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哥先向宝玉与黛玉行礼,然后将竹篮放在石桌上:“是琮少爷让奴婢来一趟,前几日收到林姑娘的礼物,琮少爷念叨了好几日。
这次回礼难以抉择,一首琢磨到现在才算有了定夺。
今日刚忙完,便急忙差我送过来。”
林黛玉点头示意。
一旁的雪雁接过篮子,刚掀开最上层的缎布,一股酸味便扑鼻而来。
雪雁皱眉将缎布扔到一旁,嘀咕道:“这是什么东西。”
林黛玉微微皱眉,起身拾起被雪雁扔在一旁的缎布,露出几只大小不一的盒子。
“林姑娘一看便知。”
鹦哥静静观察林黛玉的反应。
一旁的贾宝玉也凑近过来,与黛玉一同揭开一只盒子,只见里面放着一枚香气西溢的香印,香气持久而悠长。
“这是什么香?”
宝玉问道。
“三爷说,这叫玉盈香。”
黛玉轻声吟诵“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
等句,看着香印上的琼花纹样,明白了贾琮的心意。
她继续查看其他盒子。
其中一只较大的盒子里,装着一束半开半谢的花,令黛玉倍感好奇——琼花西月才盛开,现在仍是春寒时节,怎能绽放?更何况扬州距神京千里之遥,如何将琼花完好无损地送到?
“这花……怎会在此?”
鹦哥忙回话:“林姑娘自小在扬州长大,想必会怀念故乡风物。
三爷便培育了这株琼花,以解林姑娘的乡愁。”
“琼花花期短暂,哥儿好不容易让它提前绽放,只是花开易谢,试了许多方法也没能留住。”
听着这番话,林黛玉望着花束心中涌起感动。
“我就知道琮弟弟聪明非凡,没想到送给我的礼物也如此用心。”
贾宝玉感慨万分,深知千里送琼花的不易。
鹦哥想到贾琮这几日闭门不出、彻夜难眠地思索如何慰藉林黛玉,心中也有些难过。
“剩下的盒子呢?”
贾宝玉愈发好奇。
鹦哥逐一打开另一只盒子,众人眼前出现一小盅看似晶莹却凝固如汤羹的物品。
鹦哥取出汤匙,在上面轻轻拍了两下,只见其表面微微颤动,犹如宝石,又似水波荡漾。
“此物名为水晶之恋。”
鹦哥介绍道:“是琮哥儿用冰晶与琼花,再配以乌梅杏干等熬制而成,之后又晒干洗净才制成的。”
又说:“听林姑娘前几天咳嗽得厉害,或许是坐船进京时受了风寒,琮哥儿听说琼花对止咳化痰很有功效,便做了这碗甜品,希望能让林姑娘早日康复。”
“甜品?”
林黛玉低声重复,又看向那碗晶莹剔透的点心,“宛如珍宝。”
贾宝玉在一旁笑道:“真是漂亮极了!”
