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老宅的青石板路被雨水泡得发亮,王小码踩着苔痕斑驳的台阶往上走,手里攥着陈启明给的地址——“云溪路37号,老陈头旧宅”。这是李长庚的爷爷陈启明的师父陈怀安的老房子,老人临终前在日记里提过:“最珍贵的东西,藏在东厢房的樟木箱里。”
“小码哥,到了!”狗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扛着改装过的信号屏蔽器,背包里还塞着老周的“天枢”芯片测试仪,“这老宅邪乎得很,我刚用热成像扫了,东厢房的墙温比别处高3度——肯定有夹层!”
王小码抬头,看见门楣上挂着块褪色的木牌:“陈怀安故居 1927-1987”。门锁是老式的铜制插销,锈迹斑斑。他刚要伸手,门“吱呀”一声自己开了,穿堂风裹着霉味扑出来,吹得墙上的老照片哗哗作响。
照片里是个穿中山装的老人,抱着个襁褓中的婴儿——那是1958年的陈启明,怀里抱着的是襁褓里的陈怀安?王小码凑近看,发现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1958年冬,怀安百日,摄于云溪老宅。”
“陈爷爷的爷爷?”狗剩凑过来,“这房子至少有一百年了吧?”
“不止。”陈启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里提着个竹篮,篮里装着两斤刚摘的青菜,“我十岁那年搬进来,那时候东厢房的樟木箱就己经锁着了。”
他推开东厢房的门,霉味更重了。靠墙摆着张雕花木床,床头挂着幅褪色的《松鹤延年》图,床底下塞着个半人高的樟木箱,箱盖上的铜锁己经氧化发黑。
“这就是我师父说的‘密码箱’。”陈启明的手抚过箱盖,“他说里面装着‘两弹一星’最核心的技术资料——不是图纸,是‘让卫星听懂中国人话’的密码。”
王小码的心跳漏了一拍。“两弹一星”的技术资料?这可是国家级的绝密!难怪智脑科技的人最近总在云溪山附近转悠,他们肯定也盯上了这里。
“怎么开锁?”狗剩掏出万能钥匙试了试,“这锁是机械的,没电子元件。”
“用‘灵犀AI’。”王小码摸出笔记本电脑,“我之前破解过类似的古锁,它的锁芯结构是‘九连环’变种,需要按特定顺序拨动。”
他将笔记本电脑对准锁孔,摄像头扫描出锁芯的金属纹路。屏幕上跳出“灵犀AI”的分析界面,红色光标在锁芯的二十西个弹子间游走,最终停在第七个位置:“检测到‘九连环’变种锁芯,破解需要输入‘19581210’——陈怀安先生的生日。”
陈启明的手突然抖了抖。他摸出兜里的老怀表,表盘玻璃内侧刻着“1958.12.10”——正是陈怀安的生日。
“滴——”
锁芯发出清脆的“咔嗒”声,箱盖缓缓打开。
王小码凑过去,倒吸一口凉气。箱子里不是纸,是块巴掌大的金属板,表面刻着密密麻麻的二进制代码,边缘还沾着当年的焊锡痕迹。更让他震惊的是,金属板的背面用激光刻着一行小字:“致后来者:卫星听懂汉语的密码,在‘银河一号’的‘心脏’里。”
“这是……”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语音编码模块。”陈启明的声音发颤,“1970年发射前,我们发现卫星的遥测信号总扰,后来在‘银河一号’的主控芯片里藏了段‘汉语校准码’——能让卫星识别中国话的频率。”
狗剩的黑客设备突然发出警报。他指着金属板的边缘:“有微型芯片!和智脑科技的‘量子干扰器’型号一样!”
王小码的目光扫过金属板,发现二进制代码中夹杂着一段重复的序列:“10101010 11001100”——这是摩尔斯电码的“SOS”,但被故意扭曲成了乱码。
“这是陷阱!”陈启明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智脑的人肯定在箱子里装了‘信息病毒’,一旦读取错误,会触发实验室的‘电子鸦片’程序!”
“那怎么办?”老周从门口探进头,“我在外面看见智脑的车了,最多五分钟就到!”
王小码的指尖在键盘上翻飞,调出“灵犀AI”的病毒分析模块。屏幕上的代码像蛇一样游走,最终停在“汉语校准码”的第七位——“这里应该是‘0’,但被改成了‘1’。”
“是‘银河一号’的‘自检程序’。”陈启明松了口气,“当年我们怕有人篡改密码,设置了‘自检机制’——只要纠正这个错误,病毒就会失效。”
王小码修改了代码,金属板突然发出蜂鸣。一道蓝光从板底射出,投射在墙上,形成幅星图——正是“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运行轨道。
“看这里!”狗剩指着星图的某个点,“这是卫星的‘语音传输窗口’,时间是1970年4月24日21:35——卫星发射升空后的第15分钟。”
陈启明的眼眶热了:“那天,我在发射场听着广播里说‘卫星发射成功’,手都在抖。原来卫星不仅带了《东方红》乐曲,还藏了段‘汉语校准码’——为了让全世界知道,中国的卫星,说的是中国话。”
金属板的背面突然浮现出新的刻痕:“真正的密码,在‘灵犀AI’的‘药物冲突检测’模块里——用奶奶的药费账单当密钥。”
王小码的手机震动,是奶奶发来的语音:“小码,奶的降压药快吃完了,记得去买……”他突然想起,“灵犀AI”的代码里,有段用奶奶药费账单日期写的注释:“2024.3.15 19:23,奶奶把美金刚当维生素吃,加‘药物混淆检测’模块。”
“密钥是‘202403151923’!”他对狗剩喊。
狗剩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屏幕上的星图开始旋转,最终停在“1970.4.24 21:35”的位置。金属板发出最后一声蜂鸣,一道金光从箱底射出——是卷泛黄的纸,上面用钢笔写着:“卫星听懂汉语的密码:19700424 2135”(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日期和时间)。
“这就是‘两弹一星’的密码!”陈启明的手捧着纸,像捧着稀世珍宝,“当年我们怕技术断层,把最核心的秘密藏在‘灵犀AI’的‘初心’里——为了让后人知道,华夏的科技,从来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得好。”
窗外传来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王小码透过窗户望去,智脑的黑色商务车正停在老宅门口,为首的男人举着喇叭喊:“王小码!交出密码箱,饶你不死!”
“走!”陈启明把密码纸塞进王小码手里,“去云溪山观测站,那里有‘银河一号’的发射塔残骸——真正的‘科技火种’,在那儿等着咱们!”
狗剩扛起信号屏蔽器,老周抄起工具箱,三人冲向老宅后门。王小码回头看了眼墙上的《松鹤延年》图,突然想起陈启明说过的话:“科技的温度,不在代码里,在人心上。”
智脑的人撞开前门时,他们己经跑上了后山的石阶。王小码摸了摸怀里的密码纸,又看了看奶奶的语音——那里面藏着“灵犀AI”的初心,藏着“银河一号”的火种,更藏着华夏科技最珍贵的东西:
不是芯片,不是代码,是一群“看得懂老百姓需求”的人,用科技的温度,守护着文明的底线。
晨光穿透云层,照在老宅的青瓦上。王小码听见身后传来智脑的人的骂声,但他己经不在乎了。他知道,这场关于科技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但这一次,华夏的火种,己经烧得更旺了。
而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云溪科学院的档案室里,“银河一号”的原始代码正静静躺在保险柜里,封皮上用红笔写着:“留给后来的人——科技自立,脊梁不弯;人心向善,火种不灭。”
华夏智浪逆袭全球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华夏智浪逆袭全球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UIA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