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75章 巨灵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秦非子起义之秦朝归位 http://www.220book.com/book/UKUO/ 章节无错乱精修!
 

巨灵影:沈人沈岳授牌记

公元前841年的八月,镐京的暑气总算被一场秋雨后的凉风吹散了些。渭水北岸的打谷场上,新收的粟米堆成了小山,几个农夫正挥着连枷脱粒,“啪嗒啪嗒”的声响混着谷粒滚落的“沙沙”声,倒有几分热闹。沈岳站在打谷场边的老槐树下,手里攥着根碗口粗的枣木杠,杠身被他掌心的汗浸得发亮——他来秦国己五日,锦衣卫统领沈离只让他在这打谷场等着,说“秦仲大人要等个能‘扛事’的人”。

“先生,这打谷场除了农夫就是谷堆,哪有什么‘事’好扛?”身后的少年沈岩抱着个藤筐,筐里装着几块磨得光滑的青石,是沈岳从沈国带来的“练手石”。这孩子是沈岳从沈国带出的孤儿,一路跟着他走山路、渡淮河,胳膊腿练得结实,此刻踮脚望着远处的镐京城楼,“沈统领说锦衣卫要查奸邪,可您倒好,天天教我扛石头——难道奸邪是石头做的?”

沈岳没回头,枣木杠往地上一顿,“咚”的一声,震得脚边的谷粒都跳了跳。“你看那谷堆。”他朝打谷场中央的大谷堆努了努嘴,“堆得比旁边的高半尺,可谷穗却比旁边的瘦——要么是掺了去年的陈谷,要么是底下藏了东西。”

沈岩顺着他的话细看,果然见谷堆边缘有几穗发黑的谷子,不是新收的模样。正想再问,就见沈离带着个穿玄甲的校尉从官道上走来,玄色衣袍下摆沾着草屑,手里捏着块玄色木牌,牌上刻着只虎爪的鹰。“沈先生倒沉得住气。”沈离在他身边站定,目光落在他手里的枣木杠上,“秦仲大人在泾水粮仓等着,说要瞧‘巨灵神’的真本事——别只露扛石头的力气。”

沈岳把枣木杠往肩上一扛,杠头搭在颈后,稳稳当当:“沈统领见过能扛着粮仓门查账的吗?”

往泾水粮仓去的路上,沈岩才敢问:“先生,咱真要去扛粮仓门?”

“是去扛‘麻烦’。”沈岳拍了拍他的头,“沈国当年守淮水渡口,我爹扛着断了的城门闩挡过淮夷的箭——力气不是用来砸石头的,是用来护人的。去年咱逃出来时,若不是你扛着药箱跑,我早被追兵追上了。”

他心里清楚,自己能站在这里,全凭“力”与“稳”二字。沈国在淮水之滨,沈岳祖上三代都是“力士”,专司守城门、扛粮草,到他这代更是练出了“力稳”的本事——能扛着百斤重物走十里不晃,也能捏着绣花针穿线不抖。去年沈国被淮夷攻破,他带着沈岩逃出来,一路往西走时,见秦国的粮仓总因“门脆”“墙薄”被细作钻空子,心里便知秦仲要的不只是能打架的力士。

泾水粮仓在镐京西北三十里,围墙是新夯的,却在半月前被暴雨冲塌了一角,临时用木板挡着。秦仲正站在塌墙旁,身边围着锦衣卫的潘庚、应詹、徐衍、张惊雷,见沈岳进来,指了指那挡墙的木板:“这木板昨晚被人动过手脚,钉子松了,差点塌下来砸着搬粮的兵。你能把这墙先撑住,再查出是谁动的手脚吗?”

应詹补充道:“我查了墙根的泥,有几个模糊的脚印,像是穿草鞋的,可粮仓的人都穿布鞋。”

潘庚也道:“我问了守墙的兵,他说昨夜只听见‘咯吱’声,以为是木板被风吹的,没敢出来看。”

沈岳没说话,先走到塌墙旁,伸手摸了摸木板——木板是松木的,厚三寸,却在中间被锯了道浅缝,难怪会松。他往后退了两步,深吸一口气,双臂往木板两侧一撑,掌心抵住板边的立柱,“喝”的一声,竟将倾斜的木板硬生生顶回了原位。“沈岩,拿麻绳来!”他喊了一声,声音震得墙根的草都晃了晃。

沈岩赶紧递过麻绳,沈岳单手撑着木板,另一只手绕着立柱捆绳——他捆的是“十字结”,每绕一圈就往紧里勒,绳结陷进木头里,竟比钉子还牢。等捆完绳,他才松开手,木板稳稳当当立在那里,连晃都没晃。

“力气倒是够。”张惊雷摸着下巴道,“可怎么查是谁动的手脚?总不能挨个问谁有这么大劲锯木板。”

沈岳蹲下身,指着墙根的泥脚印:“这脚印前深后浅,是踮着脚走的——不是没力气,是怕被人听见动静。锯木板得用锯子,粮仓的锯子都在东厢房,去看看少了哪把。”

众人跟着他去东厢房,果然见墙角少了把小锯子,地上还沾着点松木屑。应詹拿起木屑闻了闻:“有股桐油味——是给马车上油的桐油。”

“粮仓的马夫穿草鞋。”沈离立刻道,“去把马夫叫来。”

马夫是个矮瘦的汉子,见了众人首哆嗦,不敢看沈岳。沈岳没吼他,只指着墙上的锯缝:“这缝锯得歪歪扭扭,你锯到一半手滑了,是不是怕被人听见?”

