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76章 太白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秦非子起义之秦朝归位 http://www.220book.com/book/UKUO/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太白光:晋人赵启明授牌记

公元前841年的九月,镐京己浸在秋凉里。渭水北岸的芦苇荡褪成了枯黄色,风一吹,芦花簌簌往地上落,像撒了层碎雪。赵启明站在锦衣卫署的月台上,手里捏着块半透明的水晶石,石片在夕阳下折射出细碎的光——他来秦国己七日,沈离只让人传了句“等个清朗夜”,却没说要等什么。

“先生,这水晶石真能‘照破暗处’?”身后的少年赵昼抱着个木匣,匣里装着十几片大小不一的水晶石,是赵启明从晋国带来的“观星石”。这孩子是赵启明在投奔秦国的路上捡的孤儿,跟着他学了两年辨星象,此刻踮脚望着天边的金星,“晋国人说太白星主杀伐,您偏说它能指方向,到底哪个对?”

赵启明没回头,将水晶石对准夕阳,石片上立刻映出远处粮仓的轮廓,连墙根的裂缝都看得清清楚楚。“都对。”他声音比秋风还清,指了指西天最亮的那颗星,“太白星既是杀伐星,也是‘引路星’——它永远在西沉时最亮,就像暗处的事,总得借着点光才能看清。”

他心里清楚,自己能站在这里,全凭“观星辨物”的本事。晋国在黄河东岸,赵家是晋国的“星官”,世代靠观星象定历法、辨吉凶,到了赵启明这代,不光能观星,还能“借光”——用水晶石聚光看密信,用铜镜反射探暗处,甚至能从月影的偏移辨方位。去年晋国内乱,他带着星象图和一箱观星石逃出来,一路往西走时,听说秦国锦衣卫查案总被“无光处”绊住——有密信写在水纹纸上,干了就看不见;有细作藏在暗窖里,火把照不到,他便知秦仲要的不是寻常的斥候。

日头落尽时,沈离从署里出来,玄色衣袍上沾着夜露,手里捏着块玄色木牌,牌上刻着只衔着水晶的鹰。“赵先生倒会等时机。”沈离往他身边站了站,目光落在水晶石上,“秦仲大人在西郊的废弃驿站等着,说要瞧‘太白神’的真本事——别拿那些看星象的玩意儿糊弄。”

赵启明将水晶石揣进怀里,木匣往赵昼手里一递:“沈统领见过能在黑夜里读密信的吗?”

往废弃驿站去的路上,赵昼才敢问:“先生,那驿站听说闹过鬼,去年犬戎细作在那儿藏过密信,搜了半月都没找到。”

“鬼怕光。”赵启明指了指天上的太白星,“暗处的东西也一样。晋国的星官学里有‘三光术’——日光、月光、星光,只要有一丝光,就能让东西显形。”

废弃驿站在西郊的乱葬岗旁,院墙塌了半截,院里长满了齐腰的蒿草。秦仲正站在驿站的正屋门口,身边围着锦衣卫的沈岳、张惊雷、徐衍,见赵启明进来,指了指屋里的土炕:“上个月在这炕洞里搜出半卷密信,剩下的据说藏在驿站里,可翻遍了墙缝都没找到。你能借着今夜的月光,把它找出来吗?”

张惊雷补充道:“我试过用惊雷药炸墙,没炸出东西;徐衍用六丁术摸遍了暗格,也没摸着。”

徐衍也道:“炕洞里的密信是写在桑皮纸上的,用淘米水写的,火烤才显形——可这驿站太大,总不能把墙都拆了烤。”

赵启明没说话,先走到正屋中央,将怀里的水晶石放在地上。月光从破窗棂照进来,落在水晶石上,石片折射出一道光柱,正好照在墙角的蛛网。“淘米水写的字,见了盐水会显形。”他从木匣里拿出片更小的水晶石,又让赵昼取来半罐盐水,“但这驿站的墙是夯土的,盐水泼上去会渗,得用‘聚光法’。”

他让赵昼拿着水晶石对准月光,自己则用手指蘸着盐水,往墙上轻轻一点——盐水在墙上晕开个小圈,他再将折射的光柱对准圈痕。奇迹般的,那圈痕里竟慢慢显出几个淡褐色的字:“藏于灶”。

“灶在东厢房。”沈岳立刻道,率先往东厢房走。东厢房的灶早塌了,灶膛里积着厚厚的黑灰。赵启明蹲在灶膛边,让赵昼把水晶石的光对准灶壁——光柱照在黑灰上,竟映出一块砖的颜色比别处浅。

“就是这块。”赵启明用手指敲了敲砖缝,“砖缝里没积灰,是后来砌上去的。”

沈岳伸手一抠,砖果然松动了。砖后藏着个陶管,管里塞着卷桑皮纸——正是剩下的密信,上面记着犬戎在镐京的细作名单。

秦仲没看密信,只盯着赵启明:“若是密信写在活人身上,你也能看见?”