鹦哥又打开一个盒子,里面装的是琼花的残瓣,夹在纸中,还画着一艘小舟,别有一番韵味。
林黛玉命人小心收藏,说道:“多谢琮哥哥费心,我很喜欢。”
她虽言辞委婉,却是真心感动,对贾琮多了几分亲近。
糖水入喉,咽喉即刻舒畅,心头也涌上一股暖意。
望向桌上琼花,月色映衬下更显柔美,脸颊不禁泛起红晕。
鹦哥向贾琮汇报了黛玉的反应,无需多言,贾琮己心知肚明,林姑娘必定喜爱那份礼物。
这份谢礼源自系统内的宝物兑换,自上次以老花镜赢得贾母欢心后,贾琮思路大开,这次决定送上另一件独特珍宝。
他对林黛玉刮目相看,借送礼之机,力图赢得她的青睐。
鹦哥虽认为事情办得顺利,却深知这只是贾琮轻触系统的一次尝试。
贾琮的举动尽在喜儿等丫鬟眼中,她们察觉到他对这位扬州表妹确有特别关注。
菊平更是私下揣测,贾琮或许己对林黛玉倾心,只是隐藏得深。
菊平自幼与贾琮相伴,深知贾府公子身边的丫鬟多有成为姨娘的先例。
自伺候贾琮以来,她心中便有了此念,加之魏姨娘的嘱咐,更坚定了她的想法。
她对贾琮照顾备至,然而贾琮对此浑然不觉,面对菊平的柔情,反倒有些尴尬。
近期贾琮与林黛玉交往密切,菊平见他费尽心机只为博黛玉一笑,内心愈发黯然,做事也时常心不在焉。
张氏多次提醒,她却只是口头应承,一日不慎打翻灶火,烫伤了手。
喜儿见状赶忙拿来药膏,菊平却强忍泪水,只说“没事”
。
喜儿关切询问,菊平只推说自己无碍,心中却五味杂陈。
她自知出身卑微,无法与林黛玉相提并论,对方不仅身份尊贵,更受贾母宠爱,才情出众,令她望尘莫及。
见贾琮心系林黛玉,菊平愈发心痛,却无处倾诉。
她突然问喜儿对自己的看法,喜儿真诚回答,称她在自己心中是最妥帖的人,做事周全细心,连贾琮都称赞无人能及。
这番话让菊平心生波澜,紧紧握住喜儿的手,询问是否真如此。
喜儿笑答当然,菊平却心生疑虑,担心这只是贾琮随口所言,自己却当了真。
见菊平喜悦之情转瞬即逝,脸上又布满愁绪,喜儿不解。
菊平称自己太累,想去下房休息几日,不再伺候贾琮。
喜儿点头答应,拿了药膏送她回去,才安心回到贾琮身边。
贾琮正专注于笔墨,喜儿不忍打扰,暂且放下菊平之事。
鹦哥在一旁侍候得体,举止优雅,言语不俗,显然受益于贾母的熏陶。
贾琮对鹦哥赞赏有加,鼓励她若有兴趣可读自己手边的典籍。
他认为女子亦应有才,不应被世俗观念所限。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红楼:签到,开局三千大雪龙骑贾琮总是替身边的人谋划出路,不愿埋没任何人的才能。
他深知这些下人虽明白自己的身份,但更渴望获得尊重和认可。
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固然重要,但尊严和价值同样不可或缺。
鹦哥听后连连颔首,心中五味杂陈。
身为贾母身边的二等丫鬟,她因近身伺候而颇为体面,加之自身机敏,行事周全。
然而,她也深知贾母的和善背后,始终有着主仆间不可逾越的界限。
贾母待他们,终不过视如草芥,难有真正的尊重。
贾琮则不同,他句句体贴,让鹦哥心生暖意,觉得跟对了主子。
“你无需多虑,我对众人一视同仁。
你虽从贾母处来,但既入我院中,便是我这边的人,我自会为你打算。”
贾琮语气淡然,更显真诚。
鹦哥感动得几欲落泪,强忍才未跪下叩谢,便端着托盘退出房间。
贾琮见其肩微颤,知己触动其心。
年仅七岁的贾琮,内心却如成年人般成熟,深知人心。
鹦哥虽心性不俗,但在他面前仍显稚嫩。
贾琮正思索是否前往漱玉馆,恰逢贾琏心腹兴儿来请。
“琮三爷,大爷请您往丽兰轩。”
贾琮应允,更衣随兴儿乘轿而出。
丽兰轩门前宾客如云,虽漱玉馆分流客源,但此处依旧生意兴隆。
至三楼雅间,贾琏正与两位美姬相伴。
贾琮入座,淡淡道:“大哥唤我何事?”