马夫“噗通”跪下:“是……是犬戎细作逼我的!他们说若不把墙弄松,就杀了我娘……”

秦仲没理马夫,只盯着沈岳:“若是细作夜里来炸粮仓,你能挡得住?”

沈岳指了指粮仓旁的石碾:“那碾盘重三百斤,我能扛着它堵住粮仓门;若是炸墙,我带着人扛木板堵,比细作填土快。”他顿了顿,又道,“沈国的力士还会‘辨器’——锯子、锤子有没有被动过手脚,我一摸就知道。这马夫的锯子是被人磨过的,刃口比寻常锯子薄,才好藏在怀里。”

秦仲忽然笑了,从沈离手里接过木牌,递到沈岳面前:“锦衣卫前五位,或听声,或寻踪,或隐匿,或惊雷,都是‘巧’;你是第六位,该做‘基’——用你的力气稳住底子,让他们能放心查案。”

沈岳接过木牌,牌上的虎爪鹰纹硌着掌心,倒比扛百斤重物还沉。他想起沈国的城门,想起父亲扛着门闩喊“沈人不退”的模样,忽然道:“臣有个请求。”

“你说。”

“沈国还有几个力士,懂筑墙、修门,若是他们来投奔……”

“让他们来。”秦仲指着粮仓旁的空院,“那几间房给你当‘力士坊’,缺什么木料、工具就跟我说——以后秦国的粮仓、军营,门要造得更厚,墙要筑得更牢,都归你管。”

那天下午,沈岳就带着沈岩在粮仓旁收拾力士坊。他把带来的枣木杠、青石墩摆整齐,又在院里挖了个沙坑——沈国力士练力气,常往沙坑里跳,练下盘稳当。沈岩帮着搬青石,忽然问:“先生,咱以后只筑墙扛粮吗?”

“也能护人。”沈岳蹲在沙坑边,教他扎马步,“上次郭偃大人去乡下断案,路上遇着劫匪,若有个力士跟着,他就能安心断案。八天王护着百姓,咱护着八天王和锦衣卫,都是护人。”

几日后,郭偃果然来找他——渭水南岸有个村子闹分家,兄弟俩为了争一间老屋,竟要拆房。郭偃怕拆房时伤着人,想让沈岳去镇场子。沈岳带着沈岩去了,那老屋的梁木己被锯了一半,兄弟俩正吵着要动手。沈岳没说话,走到梁下,双臂一托,竟将半塌的梁木稳稳托住:“要拆也得先把屋里的东西搬出来,砸坏了家什,就算分了房也没意义。”

兄弟俩见他竟能托住梁木,都愣了。郭偃趁机劝道:“这房是你爹建的,他若看见你们拆房,怕是要心疼。不如一人住一间,梁木我让人修,如何?”

兄弟俩红了脸,终于点头。郭偃拍着沈岳的肩:“原以为你只是力气大,没想到还懂劝人。”

沈岳笑了笑——他想起父亲说的“力是刚,心是柔,刚柔并济才是真力士”。

八月底的一个夜里,犬戎细作果然来偷袭粮仓,带着火折子和炸药,想从塌墙的缺口钻进来。沈岳早带着力士在墙后等着,细作刚靠近,他就喊了声“扛!”,几个力士扛着木板往前一推,竟把细作堵在了墙外。细作急着点火,沈岳跳过去,一把夺过炸药包,反手扔到远处的空地里——“轰”的一声炸响,却没伤着人。

回去的路上,沈离看着沈岳肩上的木牌,笑着道:“现在锦衣卫才算真正齐了——前五位是枝叶,你是根,根扎得稳,枝叶才能长得茂。”

沈岳扛着枣木杠,走在月光下,脚步稳得像钉在地上。远处的粮仓灯火通明,扛粮的兵还在忙活,没人知道刚才差点遭了祸。公元前841年的这个八月,沈国的沈家先祖,总算在秦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是靠投奔时的蛮力,不是靠“巨灵神”的名号,而是靠一双能托梁木的手,一颗能护人的心,还有那块刻着虎爪鹰的玄色木牌。

他知道,往后的日子里,怕是要天天跟木料、石头打交道,手上总磨着新茧,再难像在沈国时那样,在淮水岸边看日落了。可只要粮仓的门够牢,拆房的兄弟能和好,只要力士坊的伙计能有口饭吃,这满手的老茧,便磨得值。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秦非子起义之秦朝归位

    (http://www.220book.com/book/UKU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秦非子起义之秦朝归位 http://www.220book.com/book/UKU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