赵启明从木匣里拿出块铜镜:“铜镜能聚光,比水晶石亮十倍。去年晋国大夫把密信写在侍妾的裙摆上,用的是茜草汁,干了无色,可铜镜一照,茜草汁会吸光,字迹就显出来了。”

正说着,徐衍忽然低声道:“岗那边有动静。”他刚用六丁术隐在树后,就见两个黑影往驿站这边挪,手里都提着麻袋,像是要埋什么东西。

张惊雷摸出火折子:“我去炸他们!”

“别。”赵启明拦住他,指了指天上的云,“等云遮月时动手——他们没了月光,看不清路,咱借着水晶石的光,正好抓活的。”

果然,片刻后乌云遮住了月亮,驿站里顿时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两个黑影摸进院,刚要往灶膛边埋麻袋,就听“哗啦”一声,赵昼手里的水晶石折射出光柱,正好照在他们脸上。两人被晃得睁不开眼,沈岳上前一把将他们按住,麻袋掉在地上,滚出几个沾着血的铜符——是秦国军营的兵符。

“是犬戎细作,想偷换兵符。”沈离捡起铜符,眼里冒着火。

秦仲这才接过沈离手里的木牌,递到赵启明面前:“锦衣卫前六位,或力稳,或惊雷,或隐匿,或寻踪,都是‘实’;你是第七位,该做‘光’——用你的水晶石照破暗处,让他们能看清该查的事。”

赵启明接过木牌,牌上的水晶鹰纹在月光下泛着光,竟比怀里的水晶石还亮。他想起晋国的观星台,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星官的眼不是看星的,是看人的——要让光照进人心里的暗处”,忽然道:“臣有个请求。”

“你说。”

“晋国还有几个懂‘三光术’的匠人,会磨水晶石,也会制铜镜,若是他们来投奔……”

“让他们来。”秦仲指着驿站旁的空房,“那几间房给你当‘观星坊’,缺什么水晶、铜料就跟我说——以后秦国的密信、兵符,都得经你过目,看看有没有被动过手脚。”

那天夜里,赵启明带着赵昼在观星坊收拾东西。他把水晶石、铜镜摆得整整齐齐,又在院里架起个木架,用来固定水晶石聚光。赵昼帮着擦铜镜上的灰,忽然问:“先生,咱以后只看密信吗?”

“也能看庄稼。”赵启明指着窗外的田埂,“徐甲大人不是总说不知道何时种麦吗?观星象能定农时——太白星西沉时种麦,来年准丰收。”

几日后,徐甲果然来找他——渭水沿岸的农户不知该何时收割粟米,怕早了不熟,晚了遭霜。赵启明带着观星石去了田埂,盯着太白星看了半日:“三日后有霜,今夜就该割——太白星旁有颗小星,那是‘霜星’,它亮了,霜就快了。”

农户们听了他的话,连夜收割粟米。三日后果然下了场早霜,没收割的粟米都冻坏了,农户们提着新收的粟米来谢他,赵启明只把水晶石递给他们看:“不是我厉害,是光厉害——只要肯找光,就没有看不清的事。”

九月底的一个夜里,镐京西市的当铺丢了块传国玉佩,掌柜说是被个蒙面人偷走的,没看清脸。赵启明去了当铺,用铜镜照遍了柜台——铜镜的光落在柜台的木缝里,竟照出半片丝织品,是蒙面人的头巾碎片。他将碎片放在水晶石下,借着光看碎片上的纹路:“这是晋地的织法,线是双股的——偷玉佩的人是从晋国来的细作。”

沈离按着线索查,果然在晋国人开的客栈里抓到了细作,玉佩也找了回来。

回去的路上,沈离看着天上的太白星,笑着道:“现在锦衣卫才算真正齐了——前六位是手脚,你是眼,眼亮了,手脚才能不跑偏。”

赵启明捏着怀里的木牌,站在月光下,水晶石的光映在他脸上。公元前841年的这个九月,晋国的赵家先祖,总算在秦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是靠投奔时的星官身份,不是靠“太白神”的名号,而是靠一块能聚光的水晶石,一双能辨暗的眼,还有那颗想让“光”照遍暗处的心。

他知道,往后的日子里,怕是要天天对着水晶石和铜镜,眼里总沾着细碎的光,再难像在晋国时那样,在观星台看太白星西沉了。可只要密信能被识破,兵符能被护住,只要农户们能按时收割粟米,这满眼的光,便看得值。

作者“梁山好汉123”推荐阅读《秦非子起义之秦朝归位》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UKU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秦非子起义之秦朝归位 http://www.220book.com/book/UKU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