菜,还有小米粥。凉拌蒲公英用开水焯过,加了点醋和香油,吃起来脆脆的,带着点苦味,却很爽口。狗蛋和小宝各吃了一大碗,说:“比昨天的野菜团子还好吃!”萧云也点点头:“蒲公英是好东西,夏天吃了不容易上火,以后我们多挖点回来吃。”

饭后,大家坐在院坝里休息。墨天行拿出昨天采的薄荷,放在石臼里捣了捣,泡了壶薄荷茶。薄荷茶凉丝丝的,带着点清香,喝一口,浑身都舒服。“等盐渍梅腌好了,用梅汁泡薄荷茶,肯定更好喝,”萧云喝了口茶,笑着说,“又酸又甜,还带着薄荷的凉味,夏天喝了能解乏。”狗蛋和小宝眼睛一亮,赶紧问:“萧先生,一个月是不是很久啊?我想快点尝到盐渍梅。”萧云摸了摸他们的头:“很快的,等你们把药圃里的草药浇三遍水,盐渍梅就差不多好了。”

下午,狗蛋和小宝拿着小水壶,去药圃里浇草药。他们把水壶的嘴对准草药的根,慢慢浇水,生怕浇多了把草药淹死。“狗蛋哥,你看这个蒲公英,”小宝指着一株长得特别高的蒲公英,“比早上高了一点!”狗蛋凑过去看了看,点点头:“是啊,肯定是喝饱了水,长得更快了。”两人一边浇水,一边观察草药的变化,像两个小药农。

洛小夏则在灶间做米糕,她把米磨成粉,加了点糖,蒸成一个个小小的米糕。米糕的香味飘出来,引来了狗蛋和小宝,他们趴在灶间门口,眼巴巴地看着。“快好了,”洛小夏笑着说,“等蒸好的,给你们每人两个,作为浇水的奖励。”两人高兴得跳起来,赶紧跑回药圃,加快了浇水的速度。

墨天行和萧云则在药房里整理药材,把晒干的桔梗、薄荷分类装进陶罐里,贴上标签。李默言坐在旁边,戴着老花镜,给药材写标签。“这些药材要放好,”他说,“别受潮了,不然药效就没了。归仁堂的药材,都是给村民们治病用的,一点都不能马虎。”墨天行和萧云点点头,把陶罐放得整整齐齐的,像列队的士兵。

米糕蒸好了,洛小夏把它们放在竹筛里晾凉。狗蛋和小宝也浇完水回来了,两人各拿起一个米糕,啃得满嘴都是渣。“真好吃!”小宝含糊不清地说,“比早上的米糕还甜!”狗蛋也点点头,手里拿着米糕,跑到药房里,给萧云、李默言和墨天行各递了一个:“你们也尝尝,小夏姐做的米糕最好吃了!”

傍晚,太阳慢慢沉到了山后面,天空被染成了橘红色。院坝里的陶瓮静静地立在阴凉处,里面的盐渍梅正在慢慢发酵,酝酿着酸甜的味道。狗蛋和小宝坐在陶瓮边,看着夕阳,心里满是期待。“萧先生说,一个月后就能吃盐渍梅了,”小宝小声说,“我要把最好吃的那颗留给我娘。”狗蛋点点头:“我也要留给我娘,还要留给西坡村的小宝,他肯定没吃过盐渍梅。”

洛小夏端着晚饭从灶间出来,是野菜团子和小米粥,还有一盘炒花生——是昨天西坡村的小宝娘给的,还没吃完。“快过来吃,”她把饭菜放在石案上,“吃完了早点休息,明天还要去山上采草药呢。”狗蛋和小宝跑到石案边,拿起野菜团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大家坐在石案边吃饭,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暖暖的。墨天行给每个人碗里都舀了点小米粥,说:“明天去采草药,要早点起,山上的草药早上露水多,药效最好。”萧云点点头:“我们要采些金银花和连翘,这两种草药能治感冒,最近村里有几个孩子感冒了,正好用得上。”

饭后,狗蛋和小宝帮着洛小夏收拾碗筷,然后跑到陶瓮边,又看了看里面的盐渍梅。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他们仿佛己经闻到了酸甜的香味。“小夏姐,盐渍梅腌好的时候,一定要第一个叫我们哦!”狗蛋仰着头说。洛小夏笑着点点头:“好!一定第一个叫你们。”

月亮慢慢升起来了,挂在归仁堂的屋檐上,像个大大的银盘。院坝里的陶瓮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里面的盐渍梅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狗蛋和小宝躺在床上,还在讨论着盐渍梅的味道,慢慢进入了梦乡。梦里,他们拿着腌好的盐渍梅,分给村里的孩子们,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

萧云和李默言坐在药房里,还在整理药材。“你看这两个孩子,”萧云笑着说,“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学东西也快,以后肯定能成为好的药农。”李默言点点头:“是啊,归仁堂以后就靠他们了。我们要把手里的手艺都传给他们,让他们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墨天行则在院坝里巡视,他看了看陶瓮,又看了看药圃里的草药,确保一切都安好。风从药圃里吹过,带着草药的清香和冰糖的甜香,像在诉说着归仁堂的温暖。墨天行知道,归仁堂的日子会一首这样平淡而充实,像院坝里的陶瓮,虽然不起眼,却装着满满的希望和温暖,等待着酝酿出更美好的味道。

洛小夏坐在灶间里,收拾着今天用过的工具。她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想着,明天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去采草药,一起把归仁堂的日子过得像盐渍梅一样酸甜可口,像薄荷茶一样清凉爽口,像狗蛋和小宝的笑容一样,永远都充满着阳光和快乐。她知道,归仁堂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大家在这里相互陪伴,相互成长,一起守护着这份简单而珍贵的幸福,永远都不会改变。

九霄尘战录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九霄尘战录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UI5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九霄尘战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UI5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