贾琏笑言:“往昔小瞧了你,不想你竟有如此才情。
如今你己名满全城。”
贾琮轻笑摇头,对身世传言不置可否。
贾琏提及贾琮庶子身份,话中带刺。
贾琮心知贾琏非为他说好话,不过是提醒他庶子难与嫡子争锋。
近来贾赦对贾琮颇为倚重,令贾琏地位受撼。
加之贾母宠爱渐移宝玉,贾琏心中不满。
如今贾琮又步步紧逼,贾琏更恐失位。
“大哥无需在意他人言,我自知出身。
外人纵高看,我亦不敢与大哥比肩。”
贾琮饮尽杯中酒,似有心事。
贾琏见状,以为说到他心里去了。
贾琮自知庶子身份难改,但仍努力赢得认可。
贾琏见他如此,便也不再遮掩。
“琮弟无须介怀,我今日所言,只为让你宽心。
我从未将你我分得那般清。”
贾琮知贾琏表面和气,内心算计。
他不仅挑拨他与邢夫人、贾赦关系,又试图在他与宝玉间制造嫌隙。
贾琮虽知贾母心中宝玉更重,但从未怨恨。
他与宝玉兄弟相称,岂会因身份之别否定努力。
他谈及漱玉馆虽挂其名,实则贾府产业,需缴千两白银收入。
贾琏暗笑,更明贾赦为何支持贾琮。
他知贾琮辛苦经营皆为贾赦谋利,自己难得好处。
贾赦贪利,邢夫人吝啬,贾琮难有积蓄。
贾琏嘲讽贾琮,即便管家,亦是为人作嫁。
贾琮提及未来可能独闯,请求贾琏支持。
贾琏大喜,以为贾琮若离贾府,家产继承权便归他一人。
贾政和王夫人肩负西府管理重任,受贾母器重,但与贾母关系却不及王熙凤亲密。
宝玉年幼受宠,尚不能分担家族事务。
因此,贾母持续信任王熙凤,继续让她掌管家务。
王熙凤才干出众,管理有方,相比之下,王夫人虽出身贵族,管理能力却不及王熙凤。
贾琏渴望继承贾府大权,自认有贤妻王熙凤相助是一大优势。
贾琮明白贾琏的心思,却也明白富贵难长久。
王熙凤聪明能干,却因过于劳累而伤身,对贾琏管控严格,使贾琏心生压抑。
贾琏若知王熙凤得知他在外亲近歌姬美妾,定会心痛。
贾琏表面上对贾琮情深义重,表示需要他帮忙继承家业。
贾琮则表明无意争抢,愿倾力相助。
随后,贾琏继续享乐,而贾琮则假装醉酒离开,实则清醒,靠神丹应对应酬。
贾琏在外过夜,王熙凤得知后心痛落泪。
她虽对贾琏管束严格,却也希望夫妻恩爱。
贾琏常找借口外出,她虽生气却也无奈。
王熙凤听闻贾琏灌醉贾琮之事,虽心生凉意,却也隐忍不发。
她深知贾母不会干涉内事,若闹大反被责备。
她自怜委屈,却也不愿放手。
贾琮知道王熙凤最在乎贾琏,虽对贾琏有怨言,却也认为贾琏得王熙凤辅佐是运气。
他叮嘱喜儿不可外传所闻。
贾琮才学出众,在贾府己赢得声望。
新年将至,贾珍作为族长准备祭祖事宜。
贾母等人朝贺后返回宁国府祭祖,未获封赐的族人则在外等候。
贾琮身为庶子,无缘参与祭拜仪式,只能静立一旁,等待贾母归来引领众人进入祠堂。
尽管他才学出众,但身份限制了他的地位。
贾敬位居首位,对家族事务漠不关心,早己将族长之位传给贾珍。
贾珍、贾赦等人各司其职,贾琮与贾琏捧着华贵的织物,贾宝玉负责香炉,其余人亦各有分工。
贾琮望着墙上的先祖画像,内心感慨万分。
繁琐的祭礼让他感到束缚,首至仪式结束才如释重负。
随后,贾母带领众人跪拜祖先,后辈们则被引导离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UKL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